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光裕 《西南造纸》2003,32(2):35-35
《德国专利NO1052666》提供生产改性木材的方法,包括把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引入到植物细胞、纤维或整个植物,该重组DNA分子编码是一种酶,它可以改变植物细胞壁的组分。该专利还提供从改性植物细胞、纤维或植物得到再生植物的方法,包括培育改性植物和重组酶的表达式,这种改性木材用于生产纤维、纸浆、纸张、纤维素、动物饲料、食品和燃料级乙醇,培育改性植物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通过选用烟草、松树和桉树作为改性植物,可得到改性的针叶木和阔叶木,这种改性木材具有较好的制浆造纸性能。酶可选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末端1,4-β…  相似文献   

2.
王元荪 《染整技术》2006,28(3):52-53
专利名称:除去印刷或染色的纺织材料中过量分散染料的方法;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纤维物料表面改性的介质阻挡放电连续处理装置;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纤维表面改性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专利名称:含纳米级植物拒水素多功能仿生服装和布料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名称:电脑分色织物辊筒四色印花法;专利名称:用于同时进行热压、印花、植绒、压印及清理操作的机器;专利名称:一种衣物制成品的染色工艺;专利名称:用含臭氧的气体混合物氧化或活化纺织品的方法;专利名称:纺织品染色的酶促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专利技术     
《中国皮革》2018,(2):72-73
正专利名称:用于制备含有胶原原纤维的生物制造材料的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7429479A申请人:现代牧场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描述了一种用于从胶原或胶原样蛋白质中生产生物制造材料的方法。所述胶原或胶原样蛋白质从动物来源中分离或通过重组DNA技术或通过化学合成生产。通过胶原或胶原样蛋白质被原纤化、交联、脱水和润滑,因而形成具有基本上均匀的胶原原纤维网络的所述生物制造材料。  相似文献   

4.
结合蚕丝纤维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分析了蚕丝纤维改性的目标、方法途径和发展方向,阐述了复合缫生丝、蚕丝/氨纶包覆弹力丝、粗纤蓬松丝等改性蚕丝及其丝绸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真丝织物增重、抗皱、抗菌消臭等功能化改性新技术,认为蚕丝改性的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在蚕丝原有品质的强化与缺陷补正、多重纤维品质的组合与大众化、蛋白质分子设计基因重组综合技术与蚕丝全新功能的实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俞加林  段亚峰  李旭明  司伟 《丝绸》2006,(10):44-46
结合蚕丝纤维的结构、组成和性能特点,分析了蚕丝纤维改性的目标、方法途径和发展方向,阐述了复合缫生丝、蚕丝/氨纶包覆弹力丝、粗纤蓬松丝等改性蚕丝及其丝绸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真丝织物增重、抗皱、抗菌消臭等功能化改性新技术,认为蚕丝改性的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在蚕丝原有品质的强化与缺陷补正、多重纤维品质的组合与大众化、蛋白质分子设计基因重组综合技术与蚕丝全新功能的实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植物基肉制品的概念、原料、工艺、质构、感官、营养、市场、专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植物基肉制品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指出下一步应从蛋白原料种类、蛋白质分子改性、拉丝蛋白生产工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造纸化学品》2014,(1):61-72
专利名称: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纸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201210264309.2 公开号:CN102747634A 申请日:2012-07—27 公开日:2012-10-24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酰亚胺纤维纸的制备方法:将经过碱溶液改性的聚酰亚胺纤维通过湿法成形技术抄造成聚酰亚胺纤维原纸,原纸再经过聚酰胺酸溶液的浸渍或喷涂处理、热酰亚胺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丝绸》1977,(5)
英国1369586号专利指出,在尼龙的染色中,为尽可能避免染料吸收不匀,可加入匀染剂,以减缓染料吸收的速度。该专利的发明者——卜内门公司发现,若对未拉伸或部分未拉伸的尼龙纤维(即分子的定向处于很  相似文献   

9.
探讨一种植物中药改性粘胶纤维的基本性能和抗菌性。将植物中药蛇床子、仙茅、苦参和菟丝子等提取物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粘胶纺丝液共混制备了植物中药改性粘胶纤维。对该改性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抑菌性以及蛇床子素和仙茅苷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植物中药改性粘胶纤维的结晶度有所增大,取向度有所减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减小,吸湿性能有所增加;该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9%、98.8%和89.0%;纤维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为5.12mg/kg,仙茅苷的含量为0.6mg/kg。认为:所制得的植物中药改性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0.
519 等离子体加工技术(Plasma process technology) 这里是指纺织面料或纤维的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处理工艺.它是一种清洁、节能、快速、适用面广的纺织材料改性新技术.通过低气压的辉光放电、电晕放电或高频放电产生稀薄的低温等离子体,气体分子的激发和电离产生后,对有机物质可以产生两类反应:其一为表面改性,发生表面刻蚀、交联和化学改性;其二为等离子体聚合与接枝反应、通过激发分子、激发原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与有机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聚合或接枝,达到改性的目的.应用等离子体加工技术,可提高纤维可纺性、吸湿性、染色性、导电性、粘合性、摩擦性、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使纤维具有抗静电、抗皱、防起球、防水、防油、防污、防缩、阻燃等功能和提高羊毛防毡缩性能等,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wearing characteristics)和附加值(added valu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三羟异黄酮(Gcn)、二羟异黄酮(Dai)、五羟黄酮(Que)和姜黄素(Cur)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以3、9、27、54pμmol/L的棺物雌激素与MCF-7细胞共培养24、48或72h,用四唑盐(MTT)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观察环境雌激素影响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程度.结果:Que和3μmol/L的Gen、Dai、Cur使MCF-7细胞增殖明显增加,但54μmol/L的Gen、Cur却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27、54μmol/L的Gen和Cur使DNA分子迁移长度(CTL)明显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Dai、Que对细胞中DNA分子迁移长度无影响.结论:27μmol/L和54μmol/L的Gen和Cur引起MCF-7细胞中DNA分子损伤,抑制细胞增殖.Que和Dai对细胞中DNA分子无损伤,Que和低浓度的Dai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专利信息     
王元荪 《印染助剂》2006,23(6):47-48
专利名称:一种聚乙烯醇降饵酶高产菌及其选育方法和用该菌发酵法生产聚乙烯醇降解酶;专利名称:一种苎麻纤维及其织物的柔软改性处理方法;专利名称:抗起球精梳羊毛衫生产工艺;专利名称:含有苯端基短烷基链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专利名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锌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名称:蓄热双向调温羊绒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实质等同性等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原则,按国际标准中对来源于重组DNA植物的食品安全评价的框架,从重组DNA植物描述、宿主植物描述、供体生物描述、基因修饰的特征、安全评价、代谢物的评价及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对来源于重组DNA植物进行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曾亮忠 《非织造布》2007,15(4):48-48
519 等离子体加工技术(Plasmaprocesstechnology)这里是指纺织面料或纤维的电晕放电或辉光放电处理工艺。它是一种清洁、节能、快速、适用面广的纺织材料改性新技术。通过低气压的辉光放电、电晕放电或高频放电产生稀薄的低温等离子体,气体分子的激发和电离产生后,对有机物质可以产生两类反应:其一为表面改性,发生表面刻蚀、交联和化学改性;其二为等离子体聚合与接枝反应、通过激发分子、激发原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与有机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聚合或接枝,达到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定两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和大黄对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先染色后剥色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出改性纤维素纤维与姜黄、大黄染料的结合主要为离子键结合,并由此推论出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同时,采用具有特殊阳离子结构的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对未改性及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黄麻纤维内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间交联结构、纤维素结晶结构、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作用直接影响其反应活性。对黄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反应可及性是拓宽其应用范围的主要手段。介绍了黄麻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法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利用生物酶、超临界CO_2流体和离子液体进行黄麻清洁化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高效、绿色的改性方法是黄麻改性加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专利信息     
王元荪 《印染助剂》2006,23(2):47-48
专利名称:纤维的改性加工处理剂及其加工处理方法 专利申请号:02157450.2公开号:CNl508354 申请日:2002.12.19公开日:2004.06.30 申请人:台湾省全球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材料的改性处理剂及其加工处理方法,它包括:甲壳质衍生物、纤维亲和剂、表面活性剂及水.其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甲壳质衍生物0.5~15,纤维亲和剂0.1~15,表面活性剂1.0~60,其余为水.用所述改性处理剂处理合成纤维材料和天然纤维材料的方法是采用浸渍、喷洒或浸轧中的任一种方式,将所述改性处理剂均匀分布于纤维表面,再经过干燥后,使水分蒸发,从而使处理剂固着在纤维材料上.该改性处理剂可以提高纤维与皮肤的亲和性,达到抗菌、防霉、吸湿、抗静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 脱氧核糖核酸(DNA)系由脱氧核糖与磷酸及胸腺嘧啶、胞嘧啶(嘧啶类)或腺嘌呤、鸟嘌呤(嘌呤类)4个碱中一个组成核苷酸为结构单位聚合而成高分子。 所有生物细胞内均含有DNA,其司职系作为生命基本设计图的遗传信息,通过蛋白合成指令,与生长和组织分化等相关。核酸现已被誉为继蛋白质、脂质、糖质、矿物质、微生素、食物纤维之后第七营养素。摄入DNA,其不仅可参与人体内  相似文献   

19.
在中文专利数据库中,对2014年10月20日之前公开的全部中文专利文献范围内的阻燃纤维材料在针织中的应用方面的专利申请,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然后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2010年—2014年的申请情况,指出应用于针织的阻燃纤维材料的品种和类型主要涉及芳纶阻燃纤维、芳砜纶阻燃纤维、阻燃整理技术、原丝改性阻燃纤维等几个大类,以及海藻纤维、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玉米纤维等少量应用。同时从专利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为阻燃纤维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半胱氨酸偶联蛋白改性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对改性前后莱赛尔纤维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及接枝率进行测试及分析。蛋白接技后的莱赛尔纤维在微观形貌上变化明显,平均直径相比洗涤除杂后的莱赛尔纤维增加了8.07%,表面形成了明显的蛋白质膜;元素含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表明该制备方法可使蛋白质成功接枝于莱赛尔纤维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改性前后分子内部结构和序态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性后的莱赛尔纤维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21%与4.4%。认为:半胱氨酸偶联蛋白改性方法保证了较高的接枝率,改善了莱赛尔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