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发热10d”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无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于外院静脉输注头孢地嗪钠2g q12h×5d,疗效不佳,遂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红,  相似文献   

2.
肺曲霉病2例     
近年来,肺曲霉菌感染持续性增多,现将我院2例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例 1,男,52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喘息8天于2007年9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3℃,咳嗽、咯黄痰,伴持续加重性喘息,于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钠加替沙星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T38.3℃,R20次/min,P92次/min,BP162/105mmHg,神志清,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1岁。因发热伴全身酸痛不适2d于2003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体温波动在37.5℃左右,发热无规律。入院2d后出现轻微咳嗽,无痰。无胸痛、胸闷、喘息及咯血等症状。既往体健。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70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右侧腋中线区域可闻及爆裂音;心、腹、肾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8×10^9/L,Hb141g/L,血小板180×10^9/L,中性0.872,淋巴0.123。尿、便常规正常。ESR27mm/1h。X线胸片示双下肺炎。入院诊断:双侧肺炎。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因上腹痛20d.加重3d入院。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隐痛,餐后加重.无放射痛,无其他胃肠道症状.无发热。体重下降5kg。20年前患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已愈。体检:体温37℃.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及异常,除左上腹及脐周压痛外无其他腹部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发热10d”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自述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偶有胸闷。入院前10天间歇发热,体温最高39℃。入院时查体T:36℃,P:76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手指、前胸、后背皮肤见散在淤点,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0岁。因胸痛、发热、乏力、多汗20d入院。患者于20d前出现胸痛、发热,体温38℃左右,呈持续性,伴乏力、多汗,无怕热、易饥、心悸,体重无减轻。既往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史。体检:T37.7℃,R22次/min,P110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皮肤湿润,体毛增多,突眼征(-),甲状腺Ⅰ度,无杂音,乳房发育Ⅱ期,双侧中、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心界向两侧扩大,无心包摩擦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6岁。因进食阻挡感50d,食管癌并肝转移介入化疗后10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遵医嘱静注10%脂肪乳500ml,1次/d.连用2d无异常反应。第3天输注后患者突然出现皮肤潮红、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查体:体温38.4℃,心率12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80/110mmHg。即停用脂肪乳,给予氧气吸入,并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连续两次静注。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测血压125/90mmHg,心率80次/min,体温36.5℃。停用脂肪乳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0岁因“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伴喘息发热2天”入院。患者3个月来咳黄白痰,近2天咳黄灰色痰并带有臭味,出现发热,体温持续39.2℃左右,偶尔有饮水呛咳,并出现喘息。既往食管癌术后1年余。声音嘶哑4月余,查T:39.3℃R:34次/min P:102次/min Bp120/70mmHg。恶病质,贫血貌,右侧锁骨上可触及大小约1cm×1cm淋巴结,质韧,可活动,无压痛。  相似文献   

9.
成人Still病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1岁,因“发热、右侧胸痛20d”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侧胸痛,体温波动在38.3—39.5℃,发热无规律性。胸痛以右侧明显,呼吸后加重,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双手关节有轻微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入本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面部、躯干及四肢见红色斑丘疹,皮肤损害无明显瘙痒。胸廓外观正常,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其余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胸部CT发现两侧胸腔积液,左侧显著,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心包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0.
曲巍  尤荣开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02-902
患者男,58岁。因“黑便1周”于2007年1月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稀溏,3~4次/d,每次约80~100ml,伴恶心、头晕、乏力、出冷汗,无呕血、无晕厥、无腹痛腹胀,以“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否认到过疫区。入院体检:T36.3℃,P840次/min,R200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33岁.因发热1个月.上腹持续性钝痛1天于2004年5月27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在外院经抗炎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入院前1天突发腹痛。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8/6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8岁。因3d昏迷,2d发热,于2002年3月12日入院。患者3d前饮白酒600ml(含酒精240g),迅即昏迷,2d前醒酒后发热,体温38—39℃。伴寒战,全身酸痛、干咳。未经治疗即来院求诊。既往有饮白酒史10年,平均每日饮300ml左右。无肝炎病史。体检:T39.7℃,P120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腰骶部左  相似文献   

13.
李梅君  井源 《山东医药》2009,49(37):54-54
患者男,73岁。因乏力、口干、多饮、多尿10d,加重1d入院。3个月前,患者曾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示膜性肾病)在我院住院治疗,口服强的松60mg、1次/d至今;10d前元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口干、多饮、多尿、纳差,因症状加重而就诊。既往无糖尿病(DM)史。查体:T36.6℃,R180次/min,BP155/99mmHg。体型适中,神志清,精神可,呼吸无烂苹果味,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54岁。因间歇血便1年,加重10d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便,持续3d自愈。近10 d来再次出现暗红色血便,起初感到右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既往无肝炎病及心脏病史。体检: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爪130/8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5.
1病例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5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亦无其他疾病记载。5d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曾输液治疗3d,应用药物有“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双黄连”等。于5d前渐出现意识障碍且进行性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5℃,呼吸28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浅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16.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静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5岁,因“发热、头痛、腰痛7d伴胸闷气促1d”入院。入院7d前出现发热、头痛、腰痛,3d前尿量减少,日尿量400ml,在当地医院拟“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治疗。查肾功能:尿素氮23.93mmol/L,肌酐516〉mol/L,行血液透析及抗病毒对症治疗。病程第8天出现胸闷、气促,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经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治疗。即往无心脏病史。体检,体温36.4C,脉搏4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1/101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腋下皮肤可见出血点,颜面及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于2001年1月31日第1次入院。入院3天前无明确诱因发热,体温38.5℃,前胸及颈部散在粟粒状皮疹。服用板蓝根冲剂后热退皮疹消失。3天后出现全身无力,以“心肌炎”收入院。查体:BP100/60mmHg,HR120次/min,T36.8℃,无皮疹。心界不大,心脏听诊除心率快外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3岁,因摔伤后腰痛1d于2006年1月24日入院。1d前患者摔倒后出现腰痛,2h后疼痛加剧,腰椎X线片提示第1腰椎压缩肚骨折(图1),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5℃,呼吸18次/min,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表情痛苦,平卧位,皮肤黏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19.
扑热息痛致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3岁。因发热2d、少尿1d就诊。患者入院前3d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8.7℃,伴双侧大腿肌肉酸痛,无咳嗽咳痰,自服扑热息痛2片,体温降至37℃左右,2d后尿量减少,24h尿量约200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心脏瓣膜病、房颤史10余年。查体:Bp160/100mmHg,体温37.6℃。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浊音界略扩大,心率134次/min,律不齐,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4岁,囚腹痛10d,黑便5d,于2008年1月入院。腹痛部位为中上腹和左上腹,呈胀痛或隐痛。入院前5d开始柏油样便,每日一次,每次150~200ml,伴多汗,消瘦。入院杏体:体温37.5℃,脉搏120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