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以辣木籽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体积分数、纤维素酶解时间、超声时间对辣木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辣木籽多酚工艺。此外,研究辣木籽多酚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降脂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辣木籽多酚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0.30%、乙醇体积分数53.00%、酶解时间31.00 min、超声时间33.0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辣木籽多酚的提取量为6.90 mg/g,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辣木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IC50分别为0.76和0.61 mg/mL。同时,辣木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对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的IC50分别为1.35和6.55 mg/mL。该研究为辣木籽多酚提取物的提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最佳条件下得到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确定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7℃、液料比31:1 mL/g、提取时间40 min,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33.62±0.0207) mg/g。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IC50=0.074 mg/mL)的清除能力强于VC(IC50=0.082 mg/mL),但对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弱于VC。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得到的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原料为刺果番荔枝叶,使用乙醇溶剂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分别比较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4个要素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法研究刺果番荔枝叶多酚抗氧化活性,比较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刺果番荔枝叶多酚与抗坏血酸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50:1 (mL/g)、提取时间96 min、提取温度60 ℃时,多酚提取量最大,达到(20.37±0.34) mg/g。刺果番荔枝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3.33、264.65 μg/mL,样品在试验范围内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1.34%±2.68%)、(52.50%±2.29%)。综上表明,刺果番荔枝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 ± 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利用短梗大参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本文对影响短梗大参多酚提取量的工艺参数(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短梗大参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 (g/mL)、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5 ℃,在该参数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0.320±0.02)mEq GA/g;短梗大参多酚对DPPH、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其半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43.4 μg/mL和37.6 μg/mL。短梗大参多酚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沙棘冻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沙棘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通过大孔树脂对沙棘多酚进行静态吸附-解析试验,选取适合沙棘多酚纯化的大孔树脂,对纯化前后的沙棘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4 g/mL,乙醇浓度49%,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48℃,在此条件下沙棘多酚的提取量为8.61 mgECGC/g;确定AB-8为纯化沙棘多酚适合的大孔树脂,纯化前后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713.22、142.53 μg/mL,纯化前后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1.92、8.68 μg/mL,经过纯化后的沙棘多酚抗氧化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罗望子中总多酚。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罗望子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与抗坏血酸对比分析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罗望子中总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62%、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2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罗望子中总多酚得率为1.57%;与抗坏血酸相比,罗望子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罗望子总多酚IC50为0.005 8 mg/mL,抗坏血酸IC50为0.014 mg/mL,表明罗望子中总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曹小燕  杨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23-228,23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荠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荠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8%,超声提取时间为27 min,提取温度为57 ℃,料液比为1:33 (g:mL),得到多酚提取量的实验值为28.33 mg/g,与模型预测值(28.35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07%。通过体外自由基(·OH、O2-·和NaNO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了荠菜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荠菜多酚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荠菜多酚的自由基(·OH、O2-·和NaNO2)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17±0.01) mg/mL、(0.08±0.01) mg/mL和(18.9±0.02) μg/mL。结论:荠菜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9.
针对食用槟榔加工后槟榔籽被当作废弃物而基本无大规模利用的问题,本研究以食用槟榔加工后的废弃籽为研究对象,75%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加工后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processed seed extraction,PSE),测定其总多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和Fe3+还原法3种测定方法对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本文还研究了PSE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PSE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等活性物质,其中,总多酚含量为(127.29±5.16)mg 没食子酸/g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421.84±13.82) mg 芦丁/g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为(87.83±6.60) mg儿茶素/g提取物。PSE检测到44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儿茶素相对含量高达77.27%。PSE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10.10±0.62)和(150.10±11.57) μg/mL。另外,PSE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抑制能力(IC50值为(90.10±1.89) μg/mL)显著(P<0.05)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值为(453.60±4.02) μg/mL)。因此,回收再利用食用槟榔加工后的槟榔籽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海棠叶为原料提取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不同有机萃取物的多酚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5.24%;乙酸乙酯萃取样品的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好,其DPPH·和ABTS+·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05、0.47 m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金丝皇菊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金丝皇菊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其对ABTS+·、·O-2、·OH和DPPH·的清除作用,评价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金丝皇菊多酚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85%、超声温度54℃,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9.34 mg/g。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金丝皇菊多酚的清除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ABTS+·、·O-2、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0.796、0.354、0.574、0.768 mg/mL。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黑加仑多酚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对黑加仑果中多酚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黑加仑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黑加仑果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 g/mL。在上述提取条件下,黑加仑果多酚提取量为538.00 mg/100 g。抗氧化活性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7.97、7.92和5.26 mg/mL,表明黑加仑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黑加仑果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蒿子是一种可药食两用的褐藻,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海蒿子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并测定了海蒿子多酚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的总酚含量、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2℃,超声功率494 W,海蒿子多酚的含量为1.81 mg GAE/g DM。海蒿子粗提物正丁醇相的总酚含量最高,为24.45 mg GAE/g E。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二氯甲烷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49.34μmol TE/g)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249.22μg/mL)最强。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相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阿卡波糖,为其9.61和10.33倍。同时,乙酸乙酯相有最强的DPP-Ⅳ酶抑制活性(IC50=25.83μg/mL),该溶剂能很好地富集海蒿子中的抗糖尿病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是海蒿子中主要的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和DPP-Ⅳ酶抑制活性呈高度相关。该研究发现海蒿子多酚作为多靶点抗糖尿病药物或健康食品的潜力很大,可促进海蒿...  相似文献   

15.
张锦华  徐蔓  白宝清  董晨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83-190,21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干果中多酚和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进行分析与优化,从而考察其对多酚及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无花果干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1 ℃,超声时间52 min,料液比1:45 (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的提取量为(2.72±0.37) mg/g,总黄酮的提取量为(20.89±0.57) mg/g。与VC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在多酚质量浓度(2.5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果中多酚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率(最高为95.54%)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率(最高为66.73%)均高于VC,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率(最高为35.15%)低于VC。在黄酮质量浓度(10.6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总果黄酮提取物各抗氧化指标均低于VC。另外,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对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著升高,而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降低,经人工肠液处理后,相应的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升高,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坛紫菜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V乙醇溶液∶m坛紫菜)51∶1 (mL/g),乙醇体积分数56%,超声时间5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坛紫菜多酚含量为5.027 mg/g。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四水坛紫菜多酚含量高、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强、抗氧化能力强,是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和抗氧化剂的优良食源。  相似文献   

17.
李洁  宫路路  王刚  崔霖芸  刘亮  柳陈坚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82-187,226
以华南忍冬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华南忍冬总酚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探讨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总酚酸含量的影响,优化华南忍冬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来评价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2: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00 W,总酚酸含量达到59.45±0.13 mg/g,与模型预测值57.76 mg/g相近。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21.26 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EC50值为39.37 μg/mL。本试验表明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华南忍冬综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浸法从大花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甙,以重氮化比色法测定红景天甙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景天甙的提取工艺,考察大花红景天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料液比(g∶mL)1∶20、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为最佳提取条件,红景天甙得率可达7.12%。大花红景天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5 8 mg/mL,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对核桃仁皮多酚进行提取,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法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对核桃仁皮多酚提取能力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5.004和29.654 μg/mL,其次为正丁醇(9.596、23.681 μg/mL)、氯仿提取物(62.719、144.475 μg/mL)以及石油醚提取物(48.316、146.424 μg/mL);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O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93.578 μg/mL,其次为乙酸乙酯(510.186 μg/mL)、氯仿提取物(627.003 μg/mL)与石油醚提取物(840.315 μg/mL);在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中,当样品浓度均为100 μg/mL时,各提取物的吸光度为乙酸乙酯(0.821)>正丁醇(0.509)>氯仿(0.406)>石油醚(0.142)。总之,不同极性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有差异,依次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芦丁为标样,香蕉花中黄酮提取量为参考指标,探讨乙醇回流提取香蕉花黄酮工艺,并用α-葡萄糖苷酶对香蕉花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分析,确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用乙醇回流提取香蕉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h,平均黄酮提取量为26.25mg/mL;α-葡萄糖苷酶对香蕉花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酶抑制活性,抑制率可达到88.5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类型是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Km=674.074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