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抗性淀粉是指在健康人体小肠不被消化和吸收的多糖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回生淀粉(RS3)作为抗性淀粉的其中一类,因具有热稳定性好、持水性低等特点,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分别综述了近年来超声法、微波法、湿热法以及韧化法制备RS3型抗性淀粉对其得率、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并对物理法制备RS3型抗性淀粉的现状提出展望,以期为物理法制备RS3型抗性淀粉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物理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RS3是由淀粉经糊化、老化后形成的物理变性淀粉。与传统的膳食纤维相比,RS3除具有增加饱腹感、降低肥胖风险、改善餐后血糖水平、预防慢性疾病等优良的生理功能外,还具有颗粒细腻,口感温和,适口性好等感官特性以及热稳定性高、持水性低等加工特性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谷类、块茎类、豆类等淀粉含量较高的原料制备RS3型抗性淀粉的原理、特点、技术、工艺等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领域进行展望,旨在推进RS3型抗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生率逐渐提高,而这些与日常膳食密切相关。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和生理功能,成为近年来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抗性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不被消化酶水解而到达结肠,具有多种益处,用于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与微胶囊等技术结合包埋营养物质,发挥多种生理功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抗性淀粉在老年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综述了老年食品的特点,围绕老年食品的特点阐述了RS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于RS优点和特性总结RS在老年食品中的应用,如直接作为功能性原料、制作重组米、面制品、乳饮料等,或作为主要原料借助不同手段,包括:微胶囊法、皮克林乳液和纳米颗粒法对 RS进行处理,在老年人体内构建特殊的营养素递送体系,以期为设计开发老年食品提供思路同时为特殊人群提供膳食选择。  相似文献   

4.
抗性淀粉用于微胶囊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资源,具备多种保健功能,由于其功能特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许多研究表明,抗性淀粉能降低糖尿病、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全球大约有1/3人口处于"三高"、超重、肥胖等营养不良的状况,亟需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前人研究表明抗性淀粉在胃和小肠中不被消化吸收,而在结肠中被微生物菌群发酵产生多种短链脂肪酸和气体,继而发挥益生作用。该文综述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抗性淀粉种类(RS2、RS3、RS4)及其理化性质,其可有效保护益生菌的生长、可作为缓释载体、具有良好的挤出和膜成型质量,初步分析抗性淀粉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此外,还归纳其在营养补充剂,缓释载体体系,以及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的增殖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抗性淀粉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几种测定香蕉抗性淀粉含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具有膳食纤维所不能及的生理功能和加工特性,是近年来变性淀粉和功能食品研究的热点,其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标准。文中选用了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抗性淀粉(RS)测定方法:TSA法、Berry法和Goni法,对青香蕉、生马铃薯和玉米淀粉3种原料中的RS和总淀粉含量的测定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oni法模拟了人体胃肠道的生理条件,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明显优势而更适合于富含抗性淀粉颗粒的青香蕉原料中RS含量的测定,用该法测得的RS含量为80.12%,其中RS2占96.63%。  相似文献   

6.
抗性淀粉是指健康个体小肠中未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的总和,在人体中起到与膳食纤维相似的生理作用。抗性淀粉不仅具有调节血糖水平、调控体重、保护肠道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特性,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感官特性,因此其在食品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抗性淀粉的分类、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潜在应用价值,探讨了其功能特性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抗性淀粉功能特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在健康人体小肠内不能被消化吸收,但能在大肠中被细菌发酵或部分发酵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乳酸和少量气体。近年来,由于抗性淀粉的特殊性质和肠道菌群调节功能,而受到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性淀粉结构特性和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抗性淀粉的表观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等结构特性,介绍了抗性淀粉的益生作用及肠道菌群调节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抗性淀粉结构特性对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特异性结构抗性淀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抗性淀粉(RS,Resistant Starch)通常指在人体小肠内基本不能吸收利用,而能够在大肠中被某些微生物代谢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香蕉在一定的成熟阶段富含抗性淀粉,研究香蕉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加工应用对抗性淀粉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国内外抗性淀粉类别和检测方法、香蕉抗性淀粉制备和特性研究现状,梳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对香蕉抗性淀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膳食纤维RS饼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是天然存在,不被人体小肠吸收而能被大肠微生物群作用的那部分淀粉.它是高膳食纤维食品的良好原料,具有预防结肠癌、糖尿病、治疗腹泻、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等功效.在很多食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很少,不具有抗性淀粉的生理功效,所以开发含抗性淀粉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潜在意义.本文以低筋面粉和利用仿生技术制取的抗性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高膳食纤维的饼干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大米RS3型抗性淀粉是一种天然的食品功能物质,具有许多优越的生理功能。综述了大米RS3型抗性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了大米RS3型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大米RS3型抗性淀粉形成机制,有望为大米RS3型抗性淀粉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抗性淀粉对糖、脂以及肠道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抗性淀粉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动态;介绍了抗性淀粉的定义、分类及其生理功能;阐明了抗性淀粉对血糖、血脂及肠道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在小肠中不被消化吸收, 但在大肠中能被肠道菌群发酵分解。它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含量的功能性食品成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在小肠内不易消化吸收,但可被大肠肠道菌群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物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及调节胆汁酸代谢。因此,本文构建“RS-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营养轴系统,概述RS调控肠道菌群介导代谢物产生的作用机制,比较菌群发酵对RS表观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产生的影响,阐述RS结构特性与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短链脂肪酸产量和胆汁酸排泄之间的关系,总结RS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改善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此外,进一步展望RS-肠道菌群-胆汁酸之间的作用途径以及RS在代谢性疾病中与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若干物理因素对抗性淀粉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兴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食品的膳食纤维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质食品如作为糖、面粉替代品,作为膳食纤维添加于焙烤食品、低热、低脂人造奶油、冷冻甜点等或作为一种单独的添加剂加入食品配方中。通过对制备过程中物理因素的研究,探讨了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物理条件,为工业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抗性淀粉作为低热、高膳食纤维含量功能食品成分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抗性淀粉由于其潜在的健康益处和功能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体外测定抗性淀粉的方法层出不穷,大都在初始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调整,使测定结果更加真实化、合理化,但这些调整都直接影响测定的抗性淀粉水平。食品原料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直接影响其在不同产品中应用的加工特性及其潜在的功能特性,因此对抗性淀粉含量测试方法研究进展的全面总结及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目的】本文对各种体外抗性淀粉测定方法的流程、原理进行了详细综述并针对其优劣势进行比较,旨在为抗性淀粉体外分析及加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抗性淀粉是指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但在结肠中可被大肠菌群发酵利用的淀粉及其降解物。抗性淀粉类似膳食纤维,加工性能良好,具有很多生理功能。我国香蕉资源丰富,但缺乏香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概述了香蕉抗性淀粉在国内外的生产方法及其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香蕉抗性淀粉的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抗性淀粉因具有抗消化性和益生功能性,在维护肠道生态、调节糖脂代谢及防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显现出较大的优势。葛根、莲子、山药等富含抗性淀粉的食药物质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食药物质中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能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加工适应性及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论述。食药物质中的抗性淀粉因其良好的理化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能够提高食品品质,同时对疾病防治有着积极影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调节炎症因子及机体糖代谢、抑制脂肪堆积等生理功能,能够有效促进机体健康。不同来源的抗性淀粉其理化性能、生理功能及应用场景有明显差异,其内在机制的异同以及是否包裹、携带食药物质特有的功能成分而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都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可为以淀粉为主成分的食药物质中抗性淀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食物中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查阅的近十几年对淀粉在人肠道内消化吸收的文献基础上,综述了食物中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抗性淀粉是指不能在健康正常人小肠中消化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食中物存在抗性淀粉可分为3类,物理包埋淀粉(RSI)抗性淀粉颗粒(RS2)和老化淀粉(RS3)其检测一般采用体外肠道模拟酶解法,影响食物中抗性淀粉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淀粉自身的理化性质,食物中的其它成分,处理方式和工艺以及食物形态等,抗性淀粉属于人体无法消化吸  相似文献   

18.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资源。研究不同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对促进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4类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脂类、糖等食品成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