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有效患者血清VEGF下降水平均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NSCLC病人76例,健康对照组27例。采用EL1SA法检测外周血中VEGF、CEA水平。结果 NSCLC组外周血中VEGF、CE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CE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水平与NSCLC病理类型无关,CEA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及其他类型癌。NSCLC患者血清VEGF与CEA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VEGF、CE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与临床分期有关。VEGF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但与病理类型无关。CEA在腺癌患者表达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三组研究对象为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96例,支气管、肺良性病变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VEGF的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随临床分期的递增而逐步升高,各期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升高和随临床分期递增而明显升高的改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改变并不受病理类型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MMP-2、VEGF和IL-17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NSCLC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MP-2、VEGF和IL-17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MMP-2、VEGF、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NSCLC患者血清MMP-2和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鳞癌和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鳞癌患者血清MMP-2水平显著低于腺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MP-2、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为Ⅰ~Ⅱ患者血清MMP-2、VEGF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患者(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和病理类型NSCLC患者血清IL-17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IL-17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为Ⅰ~Ⅱ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患者(P0.05)。NSCLC患者血清MMP-2和IL-17呈正相关关系(r=0.618,P0.05),VEGF与IL-1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8,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MP-2、VEGF、IL-17的水平显著升高,且MMP-2、VEGF均与IL-17显著正相关,对NSCLC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血症大鼠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脂变化及NO、VEGF、VCAM-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VCAM-1表达较强且范围较广,黏附于内皮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血NO2-/NO3-水平为(29.6±7.2)μmol/L,与正常对照组(38.0±9.9)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血NO2-/NO3-水平为(37.4±9.5)μmol/L,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VEGF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增高(P<0.05);血NO2-/NO3-与VEGF呈正相关(r=0.644,P<0.05).血清NO浓度与VCAM-1表达强度及范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6、-0.684,均为P<0.05).结论 NO、VCAM-1参与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的损害;辛伐他汀对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提高NO水平、减少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及促进VEGF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4、AQP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活检的肺组织,探究并分析AQP4、AQP5、VEGF与NSCLC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各T分期和临床分期的患者AQP4、5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各N分期患者AQP4、5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复发或转移患者的AQP4、5表达阳性率与未复发或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各T分期患者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各N分期、临床分期患者VEGF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复发或转移患者的VEGF表达阳性率与未复发或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NSCLC患者存在AQP4、AQP5、VEGF水平异常,而其表达可能与NSCLC病理类型和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VEGF、内皮抑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6例胆囊癌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分析外周血VEGF、内皮抑素水平与胆囊癌可切除性、病理分级、淋巴结、远处转移及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298.5±80.7)、(142.9±64.3) pg/mL,内皮抑素水平分别为(89.9 ±19.6)、(35.0±9.7) ng/mL,观察组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水平与肿瘤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有关(P均<0.05);内皮抑素水平与是否可切除、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升高.检测外周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有助于胆囊癌的病情评估、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糖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8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36例)和血糖正常组(4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病理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Wilcoxon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者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 2组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首发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糖组结肠癌多位于左半结肠,血糖正常组结肠癌多位于右半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病理分期多位于Ⅲ、Ⅳ期,血糖正常组病理分期多位于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糖正常组相比较,高血糖组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5)。高血糖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CA199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CA125水平、CA242水平、CA724水平、CA5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CEA、CA125、CA199、CA242、CA724和CA50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CA199在组内不同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糖组术前CEA水平在不同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术前CEA水平不同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例(33.4%)和12例(28.7%),P<0.05]。结论 高血糖状态是老年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控制血糖的宣教,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血清h-FABP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58例和保守组33例,另选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FABP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1)手术组治疗后无效率和死亡率与保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量<60ml组有效率与>60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手术组和保守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量<60ml组血清h-FABP与>60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血清h-FABP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手术组中死亡组手术前,术后1、3、5、7d的血清h-FA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生存组术后第7天血清h-FA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h-FABP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和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31例NSCLC患者及30名健康者血清VEGF、PDGF和EGFR的含量.结果 NSCLC患者血清VEGF、PDGF和EGFR测定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血清VEGF、PDGF和EGFR测定值与NSCLC病理分型无关(P值均>0.05),与远处转移有关,远处转移组的测定值高于未转移组(P<0.05~0.01).NSCLC患者血清VEGF与PDGF测定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血清VEGF和EGFR测定值呈正相关(r=0.369,P<0.05).结论 检测血清VEGF、PDGF和EGFR水平对NSCLC的诊断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2(M 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7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MMP-2的表达.结果 核心蛋白聚糖在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为60.0%,而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为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为20.0%,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为71.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分组间,核心蛋白聚糖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除原发肿瘤大小分组外,MMP-2表达在上述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在NSCLC呈现异常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异常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参与NSCLC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和45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NO的含量.结果: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VEGF和NO含量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NO表达水平分别较结直肠腺瘤组以及健康人明显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与血清VEGF和NO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34,P<0.01).结论:VEGF和NO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和NO含量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浸润转移以及Dukes分期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大肠癌患者组成实验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比较大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分析三项指标与大肠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分别为(42. 50±6. 50)μg/L、(510. 40±78. 50) mg/L与(320. 40±65. 50) 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不同肿瘤大小、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肿瘤部位比较,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Duke分期及分化程度比较,三项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实验组血清MMP-9水平与血清CEA、VEGF水平呈正相关(r=0. 605,r=0. 612,均P0. 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和MMP-9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具有不同Duke分期及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1例和研究组1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非洛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非洛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清内皮素1(ET-1)、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水平及简明健康状况评价表(SF-36)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T-1、过氧化脂LPO、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ET-1、LPO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清ET-1、LPO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92例NSCLC患者,术中切取NSCLC病灶组织设为研究组,另切取周边正常组织设为对照组,测定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对比两组及不同病理分期NSCLC患者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期相关性。结果研究组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NSCLC患者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证实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病理分期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NSCLC患者RELMβ、JAM-A、Kif2c蛋白表达水平异常增高,且其与疾病病理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对NSCLC进行疾病诊断及病理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L-精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L-精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血清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8、CRP、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CRP水平低于治疗前,而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L-精氨酸可有效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患者体内NO含量、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及MMP-9、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晚期食管癌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肿瘤标记物及MMP-9、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CEA、CA19-9、CA125方面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在CEA、CA19-9、CA125方面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患者在血清MMP-9及VEGF方面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清MMP-9及VEGF方面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及MMP-9、VEGF方面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微小RNA145(MicroRNA-145)的表达变化特点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的90例NSCLC患者(NSCLC组)、9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croRNA-145水平,并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TNM分期、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MicroRNA-145水平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MicroRNA-145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患者的血清MicroRNA-145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随访,失访9例患者,存活35例患者,2年生存率为38.89%;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发现NSCLC患者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血清MicroRNA-145水平升高对患者延长生存时间不利(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MicroRNA-145水平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病理学特征、预后情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冠心病(CHD)诊断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CHD组62例和非CHD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CHD组中,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2000年解剖风险分组法分为低危(A亚组,23例),中危(B亚组,21例),高危(C亚组,18例)3组,组中部分患者行即刻PCI.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CAG前和术后(包括CAG或PCI)0.5 h血清VEGF浓度.结果在CHD组中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B组,C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亚组明显高于B组(P<0.01).单纯行CAG未作PCI者(60例,包括对照组)前后VEGF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后即行PCI组(22例)术后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术后VE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非CHD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分层有密切关系且PCI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SCLC患者血清中HE4、CYFRA21-1和TPS的表达水平对NSCL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NSCLC患者97例作为NSCLC研究组,同期收治的92例肺部良性病变或肺炎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以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中HE4、CYFRA21-1和TPS的表达水平,比较三组间这三种肿瘤标志物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NSCLC研究组的血清HE4、CYFRA21-1和TPS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鳞癌和腺鳞癌,Ⅰ-Ⅱ期NSCLC患者的血清HE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Ⅲ和Ⅳ期患者血清HE4、CYFRA21-1和TPS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血清HE4、CYFRA21-1和TPS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敏感性明显升高,与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E4、CYFRA21-1和TPS的表达水平较检测单项指标对于NSCLC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