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需求,为我省艾滋病防治方案和经费预算的制定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2012年1月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下载我省所有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相关信息,采用SPSS for window 15.0和Excel 2007对我省抗病毒治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省累计为1 782名HIV/AIDS病人提供免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目前正在接受治疗1 575人.通过SPSS for Window 15.0统计软件进行曲线拟合,未来两年内将新增加治疗人数895人和1 260人,在治疗人数将分别达到2 332和3 341人.目前治疗方案为一线方案占97%以上;2013年抗病毒治疗药品的需求计划按最近一次国家招标采购的中标价,进口药品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按1∶6.3计算,约需886万元.结论 在未来几年,我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所需的经费将显著增加,在落实国家扩大治疗的政策之时,应积极寻求中央转移支付以外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宽城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宽城区2007~2011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宽城区2007年~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为10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51例,死亡7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52例。报告病例以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统计数据为依据。感染途径以男男同性恋为主,占58.06%;非婚异性性接触占35.48%;配偶间性接触占3%~23%。发病年龄30~35岁发病数最多占10.68%,45~50岁次之占9.71%。地区分布各街道均有发病,兴业街道发病最多占31.37%,职业分布家务待业发病最多占27.45%,月份发病各月均有发病,8月发病最多占14.56%。结论宽城区近年因性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比例逐年上升,存在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123例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山西省于 2 0 0 4年 6月 18日召开了“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启动会” ,会后抗病毒治疗药品陆续发放到病人手中。截至 12月底已有12 3例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接受了免费抗病毒治疗 ,覆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孜州艾滋病流行现状,预测今后流行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孜州地区2002年11月至2010年12月艾滋病疫情报告网所有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甘孜州地区2002年10首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至2010年12月底全州共报告HIV/AIDS144例,其中HIV128例,AIDS16例,死亡23例,占总病例的15.97%。参加抗病毒治疗人数2人,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总病例数的36.81%。年龄分布集中于20~39岁,占总病例数的81.25%,男女性别比例为2.6:1.结论甘孜州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但整体处于低流行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等特殊原因,未来艾滋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容忽视。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哨点监测范围,加强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多部门协作能力,尽早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构和人员建设,切实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相似文献   

5.
曾艺  邹传馨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85-3186
目的:了解渝中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分布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渝中区1997~2004年的HIV/AIDS的常规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04年底,累计报告HIV/AIDS47例,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已进入增长阶段;HIV感染者以25~45岁的青壮年为主;经性接触感染的数量逐年增多。结论:渝中区正面临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昭通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本市所采取的艾滋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昭通市2009年报告的241例HIV/AIDS病例资料归纳整理,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1~12月全市报告HIV感染者241例(外地报告96例),其中,男145例,女96例,性别构成比为1.50∶1.00,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农民最多,占50%(120/241)。异性接触史占59%(142/241),注射毒品占23%(56/241),男男性接触4例,性接触+注射毒品4例,母婴传播3例,其他感染途径14例,不详为18例。性接触成为本市HIV传播的主要方式。结论:昭通市属艾滋病中度流行区,艾滋病疫情呈快速增长发展的趋势,应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加强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干预,特别是性传播行为和流动人群干预力度,积极推进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随访干预,是昭通市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青年学生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数逐年上升,新发现15~24岁青年HIV/艾滋病(AIDS)病例,从2008年的8 354例上升到2017年的16 307例,其中,青年学生占比从2008年5.8%上升到2017年18.9%~([1]),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其中男性同性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青年学生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他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安全性行为意识及行为对全社会及艾滋病流行产生重大影响。山西省临汾市自2008年发现首例男男同性传播HIV病例,至2017年底累计发现327例,其中在校学生24例,占7.34%~([2])。为总结和分析临汾市近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性行为及HIV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制定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04~2022年经母婴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云南省经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HIV感染患儿的基本特征、不同年份启动ART治疗儿童数量和年龄分布情况;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AR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入组接受ART治疗的患儿数量自2004年起随年份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2013年后逐年下降。截止2022年8月全省1451例在治患儿中,男性占48.45%;目前年龄16.4(12.8, 18.7)岁;开始ART年龄7.0(4.2, 9.8)岁;已接受ART治疗时间8.6(5.5, 10.8)年;确诊HIV/艾滋病(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5.1(0.7, 29.5)个月;病毒完全抑制率为68.16%(989/1451), ART治疗失败率为20.68%(300/1451)。单因素分析显示:ART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开始ART年龄、已接受ART治疗时间、确诊HIV/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目前ART方案、是否更换...  相似文献   

9.
陈婧  王蒙蒙  潘发明 《安徽医药》2018,22(3):450-455
目的 分析滁州市2012-2015年历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滁州市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首先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艾滋病疫情的汇总和核实,本次研究的资料直接来源于滁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然后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疾病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滁州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总共为383例,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男女性别比为4.2∶1,20~<40岁年龄组病例占58.2%;30.8%的新报告HIV/AIDS病例为农民,其次家政服务行业占19.6%;病例主要集中在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琅琊区及天长市,占76.0%;异性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所致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滁州市艾滋病疫情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异性传播为滁州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需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性行为意识教育以及对特定人群的重点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探索适合的防控模式,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滁州市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首诊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并发症,提高对艾滋病及相关并发症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期间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32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4: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率11.2%,职业分布广,农民/民工、社会无业人员占52.6%,商业性行为及同性传播占85.3%,就诊患者中CD4<200/μL占87.9%,涉及多个系统疾病及机会性感染。结论本院收治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多见,CD4细胞计数低,抗病毒治疗率低,低文化群体为主,疾病谱分布广泛。应加大艾滋病初筛及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对艾滋病及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新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罗定市2014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共检测83例HIV/艾滋病(AIDS)的外周血样本,HIV/AIDS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158.04±180.45)个/μl,其中≤200个/μl有54例,占65.06%;201~350个/μl有22例,占26.51%;351~500个/μl有2例,占2.41%;CD4>500个/μl有5例,占6.02%。不同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不同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P<0.05)。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HIV感染者发现较晚。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对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或是否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艾滋病免费二线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中心2013-2017年间使用免费二线药物抗HIV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该类患者的比例,分析选择二线药物的原因。结果:筛选出使用二线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262例,占同期HIV感染治疗者7.0%,至2018年12月病毒抑制率96.9%,CD4+T细胞均值(334.5±225.6)个/μL。按初始抗病毒治疗即选用二线药物和由一线药物转换为二线药物分两类,分别有63例(24.0%)、199例(76.0%)。初始选择二线药物因素有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0.8%)、生育需求(20.6%)、肝功能异常(12.7%)、过敏体质(9.5%)、药物间相互作用(DDI)(6.3%);一线药物转换的因素有药物毒副反应(47.8%)、耐药(28.1%)、免疫重建不良(13.6%)、生育需求(8.0%),DDI(2.5%)。因耐药导致转换二线药物者病毒学抑制率达100%;因免疫重建不良更换二线药物者CD4+T细胞值(209.1±167.5)个/μL较更换方案前[(123.2±62.7)个/μL]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庆地区艾滋病二线药物使用合理,但总体使用者偏少,需提高医务人员认识,对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及存在DDI的患者应及时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亦农 《上海医药》2004,25(8):343-343
据《PHARMAMARKETLETTER》6月7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人士表示,该组织愿意帮助加纳实施治疗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计划,并且准备在2 0 0 5年年底之前使加纳一半左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免费治疗,这样可使目前的免费治疗者从1 0 0 0例增加到2 .9万例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帮助加纳治疗HIV/AIDS病人@张亦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台山市育龄妇女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探索出符合本市育龄妇女实际的防治艾滋病防治机制和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台山市2012~2013年育龄妇女(年龄为18~49岁)艾滋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台山市育龄妇女2012~2013年共发现HIV/AIDS 58例,其中AIDS病例18例,死亡3例。感染者以30~49岁的青壮年为主;以异性性接触为主要的感染途径,少数为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异性性接触传播和女性HIV/AIDS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台山市面临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对育龄妇女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外,应加强以减少危害为主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免费抗病毒药物对山西省运城市艾滋病(AIDS)患者的疗效。方法设计疗效调查表,对运城市截止到2006年2月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85例AIDS患者进行断面调查。包括:服药情况、机会性感染、体重、白细胞、血红蛋白、CD4+T检测以及精神、饮食、睡眠、生产劳动等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机会性感染处置情况较好,治疗前后CD4+T均值由110.43个/μl上升到239.04个/μl(P<0.01),精神、饮食、睡眠、生产劳动情况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免费抗病毒药物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延长了生命,极大地改善了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机会性感染,CD4+T计数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宜良县艾滋病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1及2012年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对求询者类型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2011年比较,2012年接受VCT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检测率降低了5.1%,女性商业性行为服务者检测率上升了6.4%,配偶或性伴侣上升了3.0%;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注射吸毒者降低了42.0%,女性商业性行为服务者上升了4.0%,配偶或性伴侣上升了18.2%。结论性接触正逐渐成为HIV传播的主要因素,VCT的推广有利于及时观察新发HIV感染人群的变化趋势,从而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减少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正>依据国家针对艾滋病治疗的主导策略[1],凯里市从2008年7月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国家指南)[2]要求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基本得到控制,并获得免疫功能重建,从而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病毒抑制及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对97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价。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梅毒的检查结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VCT检测,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自愿咨询检测的求询者咨询情况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93名求询者中,男:女为1.69∶1,18~40岁占%。求询者类型以有商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史的男性居多,占62.85%。初筛检出HIV抗体阳性43例,阳性率10.94%,34人确诊为HIV感染者,1人为不确定,8人未在我中心确证,确证的34人中有14人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11人为商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7人为注射毒品,1人为男男性行为,梅毒阳性有8人。结论 VCT人群HIV阳性检出率较高,应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性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加大临床患者及普通人群的自愿咨询和检测工作,把重点放在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青壮年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一线治疗组54例和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6例(二线治疗组),二线治疗组采用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拉米夫定(3TC)+替诺夫韦(TDF)+克力之(LPV/r)。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二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7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2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组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96个/μl,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89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病毒载量〈400拷贝/ml),病毒学抑制率为100%;一线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没有得到抑制(病毒载量3600拷贝/ml)。结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8-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现住址在济南市的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8-2012年现住址在济南的HIV/AIDS共有371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75.20%,老年感染者逐年上升,男女比例11.4∶1;职业多样化,商业服务者最多,45.94%的病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70.89%病例是经男男同性传播感染,学生经男男性途径感染的比例占91.43%;33.97%病例是自愿咨询检测发现,78.26%(72/92)病例为当年首次报告即为AIDS患者。结论济南市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老年男性人群也不能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盲点",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减少高危行为,提高自愿咨询检测,进一步控制艾滋病在济南市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