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红曲酯化酶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宋河酒业优质大曲中分离筛选的红曲霉1号功能菌应用于酯化酶生产;将酯化酶应用于黄浆水酯化液生产;将所生产的黄浆水酯化液兑入底锅蒸馏串蒸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样与对照样比较,红曲酯化酶在黄浆水酯化应用中对提高白酒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闻长生  李顺成 《酿酒》1999,(5):38-39
从大曲中分离出一株酯化菌WD-5,经初步鉴定为红曲霉菌,其酯化为达685mg/100ml,将该菌应用于黄浆水酯化技术中,通过实验找到了最佳黄浆水酯化条件,为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任鹿海  孙前聚 《酿酒》1995,(4):22-25
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任鹿海,孙前聚,丁超成,田以清,李学思,翟公先(河南省宋河酒厂)三SY-5麸曲酯化黄浆水生产性应用试验SY-5麸曲黄浆水酯化液在生产上应用有多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增加酒中总酯的含量,提高酒的质量。应用方...  相似文献   

4.
任鹿海  孙前聚 《酿酒》1995,(3):20-24
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任鹿海,孙前聚,丁超成,田以清,季学思,翟公先(河南省宋河酒厂)“大曲中酯化菌的分离及在黄浆水酯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是根据豫科技字(911080201)号文件下达的“继续提高河南省名优白酒质量关键技术研...  相似文献   

5.
成功地从宋河酒厂优质大曲中分离、筛选出了SY—5高活性强酯化菌株,并经试验找到了在黄浆水中的最佳酯化条件,如酸度、时间、温度、酒精度及接种量等.酯化后的黄浆水应用到生产上,对提高白酒总酯含量及优质品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黄浆水酯化技术基础之上,对黄浆水酯化液进行沉淀、脱色处理后,直接用于勾兑白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浆水为棕黄色、胶体混浊态,含有糖分、酒精、固形物,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醇、醛、酸、酯及有益微生物茵体,是可用来提高曲酒质量、改善风味、合成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将经沉淀、脱色等酯化技术处理后的黄浆水酯化液用来直接勾兑白酒,可提高酒的质量和优质品率,并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刘子红  李学思 《酿酒》2013,(4):78-80
利用"SH-2"酯化菌对黄浆水中的醇、酸进行酯化,效果十分显著,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酯化液中已酸乙酯的含量,将其兑入底锅蒸馏串蒸,可以提高白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降低了环保处理费用,该酯化菌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前聚  任鹿海 《酿酒》1991,(6):18-20
黄浆水是浓香型曲酒发酵后的副产物,内含丰富的酸、酯、醇、醛、糖以及有益微生物菌体等,这些都是提高曲酒质量、改善曲酒风味、合成曲酒香味的前驱物质。黄浆水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酯化后,应用到曲酒生产上,可以提当产品的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一黄浆水酯化技术的研究黄浆水酯化是指黄浆水中含的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问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酯类物质,以致增加曲酒中的酯的含量、提高曲酒质量和优质品率。黄浆水中含有较多的酸类  相似文献   

10.
TH-AADY和酯化酶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的副产物黄浆水中起酯化作用,然后将酯化液应用于生产中串香醅,使酒中的主体香成分己酸乙酯增加了80~100mg/100ml,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优质品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减少了黄浆水的排放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酯化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红曲霉、大曲以及根霉菌对单一酸(乙酸、己酸、乳酸、丁酸)和混合酸(四大酸按1:1:1:1混合)的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能促进己酸、丁酸及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均为己酸乙酯,而且酯化能力极强;大曲能促进己酸、丁酸及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均为己酸乙酯,并且能促进乙酸与乙醇的酯化生成乙酸乙酯;根霉能促进己酸和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少量的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相似文献   

12.
酯化液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新 《酿酒科技》2006,(11):63-64
以白酒生产的副产物黄水和尾水,添加酒尾、大曲、优质老窖泥、酒醅、优质食用酒精、己酸、酯化酶和酒用酵母等生产酯化液。将酯化液直接蒸馏浓缩提纯制成调味酒用于勾调白酒,或将酯化液直接倒入底锅中串蒸,或倒入粮醅进行蒸馏,均可明显提高大曲酒的品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孙悟)  相似文献   

13.
对酯化液中酯化物质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对酯化液中己酸乙酯含量和乳酸乙酯含量较为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酯化液中添加乳酸对酯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乳酸解离常数较大,乳酸的加入导致酯化液pH值迅速下降,低的pH值将导致酶失活。因此,在制备酯化液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酯化液中乳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酯化液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酯化液是新型白酒生产中的一条重要技术措施,采用微生物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制备酯化液,质量较佳,可也采用人工强化合成酯化液。酯化液可应用于普通白酒提高档次,列多的则是应用于新型白酒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乳酸质量浓度和pH对清香型大曲酯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质量浓度对大曲酯化酶活力有很大影响,当乳酸质量浓度较低时,大曲中的酯化酶表现为合成作用,分别在低于8 g/L和16 g/L时催化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合成;当乳酸质量浓度较高时,酯化酶表现为水解作用,将酯分解为相应酸和醇;pH对大曲酯化酶酯分解活力影响显著,在pH值为2.0时,酯的分解主要为化学分解,在pH值为3.0~6.0时,化学分解和酯化酶分解都起作用。实验发现在pH值为4.0时大曲酯化酶催化乙酸乙酯合成的活力最强,100 h时乙酸乙酯质量浓度达188.8 mg/L;pH值为5.0时催化乳酸乙酯合成的活力最强,100 h时乳酸乙酯质量浓度达182.6 mg/L。  相似文献   

16.
从浓香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酯化酶的菌株,鉴定并研究了其产酯化酶的特性。利用微生物分离技术筛选得到产酯化酶的红曲霉FBKL3.0018,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菌株FBKL3.0018为红曲属的紫色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菌株的酯化力较高,可用于生产酯化酶制剂和高酯化大曲等。  相似文献   

17.
王明洪 《酿酒》2012,39(4):79-80
从酯化反应的温度、底物浓度、用曲量、酯化时间几个方面着手,本着便于操作、能真实反映大曲酯化能力的相对大小、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原则,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测定大曲酯化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优质大曲中筛选分离了具有出超强酯化功能的红曲酯化菌,并将其应用于原酒酿造和黄浆水酯化生产。用于原酒生产时,即在保持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加入红曲酯化菌种参与酒醅发酵,生产的原酒更具有"窖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之特点;而将其应用于黄浆水酯化研究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加入红曲酯化菌生产的酯化液中已酸乙酯、乳酸乙酯均有较大的提升,将这种酯化液用于原酒生产,不仅改善酒体风格,提高原酒产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酒的优质品率,实现了酿酒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从汾酒大曲(后火曲、红心曲、清茬曲)中筛选出1株产酯化酶较高的菌株,从菌落外形及显微镜观察初步确认是葡萄球菌。该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37℃恒温摇床培养48 h,发酵液酶活力可达25.00 U/mL;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表明,以豆饼粉作氮源,玉米粉为碳源,于37℃、180 r/min下摇床培养48 h,酶活力可达到33.33 U/mL。  相似文献   

20.
从大曲中筛选到酯化红曲霉9株,其中MH27菌株的酯化能力较高.对MH27菌株产酯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几乎不产生酯化酶;在固体培养基中均有酯化酶产生,大米培养基中酯化酶产量最高.在34℃、发酵7d的条件下,其酯化力可达90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