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理化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郭玥  吴霞  夏帆  娄筱叮 《分析测试学报》2021,40(12):1819-1826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经过近30年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该文重点综述了近3年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反应发光法、电化学法、荧光分析法、比色法等,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目前端粒酶活性检测的研究进展,为设计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和克服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挑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许敏  龙资  易小庆  娄筱叮  夏帆 《分析测试学报》2018,37(10):1147-1157
光动力治疗(PDT)已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光敏剂由于存在选择性差、易光漂白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分子(AIEgens),在光照条件下能产生活性氧,并能够将肿瘤细胞杀死,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此外,AIEgens还具有易制备、荧光特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被动靶向效应(EPR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动力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医学应用价值。该文主要概括并讨论了近5年来AIEgens在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铜试剂(DDTC—Na)和铜离子络合物与氰离子在水相中的显色现象,该方法所用的物质价格低廉,可直接购买,用间接滴定的方法即可检测低浓度的氰离子,现象肉眼可见,选择性高.实验中将铜离子加入铜试剂(DDTC-Na)的水溶液中,形成了棕色配合物,溶液颜色立即由无色变为棕黄色,然后加入微量氰离子在溶液中,棕黄色的溶液重新变为了无色,但加入其他阴离子时(Cl^-,I^-,IO3^-,SO4^2-,NO2^-,Br^-,H2PO4^-,F^-,SCN^-,HSO4^-,ClO4^-),溶液颜色没有变化,甚至阴离子浓度为氰离子的5倍时,结果还是一样.此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高,用于检测水溶液体系中的微量氰离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成像研究技术具有观测定位精准、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成为分子水平上准确、实时、原位监测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信号变化及观测细胞形态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单细胞成像研究时,细胞内大多数生物活性物质自身无法产生易被仪器或肉眼所捕获的信号,通常需要使用生物探针进入细胞内特异性识别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探针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产生相应信号变化。通过监测生物探针信号变化,实现对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准确、实时、原位监测。生物探针的响应信号有多种,其中荧光信号不仅具有直观、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无需参比、不受电磁场的影响、可远程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等特性,还具备对细胞进行静态观察、对细胞内分子动力学进行动态监测、对亚细胞结构进行定位和对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等优点,在细胞成像技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核酸荧光探针在单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韩鹏博  徐赫  安众福  蔡哲毅  蔡政旭  巢晖  陈彪  陈明  陈禹  池振国  代淑婷  丁丹  董宇平  高志远  管伟江  何自开  胡晶晶  胡蓉  胡毅雄  黄秋忆  康苗苗  李丹霞  李济森  李树珍  李文朗  李振  林新霖  刘骅莹  刘佩颖  娄筱叮  吕超  马东阁  欧翰林  欧阳娟  彭谦  钱骏  秦安军  屈佳敏  石建兵  帅志刚  孙立和  田锐  田文晶  佟斌  汪辉亮  王东  王鹤  王涛  王晓  王誉澄  吴水珠  夏帆  谢育俊  熊凯  徐斌  闫东鹏  杨海波  杨清正  杨志涌  袁丽珍  袁望章  臧双全  曾钫  曾嘉杰  曾卓  张国庆  张晓燕  张学鹏  张艺  张宇凡  张志军  赵娟  赵征  赵子豪  赵祖金  唐本忠 《化学进展》2022,34(1):1-130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唐本忠院士于2001年提出的一个科学概念,是指一类在溶液中不发光或者发光微弱的分子聚集后发光显著增强的现象。高效固态发光的AIE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有机发光材料面临的聚集导致发光猝灭难题,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分子内旋转受限到分子内运动受限,从聚集诱导发光到聚集体科学,AIE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在本综述中,我们从AIE材料的分类、机理、概念衍生、性能、应用和挑战等方面讨论了AIE领域最近取得的显著进展。希望本综述能激发更多关于分子聚集体的研究,并推动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和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