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和目的: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处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流行地区.传统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集中住院治疗模式(简称住院模式)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危险性,也造成了经济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迫切需要推广和评价以社区为基础的MDR-TB治疗模式(简称社区模式),社区模式是患者在得到耐药培养结果后住院治疗4周,如无并发症则继续在离家最近的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每个月到医院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或)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6~9月采用Bactec-MGIT 960检测的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其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的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和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共21株(70%).单药耐药依次为:氧氟沙星耐药19株(63.33%),莫西沙星耐药13株(耐药率43.33%),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耐药率33.33%),阿米卡星耐药9株(耐药率30%),卷曲霉素最少(26.67%).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耐药和三种氟喹诺酮类药同时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共8株[即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敏感为11株,氟喹诺酮类均敏感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为2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也是早期XDR-TB菌株的耐药主要形式.因此,氧氟沙星不建议作为MDR-TB的治疗用药.而MDR-TB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敏感性较好,推荐可用于MDR-TB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是指体外试验证实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至少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中的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还同时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中的任一注射类药物和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中的任一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27个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MDR-TB/XDR-TB)高负担国家之一.为了解中国XDR-TB的一些情况,我们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经培养证实的耐多药结核病(MDR-rT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5.
6.
在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老年肺结核已成为主要的传染源[1],全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结核患病率呈直线上升[2]。免疫功能低下与多种老年疾病并发是老年肺结核的易患因素[3]。老年复治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与其他成年复治肺结核相同,但老年病人体质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率高[4],所以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也就差,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将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期间我院住院的161例老年(≥60岁)首次复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60例中年首次复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收集总结,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肺结核高发地区之一,结核病复治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再次成为结核病传染源,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控制复治结核、最终消灭结核病是结核病控制的目标,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文通过对首次复治肺结核住院病例分布及原因分析,为结核病控制及临床结核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我院结核科符合复治肺结核诊断标准[1]、且曾有1次明确结核治疗史,即首次复治者498例,并排除痰培养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二、研究方法1.年龄分组:年龄以<20岁、≥80岁为两端年龄组,期间以10岁跨度分割,共分为8组。复治年限为初治肺结核到首次复治的时间。2.抗酸杆菌染色:晨起浓痰涂片抗酸杆菌荧光染色,阳性程度≥1+者为涂阳。3.药物敏感性判定:入院痰抗酸杆菌快速培养(BACTEC 960系统),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4种常用药敏。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者记为HR-R;异烟肼、利福平同时敏感者记为HR-S。4.支气管结核(即往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支气管镜下所见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溃烂、...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与血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结核特征性影像学改变与相关因素。方法 (1)2009年4月—2009年9月间住院糖尿病初次治疗肺结核患者86例,排除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及HIV阳性患者;(2)记录人口学资料、糖尿病发病时间、糖尿病治疗方法、结核病症状出现时间;(3)评定肺部影像学改变、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记录入院3 d内测定的空腹血糖浓度、痰抗酸杆菌涂片结果及可获取的糖化血红蛋白比值;(4)统计软件SPSS15.0对数据处理,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86例糖尿病初治肺结核者男性71例、占82.6%,女性15例中肺部干酪性病变者15例;(2)46.5%患者糖尿病程在5年及以上,69.6%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3)糖尿病肺结核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干酪性病变为主者占81.4%;总体痰菌阳性率为77.9%,肺部干酪病变痰菌阳性率为87.1%;(4)不同程度空腹血糖水平之间肺部干酪病变发生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空腹血糖超过10 mmol/L者干酪病变发生率增高;(5)不同的结核发病时间及是否合并支气管结核,肺部特异性病变无明显差异;(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浓度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结核病程,对肺结核干酪病变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分别在P=0.001、P=0.019 7、P=0.026 5),糖尿病病程中以小于6个月、结核病程在3个月之内者肺干酪病变发生率较高。糖尿病不同的控制方法、是否合并支气管结核及不同性别之间对干酪病变形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肺结核影像学的干酪性病变特征主要为血糖控制水平较差引起。因此,积极控制好血糖是预防、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初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转归,以进一步提高对初治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08例,分为初治组及复治组,观察两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同时采用队列分析方法对两组转归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应用x2检验.结果 初治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或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复治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434,P>0.05).初治组89例,治愈66例(74.16%),完成疗程8例(8.99%),失败7例(7.87%),死亡3例(3.37%),失访5例(5.62%);复治组319例,治愈134例(42.01%),完成疗程31例(9.72%),失败116例(36.36%),死亡12例(3.76%),失访26例(8.15%);初治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复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83,P<0.01).可能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病程、病灶及空洞范围、一般营养状况、合并症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程度等.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初治组临床疗效及转归明显好于复治组.加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更改化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介绍了《ATS/CDC/ERS/IDSA临床实践指南:耐药结核病治疗》的要点,包括耐药结核病治疗的药品、方案制定及疗程、异烟肼单耐药结核病的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接触者的治疗等;并与我国《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进行了对比,对于不同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