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21.
基于非晶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剂量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条件下研究探讨非晶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a-Si EPID)的剂量响应特性。方法 :本实验在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上X射线能量分别为6 MV和10 MV,采用PTW电离室、等效固体水和不同厚度铜板条件下实施测量。首先,通过EPID信号和模体中电离室的测量比较,确定出EPID剂量响应的建成厚度。其次,临床条件下利用模体的不同厚度测量分析有关剂量、每脉冲剂量和脉冲重复频率(PRF)函数的EPID信号响应情况。结果:在不增加建成材料、10 cm~60cm空气间隙条件下EPID显示了最大11.6%的过响应信号变化。临床上额外将3 mm铜建成区置于EPID上方,空气间隙大于40 cm条件下EPID响应变化将会降至1%以内。在测量范围内随MU数、PRF和每脉冲剂量变化的EPID信号响应是非线性的,最大信号变化接近于3%。因假峰和图像滞后效应等影响,短时间照射EPID会明显地产生出低剂量响应。结论:采用合适的建成层和实施对每脉冲剂量、PRF等校正,非晶硅EPID剂量响应变化可控制在1%以内,从而建立起较为理想的剂量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以脂质体和腺病毒为载体,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DNA酶(Egr-1 DNA enzyme,EDRz)局部外用对自体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V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后随机分为脂质体组、腺病毒组和对照组,两实验组分别用脂质体-EDRz和腺病毒-EDRz涂抹移植静脉行在体转染。于术后1,2,6,24 h及3,7,14,28 d取材,荧光显微镜检测移植静脉的转染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gr-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r-1蛋白表达,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1 h,EDRz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外膜、中膜和部分内皮细胞。脂质体组荧光灰度值为70.3±13.5,腺病毒组荧光灰度值为60.5±11.2。术后2~24 h,EDRz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中膜;移植7 d,EDRz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内膜。移植早期Egr-1蛋白表达主要位于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部分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移植后期未检测到Egr-1 DNA酶的表达。移植后期在中膜和新生内膜的VSMC均未检测到Egr-1蛋白的表达。移植2 h阳性表达率,脂质体组为(15.3±4.2)%,腺病...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评价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15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FRⅢ型功能调节器6~12月,观察口腔发育状况,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代表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NP-FH矫治前后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ANB、U1-SN、L1-MP矫治前后改变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鼻唇角趋于正常,软组织外貌得到改善.结论 FRⅢ型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24.
目的:通过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方式,对出现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相关诊断,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通过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关情况的探究.结果:通过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其中不同高血压心房颤动分级患者中,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相关BNP、hs-CPR...  相似文献   
225.
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已越来越严重,精神病院住院病人病种、年龄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报道,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995年住院病人的平均年龄已从1978年的30.7岁和1982年的35.0岁增至42.8岁,而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占住院病人总数从1%升高至16%。以往住院病人中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功能性疾病占绝大多数;近年  相似文献   
226.
<正>神经鞘瘤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部位。相关研究表明大约5%的神经鞘瘤病例来自腹膜后,而出现在内脏器官特别是肾上腺的神经鞘瘤则更为罕见[1]。肾上腺髓质由多种神经支配,包括膈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肾上腺神经鞘瘤(adrenal schwannoma, AS)起源于与这些神经相关的施旺细胞[2-3]。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病理科2012—2022年确诊的5例肾上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227.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中医病名不明确、证型多样、中医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立现代中医高血压病诊治体系非常重要。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诊治,应坚持一个理念,即中西医双重诊断,统一疗效标准;辩证对待一个关系,即中医辨证与辨病施治的关系;辨证重视五种证素,即风、火、痰、瘀、虚;确立三条治疗策略,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衰;细分五种干预目标,即改善症状、调节代谢、保护靶器官、减少西药副作用、辅助降压。临证需不断积累循证证据,并探索微观机理,是现代中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8.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操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M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节奏性强的音乐引导下进行运动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宣传教育,未进行任何干预。于训练前和治疗3个月(训练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MMSE评分、MoCA评分、韦氏逻辑记忆评分、韦氏数字广度评分、连线测试、符号数字评测、社会功能状况(FAQ)评分、生命质量(SF-36)评分以及事件相关电位(听觉诱发电位P300)检查。 结果训练后,治疗组MMSE评分、MoCA评分、韦氏逻辑记忆量表评分、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符号数字模式测试、SF-36评分及P300潜伏期分别为(28.0±1.3)分、(24.6±2.3)分、(17.5±3.8)分、(66.2±24.5)s、(158.3±48.7)s、(35.6±8.8)个、(113.6±17.7)分、(422.0±40.0)ms,与组内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MoCA评分与组内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训练后,治疗组的韦氏逻辑记忆测试和连线测验B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韦氏逻辑记忆分值和运动操训练呈正相关(P<0.01),而连线试验B与运动操训练呈负相关(P<0.01)。 结论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探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Toll样受体(TLR)2 mRNA、TLR4 mRNA表达与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新生儿98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在医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10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MBL基因扩增后进行检测和分型,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两组TLR2 mRNA、TLR4 mRNA。比较两组MBL基因多态性及TLR2 mRNA、TLR4 mRNA表达差异。结果 病例组MBL基因-22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P<0.05);病例组MBL基因+4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P<0.05);病例组MBL外显子1基因+230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P<0.05);病例组MBL单体基因型中LYPB与LYQA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LYPA基因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TLR2 mRNA、TLR4 mRNA表达均比对照组高(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BL基因-221位点G等位基因、+4位点T等位基因、+230位...  相似文献   
230.

目的:探讨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治疗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例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T肝脏体积测定显示,若行右半肝切除则预留肝脏体积百分率(%FLRV)不足,若行右肝三段切除则%FLRV平均增加14.3%,故行保留V段或VIII段的右肝三段切除术。术中通过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确定出V段或VIII段的位置,从而在肝表面标记出一条“┏┛”或“┕┓”形的切除线;在切割横断肝实质时根据不同的切除平面采取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或全肝的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85 min,平均失血量为720 mL。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V段或VIII段的出入肝血流均完整保留,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AFP均于 2个月内降至正常范围。术后全组12例患者至今10例仍存活,最长1例患者已无瘤生存3年;1例死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死于肝脏多发转移肝功能衰竭,另外1例发现肝左内叶复发、2例发现肺部转移患者经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其他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肝功能和AF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无瘤肝组织,可作为V段或VIII段未受累的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一种常规手术方法,从而提高肝癌的整体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