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直肠癌的预后因素和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直肠癌治疗失败的模式、预后因素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对327例直肠癌手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61.5%,Ⅰ期的5年生存率达87.5%,Ⅲ期降为45.3%。327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中,无复发转移190例,复发和/或转移共137例,其中局部区域复发57例,远处转移107例,既有复发又有转移的病人为27例,复发的主要部位是骶前和髂内.转移的主要部位是肺和肝。根治术后放疗和未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2%和24.6%.[结论]分期、病理等因素是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2.
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照射小肠、膀胱、股骨头体积.剂量关系,探讨直肠癌术后适形放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PTV为CTV外扩1cm。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既往三野照射模式进行剂量学评估。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具体病例CRT、3DCRT和IMRT技术下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体积.剂量关系。结果(1)既往术后常规治疗模式的优点是膀胱、小肠受照剂量低,缺点是靶区涵盖度差。(2)等剂量线中高剂量区所包括的正常组织器官体积,IMRT〈3DCRT〈新计划的CRT。(3)3DCRT等剂量线的高剂量区所包括小肠、膀胱的体积百分比在3个野与5个野照射技术中基本相同,7个野技术反而使膀胱和小肠的照射剂量增加。IMRT静态调强技术等剂量线高剂量区所包括小肠、膀胱的体积分别以7、9个野最低。结论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若采用常规模式,可造成靶区剂量不足;在采用3DCRT技术时3—5个野技术较为合适,采用IMRT静态调强技术时7个野较为合适。IMRT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尤其有利于膀胱的保护。  相似文献   
83.
马艳玲  钱立庭  魏东华 《中国肿瘤》2021,30(12):895-90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筛查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7个区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肝癌高危因素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抽血甲胎蛋白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计算肝癌高危人群筛查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肝癌筛查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7年共78 431名居民完成问卷调查和肝癌高危风险评估,评估出肝癌高危人群14 383人,肝癌高危率为18.34%。共7 165人参加了肝癌筛查,肝癌筛查率49.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少数民族、吸烟、正在饮酒、精神创伤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硬化病史、脂肪肝病史、胆结石病史、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更易参加肝癌临床筛查(P均<0.05);与2014—2015年度相比,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更不易于接受肝癌筛查(P<0.05);体重过轻或肥胖、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经常体育锻炼的肝癌高危人群更不易于接受肝癌筛查(P均<0.05)。[结论] 安徽省合肥市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较低,应进一步完善筛查机制,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提高筛查效果及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放射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自 1993年 9月~ 1995年 12月放射治疗 7例脑干肿瘤。 1例手术病理证实 ,6例 CT/ MRI证实 ,根据 CT/ MRI定位 ,照射野边缘超过肿瘤 1~ 2 cm ,采用 6 0 Co两侧平行对穿野照射 ,1例病人采用两后斜野照射 ,总 DT40~ 6 0 Gy,每周 5次 ,4~ 6周完成。结果 全组病人症状好转率10 0 % ,1年生存 3/ 7,2年生存 2 / 3,3年生存 2 / 3。结论 放射治疗是脑干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治疗方式的选择 ,病理类型 ,年龄 ,肿瘤部位、大小及治疗前有无颅神经障碍等。  相似文献   
85.
目的优化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观察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动态MRI影像,进行MRI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方法35只SD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法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其中20只用于生存分析,余下1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行MRI动态观察并行瘤体体积测定。MRI影像学检查后,取脑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立体定向法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成功率高,颅内接种成功率100%。大鼠接种后至第三周有大鼠开始出现死亡,荷瘤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8±1.5天。第一周末,第二周末,第三周末MRI扫描及瘤体积测定分别为:9.35±0.3 mm3,142.32±0.6 mm3,270.04±1.2 mm3。病理瘤体测量分别为:8.9±0.2 mm3,137.8±0.7 mm3,269.11±0.7 mm3。结论立体定向法是建立大鼠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大鼠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具有一定规律,其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可作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理想模型。MRI能够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的动态生长特征,为进一步胶质瘤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6.
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于飞  钱立庭  程勇  张洪波 《安徽医药》2011,15(12):1530-1531
目的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放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射治疗对于局部病灶直径<2 cm的疗效较好,64例无一例先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胸壁复发在术后半年内。结论 (1)单个病灶直径≥2 cm放疗效果差,建议手术;(2)照射胸壁须照射锁骨上;(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不必作胸壁预防照射;(4)对于局部晚期的,放疗时间不应晚于术后3月。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应用蛋氨酸(MET)PET-G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方法 30例放疗后怀疑复发或坏死的胶质瘤患者接受MET PET-CT检查,放疗结束与PET-CT检查间隔时间中位数13.5个月.复发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坏死诊断根据病理结果 或临床随访.结果 19例MET PET-CT 检查后考虑复发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术,其中18例病理确诊为胶质瘤复发,1例病理确诊为坏死.11例PET-CT诊断为放疗后坏死,经长期随访(>6个月)后临床症状稳定及MRI或CT 影像诊断病灶无增大.PET-C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1.7%和96.7%.结论 MET PET-CT可有效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11C-methionin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v(MET PET-CT)in differentiating tumor recurrence from radiation necrosis in brain slioma patients.Methods From June 2008 to September 2009,30 brain glioma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tumor recurvence or radiation necrosis after radiotherapy were evaluated by MET PET-CT.The median time between initial radiotherapy and PET examination was 13.5 months.Tumor recurrence were confirmed by histological analysis while necrosis was based on histological analysis or the subsequent clinical follow-up.Results Eighteen out of 19 patients were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tumor recurrence among those tumor recurrence shown by MET PET-CT after surgery or stereotactic biopsy.11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radiation necrosis because of stable neurological sympotoms and without massive enlargement of the lesion during the after follow-up.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MET PET-CT for detecting tumor recurrence were 100%,91.7%and 96.7%respectively.Conclusion MET PET-CT is a powerful tool in differentiating brain tumor recurrence from radiation necrosis after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88.
41例巨大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巨大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以了解3D-CRT在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巨大型原发性肝癌采用3D-CRT治疗,每次照射剂量为200cGy,总剂量为3500~5000 cGy(中位剂量为3960cGy),随访时间为6~40(21±5)个月。按WHO肿瘤治疗疗效考评标准评价近期疗效,计算1年和2年患者生存率。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CT和MRI等。结果在41例患者中,在最后一次随访时,部分缓解(PR)16例(39.0%),稳定(SD)13例(31.7%),进展(PD)或死亡12例(29.3%);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查,AFP下降幅度>50%者为43.8%(14/32);本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68.3%,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29.3%和19.5%;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x2=3.655,P=0.000)、是否远处转移(x2=0.748,P=0.030)、临床分期(x2=3.327,P=0.004)、肿瘤直径大小(x2=1.509,P=0.037)与生存相关,而照射总剂量(x2=0.550,P=0.050)和Child分级(x2=1.143,P=0.057)与生存无明显相关性;放疗后41.5%出现胃肠道症状,58.5%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4.9%在6个月后发生非典型放射性肝病。结论 3D-CRT对巨大型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姑息治疗作用,能够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与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首先全盆腔前-后野外照射,每次1.8~2 Gy,5次/周,盆腔平面中心剂量30~32 Gy/3~3.5周完成,然后盆腔中间挡铅3 cm,子宫旁剂量追加20~24 Gy/2.5~3周;同时采用近距离放疗,腔内18~24 Gy/3~4次/3~3.5周,敷贴12~18 Gy/2~3次/2~3周,总剂量30~42 Gy/5~6.5周(A点)。结果:123例随访均满5年,5年生存率为62.6%,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45.8%。RTOG/EROTC≥2级放射性直肠损伤22例,膀胱损伤8例;晚期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损伤40例,膀胱损伤为10例,直肠阴道瘘2例。结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晚期直肠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总体上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是安全的近距离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下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下咽癌患者65例,临床分期Ⅲ期24例、Ⅳa期31例、Ⅳb 10期。65例均接受过放疗,其中34例行手术治疗,24例接受过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死亡47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24.6%。接受手术+放疗综合治疗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接受放疗且未行手术患者(χ2=9.083,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接受手术与否、近期疗效、转移淋巴结区域对生存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肿瘤大小、接受手术与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放疗综合治疗的伴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患者预后优于接受放疗但未行手术患者,N分期和肿瘤大小对患者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