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体外照射治疗晚期肺癌37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0年2月至1993年12月,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加体外放射治疗(RT)37例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Ⅲ期33例,Ⅳ期4例),经治疗90.1%的病例症状消失或减轻,近期有效率(CR+PR):单用BAI疗法为70.3%,BAI+RT为89.2%。随访至1994年5月,生存12例,生存期4~48个月,死亡25例,其中位生存期12个月,平均14.4个月。全组病例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61.3%、37.5%及6.3%。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BAI合并放疗是一种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肺部小病灶5野调强 (5F-IMRT)、容积调强(VMAT)和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陀螺刀)大分割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肺部肿瘤患者设计处方剂量与治疗间隔相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以及靶区周边正常肺组织、食管、脊髓的照射剂量。结果:陀螺刀计划的平均计划靶体积(PTV)剂量(PTVDmean)高于5F-IMRT计划(t=23.835,P=0.000)和VMAT计划(t=19.975,P=0.000)。VMA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5F-IMRT计划(t=3.509,P=0.003),5F-IMRT计划PTV靶区CI值优于陀螺刀计划(t=3.427,P=0.004)。陀螺刀放疗计划PTV靶区HI值大于5F-IMRT计划(t=41.040,P=0.000)和VMAT计划(t=36.78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5低于陀螺刀计划(t=4.303,P=0.000)和5F-IMRT计划(t=5.750,P=0.000);VMAT计划全肺组织V10低于陀螺刀计划(t=5.018,P=0.00);3种计划全肺组织V20和V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全肺平均剂量(MLD)明显低于陀螺刀计划(t=2.462,P=0.027)和5F-IMRT计划(t=3.682,P=0.002)。患侧肺组织比较,陀螺刀计划的V5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5.329,P=0.000)和VMAT计划(t=5.222,P=0.000),陀螺刀计划的V10明显高于5F-IMRT计划(t=4.337,P=0.001)和VMAT(t=4.579,P=0.00)。陀螺刀计划患侧肺的MLD高于5F-IMRT计划(t=4.303,P=0.002)和VMAT计划(t=4.517,P=0.000)。对健侧肺的保护,陀螺刀计划 >VMAT计划 >5F-IMRT计划。结论:在保证SBRT摆位精度的前提下,陀螺刀计划的主要优势为PTVDmean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健侧肺组织;VMAT计划的主要优势为适形度高,能够进行计划验证,全肺(及患侧肺)组织V5、V10和MLD值较低。  相似文献   
113.
食管癌是世界第8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在迅速增长[1]。准确的术前分期、精确的靶区勾画和及时的疗效评估,在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MRI是一种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早期由于成像速度慢及伪影大等问题,在体部肿瘤中应用价值有限。随着软硬件技术提高,如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快速采集技术的发展,生理门控的使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等新型造影剂的应用,高分辨率三维稳态扰相成像序列、DWI、DCEMRI等功能成像的开发,不但明显缩短了成像时间,而且提高了成像质量。笔者主要概述功能MRI在食管癌分期、放疗靶区勾画、疗效评估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11C-胆碱和18F-FDG PET/CT在脑胶质瘤显像中的意义,以提高PET/CT对脑胶质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别对21例颅脑占位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行11C-胆碱及18F-FDG PET/CT颅脑显像,分析11C-胆碱和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21例患者的18F-FDG和11C-胆碱SUVmax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8F-FDG SUVmax与病变的良、恶性也无显著相关性,而11C-胆碱SUVmax与病变良、恶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结论 11C-胆碱PET/CT在诊断和鉴别颅内胶质瘤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头颈部肿瘤是目前世界上第6位常见肿瘤,也是第8位引起死亡的常见肿瘤[1],其中约85%头颈部肿瘤为鳞癌[2]。国外研究表明HPV阳性头颈部鳞癌患者预后更好,HPV阳性患者放疗后的生存率明显好于阴性患者[3]。鉴于国内研究报道少见,故开展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构建放射耐受食管鳞癌细胞系,筛选放射耐受相关基因及探索耐受机制。方法 利用放射线反复照射食管癌细胞系KYSE410,构建放射耐受细胞系KYSE410-res。检测照射前后食管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放射线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并对差异明显的基因进行验证。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KYSE410-res细胞较KYSE410细胞抗凋亡能力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值均<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KYSE410-res细胞中表达上调≥4倍基因有463个,下调≥4倍基因有251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增殖、粘附、信号转导、血管生成、活性氧代谢、细胞损伤修复及MAPK/ERK信号通路,OAS2和UBD是重要节点蛋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LA-DQB1、MMP1、NCAM1、ZNF521、GPC6、SELENBP1、LCN15、TFPI-2基因在KYSE410-res细胞中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MAPK/ER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OAS2和UBD基因的表达上调、TFPI-2基因的表达下调伴随MMPs的表达上调,可能是食管癌细胞放射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100例(后超组),前4周常规放疗(每次DT200cGy,每周5次)至DT4000cGy/4周,后2周每日放疗2次,每次DT150cGy,间隔6h,总DT7 000cGy/6周。同期常规放疗100例(1200cGy/次,5次/周,总DT7000cGy/7周)(常规组)作对照。结果后超组和常规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8.7%、40.0%和44.7%、27.5%,但无统计学差异。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后程组重于常规组,但可耐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显示出提高食管癌局控和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纹理分析预测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纳入10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原发病灶ADC值,在轴位T2 WI图像上提取纹理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及L...  相似文献   
119.
手术加放射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加放射,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1975年1月-1998年2月,收治嗅神经母细胞瘤14例,按Kadish分期A期1例,B期8例,C期5例,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原发灶平均剂量6000cGy。结果:现仍生存6例,已生存时间为2~24年,死亡8例,存活时间为6个月~4年。5例死于局部复发,3例死于远处转移。结论:(1)嗅神经母细胞瘤理上易误诊。免疫组化攻电镜有助于确诊;(2)本病不仅极易局部复发,也易发生远处转移;(3)手术加放射是治疗本病的适宜方法,方向治疗对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切除率、控制转移灶均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0.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和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无公认的标准防治方法。本文主要就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问题及展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