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5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错配修复(MMR)基因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MSI)之间的关系.方法 来源于33个HNPCC家系的大肠腺瘤28例、大肠癌14例,随机留取经病理确诊的32例散发大肠腺瘤和24例散发大肠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技术,检测腺瘤及癌组织中COX-2、MMR基因(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及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的MSI状态.结果 COX-2在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3.6%(15/28)、42.9%(6/14),在散发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2.5%(20/32)、91.7%(22/24),HNPCC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明显低于散发大肠癌(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发生率[均为71.4%(10/14)]明显高于散发大肠癌[均为12.5%(3/24),均P<0.05].10例MMR蛋白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中,8例为COX-2低表达;4例MMR蛋白表达阳性的HNPCC大肠癌全部为COX-2高表达.在MMR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HNPCC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的表达均显著少于MMR表达阳性者(均P<0.05).MSI-H的HNPCC大肠癌、HNPCC大肠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低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6.7%(12/18)、66.7%(2/3);与微卫星稳定(M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散发性大肠癌相比,COX-2在HNPCC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COX-2在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MMR蛋白表达缺失和MSI-H呈明显的负相关;COX-2、MMR蛋白表达、MSI的检测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途径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灰度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EGF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以0.5 μg/ml作用终浓度抑制效果最明显,其48 h的抑制率为72.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0.5 μg/ml丹参酮ⅡA作用后,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48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4 h,48 h,72 h凋亡率分别为(4.06±0.27)%、(7.58±0.56)%、(5.23±0.13)%],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都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Hoechst33342染色可见凋亡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亦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免疫细胞化学SP法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大,EGF及EGFR表达下调,其0.5 μg/ml组48 h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20%,灰度值分别为181.52±1.63,179.37±1.5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射免疫法显示:丹参酮ⅡA作用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EGF及EGFR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3.
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先导,尤其在创建爱婴医院工作中,健康宣教是母乳喂养成功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急性外伤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 统计本院10年来急性外伤性中重型头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病因分析及其治疗结果. 结果 1996-2007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622例,硬脑膜外血肿202例,硬脑膜外、下混合血肿4 3例,硬脑膜下血肿50例,脑内血肿110例,脑挫裂伤230例,多发性血肿19例,共死亡216例,总病死率为34.73 %,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39.68%和30.86%.结论 CT的使用使颅内血肿发病诊断率提高,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5.
高血压病应用降血压药物对性功能影响的文章,曾有报道;但性生活对高血压病影响方面的文章,报道极少.笔者自2004年 2月~2008年12月,共诊治高血压病病人因性生活诱发脑出血14 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可由甲状腺各种疾病引起,因而怎样区分结节的良、恶性,对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有其重要意义.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 50%为恶性.发生于年轻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病人突然出现甲状腺结节,且短期内发展较快,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但有些早已存在的乳头状囊性腺瘤,常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咳嗽而发生囊内出血时,短期内可迅速增大,应加以区分,后者病变局部常有胀痛感.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脑络通胶囊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尤瑞克林,1瓶/次,每次将0.15 PNA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滴速1 mL/min,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脑络通胶囊,1 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黏度(P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流速(Vmean)、最大流速(Vmax)及最小流速(Vmin),NIHSS评分,及血清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80.77%)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PV和EAI均显著降低(P<0.05),EDI显著升高(P<0.05),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RI均显著降低(P<0.05),VmeanVmaxVmin则均显著增大(P<0.05),且治疗组对以上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善效果较同期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MDA、MMP-9和NSE浓度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采取脑络通胶囊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循环,纠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减轻机体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8.
颈部Castleman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1岁,发现右颈部肿块1年.查体: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Ⅴ区)触及3 cm×2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佳,无根蒂连接.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正常.CT所见(图1~3):右颈部皮下,胸锁乳突肌后外侧方见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界清.约3 cm×2 cm,增强前后平均CT值50~160 HU,诊断为,右颈部皮下富血供良性占位,神经源性肿瘤?巨淋巴结增生?术中所见: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59.
报道15例Rh(D)阴性患者在外科择期手术中使用-80℃冰冻保存红细胞(CSRBC)或全血的效果.将Rh(D)阴性患者输用-80C保存180~360 d后的冰冻RBC或全血,观察患者输用前后与溶血反应和血容量相关的指标变化.结果发现CSRBC或全血输用后,15例患者尿蛋白(UPRO)及尿潜血(UOB)均为阴性反应,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正常,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增加,而pH、血K+、血Na+正常,血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总蛋白有所下降,但与术前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提示Rh(D)阴性-80℃CSRBC或全血在外科手术中能安全有效地输注,且无其它不良反应,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0.
韩敏  李秋芳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74-474
老年人顽固性腹痛,病因多种多样,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我们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该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卟啉病所致顽固性腹痛 男,56岁,病史5个月。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尿色发红。有家族史。查体:中下腹有深压痛,在上海某医院确诊为卟啉病。给予大剂量葡萄糖液静滴及依地钙酸钠静注,效果不佳。用强痛定、哌替啶等仅可使腹痛暂时缓解。改用中药治疗,辨证为气滞血瘀,投以膈下逐瘀汤加泽泻、车前子、木通。服药后即尿量增多,尿色变浅,第2天腹痛缓解,停用镇痛药。8d后腹痛完全消失,临床痊愈。2 直肠癌腹腔内转移致顽固性腹痛 男,64岁,2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