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并验证一个胃肠道间质瘤(GIST)预后的个体化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利用SEER*Stat软件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2010-2016年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GIST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单因素Cox回归、Kapl...  相似文献   
62.
63.
【立论依据】 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慢性炎症是其关键致病因素。新近发现,正常个体VAT中定居着大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VAT-resident T regulatory cell, VAT Treg),发挥维持VAT稳态、控制代谢平衡的关键作用;相反,在肥胖个体中,VAT Treg数量及比例显著减少,与体重指数、VAT炎症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呈明显负相关。此外,与外周淋巴组织Treg相比,VAT Treg的T细胞受体库明显缩窄,提示VAT Treg具有组织抗原特异性。 【设计思路】 本方案拟在口服耐受理论基础上,通过给予小鼠高脂饮食的同时,口服正常小鼠VAT抗原,旨在特异性增强VAT Treg,进而改善肥胖相关慢性炎症及代谢障碍。 【实验内容】 给予小鼠高脂或正常饮食,同时用正常VAT抗原或无关抗原或PBS灌胃处理,检测各处理组体重及VAT重量、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值、葡糖糖耐量及胰岛素抵抗试验等)、VAT炎症水平(VAT Treg、巨噬细胞及炎症因子等);分析各组VAT Treg的数量、频率、表型特征、抑制功能机制及抗原特异性。 【材料】 野生型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及普通饲料、血糖仪及试纸、流式细胞分析仪、相关流式抗体、相关炎症因子ELISA试剂盒、荧光定量PCR仪、色谱仪及质谱仪等。 【可行性】 理论上可行:口服抗原可在小肠固有层CD103+树突状细胞以及维甲酸等作用下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Treg,已成为防治自身免疫病及移植排斥的理想策略。技术上可行:前期研究证实,口服VAT抗原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VAT慢性炎症、葡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同时伴随VAT Treg的频率显著增加,但淋巴结、脾及肝脏Treg频率无显著变化。后续将进一步研究诱导的VAT Treg表型特征、抑制功能机制及其抗原特异性,相关实验材料均已具备,技术均已掌握。 【创新性】 本方案拟通过VAT组织抗原特异性诱导VAT Treg,发挥高效性及靶向性防治肥胖相关慢性炎症及代谢障碍的作用,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4.
肝纤维化的中医中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多是持续性肝脏损伤或存在纤维化刺激因子的结果。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 ,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抗肝纤维化治疗可阻止乃至逆转纤维化进程 ,故目前已受到重视。西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虽有较大的进展[1] ,但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近几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较有代表性的中药有 86 1合剂、319方、鳖甲软肝片等及一些单味中药 ,现综述如下。一、单味中药抗肝纤维…  相似文献   
65.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微卫星不稳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国人北方人群HNPCC的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44例患者来源于 3 0个HNPCC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家系 ,这些家系主要分布于北方 5省市。所有患者均符合BGl 3 (Bethes dal 3 )HNPCC诊断标准。以荧光标记法检测 44例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微卫星稳定性。结果  44例患者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 (highfrequency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H)为 81.81( 3 6/ 44 ) ,低度微卫星不稳定 (lowfrequency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L)为 6.82 ( 3 / 44 ) ,微卫星稳定 (microsatellitestable ,MSS)为 11.3 ( 5 / 44 ) ;所选择的 5个微卫星位点中Bat2 5和Bat2 62个位点MSI H的表达率较高 ,分别为 10 0 %和 97.2 2 %。符合AmsterdamⅡ和符合BGl 3标准的HNPCC患者的MSI H表达率分别为 85 .2 9%和 81,81% ,仅符合BGl 3标准 ,而不符合AmsterdamII的 10个患者中 ,7个发现MSI H。结论 HNPCC肿瘤的MSI H发生率高 ,MSI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可作为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初筛方法 ,Bethesdal 3标准可更多地收集到可疑的HNPCC患者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受体α(interforon gamma receptor alpha IFN-γR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eule I.ICAM-1)在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 采用二乙酰氨基笏(2-acetaminofluorene AAF)加三分之二肝切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的模型,并以大鼠单纯三分之二肝切后的再生肝纠织、单纯灌AAF4天后的肝组织及正常大鼠肝细胞作对照,采用RT-PCR检测IPN-γRα、ICAM-1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mRNA在模型组及对照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FP,IFN-γRα及ICAM-1mRNA 表达水平在模型组肝切后4天及9天明显上调,AFP在肝切后9天、IFN-γRa及ICAM-1在肝切后4天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切后20天复常。结论 AFN-γRα和ICAM-1mRNA的高表达与肝卵圆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经不同方式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P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并诱使其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CCL4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内、肝内、及腹腔注射等移植方式。通过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分析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肝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结果:MSCs经诱导后不表达肝细胞标记物,而表达α-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及生化分析表明经静脉途径比其他途径更有利于挽救肝衰竭。结论:MSCs移植能抵抗肝脏纤维化,静脉移植方式是最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基因(HBx)对肝癌细胞株HepG2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构建HBx的真核表达载体;2.脂质体法转染HepG2,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HBx-ORF的阳性细胞克隆;3.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变化;4.MTT法检测转染前后HepG2对顺铂的反应,以及用PD98059特异性阻断ERK1/2激活通路后HBx+HepG2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1.稳定表达HBx-ORF的HepG2中p-ERK1/2的表达明显强于阴性细胞;2.稳定表达HBx-ORF的HepG2在2μg/ml顺铂作用24小时后,顺铂对其抑制率为19.45%±2.50,明显低于阴性组的33.15%±2.85和转染空质粒组的30.79%±2.66(P<0.05);用PD98059阻断阳性细胞中ERK1/2的激活之后,相同剂量,时间作用下,对HBx+HepG2的抑制率上升至32.28%±4.22,明显高于阻断前(P<0.05)。结论 HBx通过ERK通路介导肝癌细胞的抗化疗反应,ERK通路有可能成为乙肝后肝癌辅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69.
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和机制复杂,精神心理因素在其发病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抑郁药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已有报道。本文采用新型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IBS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按照罗马Ⅱ诊断的78例IBS病人,病程2~13年,均经电子胃镜、结肠镜、B超、生化检查或X线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疾病。帕罗西汀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3~62岁,平均37.4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肝癌消减片段P0 2在消化系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肝癌组织中抽取RNA ,进行RT PCR ,然后对PCR产物进行探针标记 ,用此标记的探针对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肝癌消减片段P0 2不仅在肝癌及肝硬化组织中存在着差异表达 ,而且在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也存在着差异表达。结论 肝癌消减片段P0 2在消化系恶性肿瘤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中均呈差异表达 ,提示肝癌消减片段P0 2与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有可能成为消化系恶性肿瘤检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