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数理化   4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21.
施介华  叶燕 《分析化学》2010,38(10):1450-1456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柱上分离羧酸仲丁酯对映体,考察了羧酸仲丁酯结构和柱温对其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探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的驱动力;运用量子力学PM3方法模拟乙酸仲丁酯((R/S)-BAA)与全甲基-β-环糊(PMB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探讨(R/S)-BAA在PMBCD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羧酸仲丁酯中羧基基团的增大,羧酸仲丁酯对映体的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先增大后减小,乙酸仲丁酯对映体分离效果最好.羧酸仲丁酯对映体的容量因子(k′)和分离因子(α)的对数与羧基中烷基基团参数π和立体效应参数(Es)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柱温升高,羧酸仲丁酯对映体的容量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也随之减小.羧酸仲丁酯对映体在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色谱柱(Cyclodex B和CycloSil B)上的分离过程是焓驱动过程并存在着焓熵补偿关系.  相似文献   
22.
离子对色谱法分离苯丙氨酸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酰氯为衍生试剂,将苯丙氯酸衍生为酰胺对映体,用奎宁作为手性离子对试剂,应用离子对色谱法,在硅胶柱上,成功地分离了DL-β-苯丙氨酸对映体,同时利用色谱保留值规律和光谱特征吸收曲线综合进行了定性分析。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对保留值和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19~0.73mmol/L范围内,奎宁浓度对保留值和分离选择性影响不大;而流动相中戊醇浓度之较小增加即可导致保留值与分离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2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富马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介华  徐秀珠 《分析化学》2000,28(4):470-47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在μ-Bondapark c18色谱柱上以含0.5%乙酸的水溶作为 劝相能较好地分离富马酸和马来酸试样,当其流速为1.0mL/min时,富马酸与马来酸的分离因子的分离度达1.52。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4.
酸性药物在微乳液相色谱体系中的保留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性药物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苯丙氨酸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酸性药物在微乳液相色谱体系中保留机理,建立了酸性药物的容量因子(k′)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亲脂性有机溶剂浓度以及流动相pH值之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浓度以及流动相pH值的变化对酸性药物的容量因子的影响完全与理论模型相吻合。所建立的保留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在微乳液相色谱体系中微乳液组成和pH值对酸性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施介华  薛竹 《色谱》2011,29(2):152-156
以普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乳液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相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流动相的pH值等对他汀类药物在微乳液相色谱体系中保留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亲脂性溶剂的浓度对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与理论模型一致;流动相的pH值对酸性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对中性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存在着隐函数关系。所建立的保留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微乳液组成对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运用量子化学中的Hartree-Fock程序(6-31G基组)方法计算质子化α-氨基酸溶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借助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α-氨基酸对映体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QSERR)模型.结果表明,α-氨基酸光学异构体的容量因子对数(logk′)与质子化α-氨基酸溶质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在QSERR模型中,溶质结构描述参数EHOMO, DIP, ElcE, Ang和logP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这些参数反映了固定相与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π-π作用力、色散力、立体位阻和疏水作用,能较好地解释α-氨基酸对映体在联萘冠醚CSP上保留机理.建立的QSERR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7.
α-氯丙酸乙酯对映体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量子力学PM3方法模拟α-氯丙酸乙酯((R/S)-ECPA)与β-环糊(β-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探讨(R/S)-ECPA在β-CD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R/S)-ECPA对映体与β-CD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结合方式完全不同,(R)-ECPA位于β-CD空腔宽口端,形成缔合物;(S)-ECPA插入β-CD空腔内形成包结物.而且,(S)-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低于(R)-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在(R/S)-ECPA与β-CD结合物中,(R/S)-ECPA中的手性碳接近葡萄糖单元的C2和C3.(R/S)-ECPA与β-CD之间的手性识别与匍萄糖单元的C2和C3所提供的手性环境和(R/S)-ECPA与β-CD结合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烃类化合物在不同色谱柱上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量子化学中的AMI方法计算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借助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烃类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QSRR模型。结果表明:烷烃、烯烃、二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极性的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与其分子结构描述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烃类化合物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保留主要与溶质分子的MR有关,即与溶质分子的色散力有关。随着溶质分子的不饱和度的增加,或固定相极性的增强,溶质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电荷传递作用随之增强。而且,烃类化合物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的QSRR模型均可用量化参数HOMO、LUMO、EICE以及MR参数来描述。所建立的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烃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QSRR模型预测烃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值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在5% OV-7/Chromosorb W-AW DMCS气相色谱柱上分离和测定药物中间体2-乙酰噻吩的方法,在选定的选定的色谱条件下,2-乙酰噻吩与内标物草酸二乙酯及杂质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以草酸二乙酯为内标物时,2-乙酰噻吩的质量校正因子(fw.A=0.63)相当稳定,当2-乙酰噻吩与草酸二乙酯的质量比(X)为0.02-1.82时,2-乙酰噻吩与草酸二乙酯的峰面积比(Y)与其质量比(X)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491X+0.0577,相关系数r=0.9984,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1%,回收率为96.96%-98.36%。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