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往十多年中,XPS技术用于稀土元素氧化物与卤化物,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内壳谱及其伴峰现象,但对稀土元素配合物的研究报导甚少。本文报导我们新合成的稀土元素-吡啶氧正离子硼氢配合物[Ln(PyO)_7]_2(B_(10)H_(10))_3的XPS及其价带谱结果,而这些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某些冠醚化合物的XPS内壳谱、振起伴峰及XPS价带谱。分析了它们的内壳谱特征,指出它们的振起伴峰是由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结果。同时探讨了它们的XPS价带谱中由具有最低结合能峰位所确定的“电离势”与分子中苯环上不同取代基效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X光电子能谱(XPS)已成功地应用于过渡元素配合物电子结构的研究.在以往的十多年里,也用XPS研究了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壳和价带谱、混合价态谱以及伴峰现象.稀土冠醚配合物的光电子能谱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按文献方法叫合成了Ln(NO_3)_23·C_(14)H_(20)O_5(La~Sm),Ln(NO_3)_3·C_(14)H_(20)O_5·3H_2O·(CH_3)_2CO(Eu,Gd)和Ln(NO_3)_3·C_(20)H_(24)O_6(La~  相似文献   

4.
2—乙烯吡啶—丁烯酮共聚物及其羰基铑配合物的XPS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2-乙烯吡啶-丁烯酮共聚物及其与四羰基二氯二铑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由反映在共聚物Cls光电子伴峰和(?)基Cls峰的消失,以及共聚物Nls和Ols结合能在配合物中的降低,即从施受两方面确证N→Rh和O→Rh配位键的形成.对催化性能的探讨表明,丁烯酮含量的增加导致催化活性的升高,这是由于O→Rh配位键比例的增加和键强较弱所致  相似文献   

5.
XPS技术曾用于研究不同的希土元素卤化物、氧化物等,而对其配合物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报道四(二苯甲酰甲烷根)合希土酸二乙铵([(C_2H_5)_2NH_2][Ln(DBM)_4),Ln=La-Nd,Sm-Lu)配合物的XPS及其价带谱研究结果。记录了不同希土元素离子的XPS多重峰结构,而且还探讨了作为配位原子的Ols结合能位移的“W效应”。同时也研究了它们的XPS价带谱特性。这些结果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5种顺二羰基N,N-双(2-吡啶乙基)对取代苯胺铑(Ⅰ)正方平面配合物,经XPS,IR,NMR研究了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二N配位配合物在高于50℃时,由于分子内的空间效应,其结合能力较弱的N→Rh配位键可快速取代结合能力较强的Rh-Cr反馈键,而形成三N配位配合物。这一反应为可逆过程,如在CO气氛下,则其结构又回复了二-N配位状态。  相似文献   

7.
Mulliken等从理论上指出电荷转移式复合物必伴有电子从给体原子或分子向受体原子或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的某给定原子内壳电子结合能位移(即XPS化学位移)正是该原子周围环境电荷分布变化的反映.因此XPS技术是确定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和提供电荷转移量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我们用XPS技术研究了2-硝基芴酮(2-MNF);2,7-二硝基芴酮(2,7-DNF);2,4,7-三硝基芴酮(2,4,7-TNF);  相似文献   

8.
稀土冠醚配合物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XPS已应用于研究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的内层电子结合能,伴峰现象以及镧系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我们合成了1,2-环己基-12-冠-4(C_(12)H_(22)O_4)与稀土离子(RE=La—Er,Y)的二元配合物,苯并-15-冠-5(B-15-C-5)、联吡啶与稀土离子(RE=La—Eu)的混合配体配合物。本文报导用XPS研究上述两类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的3d_(5/2)的结合能变化规律以及伴峰现象;研究配合物以及配位体的N_(1S)和O_(1S)结合能,并通过比较结合能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配位键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pH电位滴定法和电子光谱法进行了肾上腺素与f区元素[Nd~(3 )、Gd~(3 )和Tm~(3 )]溶液的反应机理、配合物组成、配位原子位置、配位键性质和配合物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肾上腺素对Nd~(3 )和Tm~(3 )的f-f电子跃迁产生了微扰作用,致使其配合物的吸收谱线红移。在350~650nm区间内,三种f区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吸收光谱随pH值的提高而发生紫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用壳寡糖分别与硝酸铕和硝酸铽反应, 制备了壳寡糖-铕、壳寡糖-铽两种配合物.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荧光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以吩嗪硫酸甲酯(PMS)-还原型辅酶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硝基四氮唑蓝(NBT)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来研究壳寡糖和壳寡糖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结果表明: 壳寡糖与Eu3 或Tb3 形成了配合物, 壳寡糖-铕、壳寡糖-铽配合物中不仅壳寡糖氨基上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 同时仲羟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 壳寡糖和壳寡糖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配合物与壳寡糖相比对·O-2具有更高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1.
Ru(bpy)32+配合物及bpy上双取代基效应的DFT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Ru(bpy)32+配合物取代基效应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法研究的结果。探讨Ru(bpy)32+的三个配体bpy(2,2′-联二吡啶)被取代基(-NH2,-OH,-NO2)对位双取代后对配合物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如配位键长、光谱性质等的影响规律,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是性能优良的电子给体.本文利用Sonogashira反应将吡啶基团连接在四硫富瓦烯单元上,合成了"A-C≡C-TTF-C≡C-A"型四硫富瓦烯共轭体系衍生物4,4′(5′)-二-(4-吡啶乙炔基)-四硫富瓦烯(TTF4N).吸收光谱、电化学和Pb2+配位键合研究表明,三键作为桥基能够有效实现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金属Pb2+离子与吡啶基团的配位能够引起TTF4N的吸收光谱、核磁氢谱和电化学性质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有机 -多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 (H2 quin) 3(PW12 O4 0 )· 4Hquin,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固体电子光谱、XRD、TG-DTA、极谱、伏安、ESR和变温磁化率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红外、紫外、固体电子光谱研究表明 8-羟基喹啉与杂多阴离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反应 ,ESR和极谱、伏安研究结果证明配合物中杂多阴离子发生了单电子还原反应 ,生成了混合价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XPS和INDO方法研究了硝酸铕与含氮冠醚配合物[Eu(NO3)2(2,2)]NO3的电子结构, 结合能和电荷分布数据指出, 在配位原子中, 电负性低的氮原子N1s结合能的化学位移比电负性高的氧原子O1s的大。在配合物中, 氮原子转移至中心金属离子上的电荷比氧原子转移的多。铕与含氮冠醚配合物的化学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电负性低的氮原子与铕的配位键(N→Eu)的共价性比电负性高的氧原子的配位键(O→Eu)的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Ullmann反应和Negishi偶联反应, 合成了一种含三芳胺功能基的吡啶-2-甲酸衍生物; 并以此为辅助配体、1-苯基异喹啉为环金属配体,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 该配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 在391~461 nm范围呈现了强烈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电子跃迁吸收带; 其最大发光波长为609 nm. 与传统的二(1-苯基异喹啉)(吡啶-2-甲酸)合铱配合物相比, 设计的环金属铱配合物具有增强的MLCT电子跃迁吸收和低的氧化电位, 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红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联苯甲酰-双-(缩氨基硫脲)及其二价负离子的铜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具有极强的共价性,键参数α~2=0.64,未成对电子在配体氮原子上的自旋密度pN=0.114,配合物在低温下呈现反铁磁性,根据修正的二聚体磁化率公式得J=-2.88cm~(-1)。  相似文献   

17.
杂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接受电子能力,是一类优秀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有机分子以氢键或配位键作用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由于这类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催化、功能材料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有大量文献报道了杂多酸作为电子受体与有机给体相结合形成电子给一受型配合物,并在性能方面进行了探讨[2-3]。为了考察有机配体的位阻效应对配合物形成的影响,我们选择体积大,含有偶氨基及共轭π键的2-吡啶- 偶氮-2-萘酚(简写为PAN)为电子给体,12-钼磷酸(简写为PMo12)为电子受体,制备了新型标题化合物,并对…  相似文献   

18.
金属多硫1,2-二硫烯配合物C[Ni(dmid)~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制得通式为C[Ni(dmid)~2]系列新配位化合物(C为外部阳离子,H~2dmid=4,5-二硫醇-1,3-二硫-2-酮)。当这些配合物用化学法氧化时,得到同一种配合物[Ni(dmid)~2],并确定了这些新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它们的IR,UV,ESR,XPS谱和循环伏安图,测定了室温导电率。XPS谱的研究结果说明,用化学法氧化时电子转移过程主要发生在配体上,配位体的电荷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 NNR,^13C NMR,^51V 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阱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物.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配位氧钒(Ⅳ)配合物阱BHAOV(PY),Ⅴ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Ⅴ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以Keggin结构的磷钨酸、硅钨酸为电子受体,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为电子给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电荷转移配合物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2.1H3PW12O40·10.6H2O(配合物Ⅰ)和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1.3H4SiW12O40·8.3H2O(配合物Ⅱ)。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产物形貌及其聚集形态。结果表明有机给体与杂多酸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光致变色后,配合物中有机阳离子和杂多阴离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导致杂多阴离子中WⅥ还原为WⅤ,同时有机阳离子被氧化,且该配合物有很高的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