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N,N·二甲基甲酸胺(DMF)对冻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底温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淋巴细胞在含有lob DMF和40%人AB型血清的1640液内冻存40至90天后,获得很高的存活率,并且超微结构完整,细胞凝集也较少.虽然在室温时,DMF对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毒性,DNA合成能力有所降低,但仍是一种优良的细胞低温保护剂.  相似文献   

2.
在液氮内冻存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当冻存介质内不含低温保护剂时,细胞内呈现大量冰腔,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和生物膜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细胞的结冰是造成细胞死亡和功能丧失的初始原因.当冻存在含有10%二甲基亚砜或甘油的介质内,40天时,绝大部分淋巴细胞具有完好的超微结构,少量细胞遭受冷冻损伤,主要表现在细胞器.如线粒体膨胀、(?)结构破坏等.冻存一年时,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形状和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细胞核分叶,核膜呈锯齿状皱缩,染色质分布不匀等.  相似文献   

3.
大鼠胚脑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 C室温下,用玻璃化冻存液(含5.5 mol/L乙二醇和1 mol/L蔗糖)对大鼠胚脑细胞进行一步法和两步法深低温保存.在冻存1、3、7、15 d后,37 C水浴快速复温,洗脱冻存保护剂,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两步法0.5 min平衡组,在玻璃化冻存15 d后,胚脑细胞的存活率和SDH活性分别为(78.6±3.3)%和0.69±0.05,细胞活性水平最高.此外,一步法1 min平衡组,冻存15 d后,细胞活性也较高,细胞存活率和SDH活性分别为(77.9±4.7)%和0.68±0.04.冻存后的胚脑细胞培养15 d后,生长良好并能伸出突起与相邻的神经细胞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4.
玻璃化冻存对胚胎神经细胞活性及脊髓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玻璃化冻存技术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深低温保存,在冻存1d、10d、20d和40d后,38℃水浴快速复温,离心洗脱冷冻保护剂,检测胚胎神经细胞的活性与功能,并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化冻存40d的胚胎神经细胞,存活率为76.4±8.3%,膜完整性为冻存前的69.4±7.8%.细胞活力虽有下降,但仍可维持较高水平.培养1周的部分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仍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玻璃化冻存对胚胎神经细胞活性及脊髓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玻璃化冻存技术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深低温保存,在冻存1d、10d、20d和40d后,38℃水浴快速复温,离心洗脱冷冻保护剂,检测胚胎神经细胞的活性与功能,并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化冻存40d的胚胎神经细胞,存活率为76.4±8.3%,膜完整性为冻存前的69.4±7.8%.细胞活力虽有下降,但仍可维持较高水平.培养1周的部分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移植于脊髓损伤大鼠仍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人骨髓中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原代和传代培养中其形态学上均为贴壁、纤维状的细胞,随着代次的增加细胞形态更加趋于一致.流式细胞仪鉴定CD45、CD34、CD117、HLA-DR阴性,CD29、CD166阳性,并随着培养代次的增加,阳性比率和阴性比率出现相应的上升和降低,说明细胞中MSCs纯度增加.第三代细胞大约有80%处于G0/G1期,S+G2+M期约20%,说明MSCs有强大的增殖潜能.在传代培养中的最适接种密度为5 000个/cm2左右.MSCs在体外经历了滞缓期、对数生长期、平稳期3个时期,传代培养的MSCs生长速度比原代的MSCs明显快很多.采用程序降温法对MSCs进行冻存,60~90 d后对冻存的MSCs进行复苏,发现MSCs仍可在体外良好生长4~6代,特定的MSCs样本可以扩增10代,说明经过冻存的细胞仍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对4例标本的前三代MSCs在体外利用TGF-β1和维生素C诱导两周后,用RT-PCR证明MSCs表达软骨特异性的Ⅱ型前胶原的mRNA,说明培养的细胞具有向成软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由此进一步证实其为MSCs.  相似文献   

7.
将三角帆蚌的肌肉凝集素粗提液与动物(草鱼、兔、老鼠、家鸡)及人的A、B、O、AB型共8种血红细胞悬液和部分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菌体进行凝集反应以检测其凝集活性,同时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及pH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肌肉凝集素能凝集实验用的8种红细胞,其中对兔红细胞凝集活力最强,为25;不能和供试的3种微生物发生凝集反应;三角帆蚌凝集索粗提物在pH 6.O-8.0之间有凝集活性,在pH 7.4时凝集活性最强;温度4-50℃,三角帆蚌凝集素都具有活性,处于20℃和30℃左右温度时的凝集素活力最强,60℃的水浴加热后凝集素完全失活;三角帆蚌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2.5 mg/mL的麦芽糖所抑制,而D-葡萄糖、D-果糖、蔗糖、乳糖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小鼠淋巴细胞自身玫瑰花环(AR)形成试验的条件,证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的比例以7:10,37℃温育后4℃自然沉降,不需加小牛血清,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红细胞皆较适宜.对比小鼠的胸腺细胞与脾脏淋巴细胞,两者AR形成率无显著差异.检测小鼠带瘤过程中AR形成率的动态变化,证明早期带瘤鼠AR的数量与正常鼠接近;带瘤中期AR的数量显著降低,带瘤晚期AR的数量与正常值之间仍表现显著差异,但不再继续下降,基本保持中期的水平.文章认为,AR可以作为机体带瘤的一个参考性测定指标.文内讨论了AR的形成细胞作为胸腺后前体细胞,它在带瘤时的动态变化与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比势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探针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丝裂霉素诱导CHO-K1细胞凋亡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后,细胞核质收缩凝集,核碎裂及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亚G1峰),分别用10,15,20,25mg/L丝裂霉素处理CHO-K1细胞,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6%,9.20%,14.51%,37.46%,且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显示两者的正相关性;作用浓度相同而改变处理时间时.发现细胞凋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丝裂霉素浓度提高或作用时间延长,G1-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比升高,Ap峰与G1-S期负相关,与G2/M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益生菌发酵前后的胡萝卜汁中提取水溶性多糖(分别记为WSP-n和WSP-p),并基于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价它们的免疫调节功能差异。结果显示,WSP-n与WSP-p均能提高胸腺指数、减缓脾脏肿大、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异常和提高NK细胞毒性作用,同时能提高脾脏中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并且WSP-p的作用强于WSP-n。表明胡萝卜多糖能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机能,且益生菌发酵可增强胡萝卜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以羊软骨为实验材料,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甲基亚砜(Me2SO)作为保护剂,在4、-20、-30、-70℃温度下研究对羊软骨细胞存活率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e2SO对细胞的存活率和SDH活性的影响受温度和体积分数的影响较大.在4~20℃时,Me2SO作为单独冷冻保护剂的最佳初始体积分数为10%~20%.在-20~-70℃时,Me2SO作为羊软骨细胞保护剂的最佳应用体积分数为10%~45%.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SO_4~(2-)/TiO_2-SnO_2、SO_4~(2-)/ZrO_2-SnO_2、SO_4~(2-)/SnO_2催化剂,对它们进行了部分物性测试,并测定了它们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此类催化剂的酸性很强,远远超过Si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证明,SO_4~(2-)以双配位形式结合在催化剂金属离子上,未生成硫酸盐.同一组成的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的SO_4~(2-)%含量,脱附温度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无紊流条件下,硫酸铝去除直接黄棕D3G的混凝反应符合异向凝聚动力学特征,反应速率常数k与T/成正比,并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异向凝聚过程中有效碰撞系数值为0.154,表明染料颗粒在硫酸铝的作用下脱稳已比较完全。  相似文献   

14.
晶体的质量是其元器件制备的关键之一,蚀坑密度(EPD)的观测是检验晶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用改进的Bridgman法长长出AgGa2-xInxSe2(x=0.2)单晶,通过化学腐蚀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101)晶面蚀坑的形貌、分布特征及其密度的大小.结果表明:采用HNO3:HCl=1:2.5的配方,在室温下腐蚀5min,获得了较好的梯形蚀坑.发现晶体的缺陷主要是位错,并初步讨论了蚀坑的成因及其克服的措施,为高质量晶体元件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3个IS0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和3个常温下的对比试验,考察火灾作用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和偏心受压柱破坏形态、变形特点及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常温下基本相同:在混凝土强度和升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降低;火灾后偏压柱的截面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但试件的抗弯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显著降低,经历90min的火灾作用后,试件的剩余承载力大约只有常温下极限承载力的25%~37%.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La2/3Ba1/3MnO3 xTiO2(x=0%~5%)多晶陶瓷样品,实验发现,随着TiO2掺杂量的增加,电阻率明显增大,金属绝缘相转变温度Tp值下降.通过室温(300K)和低温(78K)下不同磁场的磁电阻计算表明,适量的TiO2掺杂会明显提高材料的磁电阻性能;在1T磁场下,TiO2掺杂量为1%的样品室温磁电阻达到12%,这是未掺杂La2/3Ba1/3MnO3相同条件下的3倍,为磁电阻传感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在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通道中制备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简易方法.通过二苯甲酮诱导的光引发聚合接枝反应,在PDMS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或温敏高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使高度疏水的PDMS表面改性为亲水(接枝PAA)或温控亲疏水性可调(接枝PNIPAA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PDMS通道内的"二步区域接枝法",即在PDMS大部分通道表面引入亲水性PAA,而在需要设置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部位接枝PNIPAAm,以此在已封合的全PDMS通道内研制了温控毛细管力微阀.通过微型半导体加热/制冷器对微阀温度进行调控,室温时水溶液可以通过微阀;而40℃时,液流的前沿接触到PNIPAAm接枝区后会停止流动,实现了在T型PDMS通道内水溶液流体的简单操控.  相似文献   

18.
无水三氯化稀土LnCl3与1倍量的胺基桥联双芳氧基钠LNa2[L=Me2NCH2CH2N{CH2-(2-O-C6H2-But-3-Me-5)}2]在四氢呋喃中室温下反应生成胺基桥联双芳氧基稀土金属氯化物LLnCl(THF)(Ln=Yb(1),Ln=Er(2)).这些配合物都经过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C7H8(C39H58ClN2O3Yb,Mr=811.36)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361 5(8),b=14.287(1),c=29.493(3)(A),β=98.516(2)°,V=3 901.1(6)(A)3,Z=4,Dc=1.381 g.cm-3,λ(Mo Kα)=0710 70 (A),μ=2.502 mm-1,F(000)=1 668,R=0.0267,wR=0.061 6.中心金属与来自胺基桥联双芳氧基配体上的2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以及1个氯原子和1个来自四氢呋喃的氧原子配位,形成1个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