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RIBLL提供的丰中子放射性束测量了^17N在^197Au和^9Be靶上的破裂反应,用14单元阵列探测器测量得到了前角带电粒子产额和关联粒子对的破裂截面,得到了^17N在^197Au和^9Be靶上的带电粒子破裂截面比为4-5倍,结果表明对重靶核除了核破裂机制外还要考虑库仑破裂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祖华 《中国物理 C》2005,29(12):1167-1169
6Li, 9Be为弱束缚核. 通过弱束缚弹核6Li, 9Be轰击靶208Pb,208Be的实验熔合激发函数与理论预言的比较, 讨论了弱束缚弹核破裂对熔合过程 的影响. 比较结果显示, 弱束缚弹核与重靶核的完全熔合截面在垒上能区 明显压低. 由部分熔合截面与完全熔合截面之和得到总熔合截面. 研究结果 表明, 破裂对总熔合截面几乎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 弱束缚核的部分熔合 可能发生在强吸收区域附近. 最后还给出了全熔合截面与部分熔合截面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33.4MeV/u 17N与9Be反应中中子发射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角度测得的33.4MeV/u 17N+9Be反应中,发射中子的能谱具有复杂的形式,而且随着角度的增大显示出有规律的变化.发射中子至少来源于靶弹核间的核子–核子碰撞、17N的破裂反应以及熔合热核的统计蒸发三种不同起源.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三种起源的发射中子截面分别为4.49,0.44和5.5b.  相似文献   

4.
测量了在25MeV/u 6 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 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计算了核素^12-15N和^17-20Ne反应中轻带电粒子发射的同位旋效应。^12-15N与^28Si靶的反应结果显示轻带电粒子的产生截面有明显的同位旋效应,^12N的轻带电粒子产生截面突然增大,与实验得出的结论相同,由此检验了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还计算了^17-20Ne与^9Be靶的反应,发现^17Ne的轻带电粒子产生截面也是突然增大,并且其质子分布有较大的弥散,据此认为^17Ne可能具有晕结构。 Within the Boltzmann-Langevin equation, the isospin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light charged particles (LCP) in the reaction of proton rich nuclei were studied. We have calculated the LCP productio n cross sections of the reaction ^12-15N + ^28Si at 55 MeV/u and ^17-20Ne + ^9Be at 60 MeV/u. The LCP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12N increase abnormally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13-15N. The result accorded with experimental one. It also happened to ^17-20Ne. It suggests that ^17Ne is probably a proton halo nucleus.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透射法测量中能区20Ne打9Be靶碎裂产生的次级束与Si靶作用的核反应总截面的方法,以及实验的探测器布局、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对理论上预言有奇异结构的核12N,17Ne和17F的实验结果与其相邻核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测量了在25MeV/u^6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8.17MeV与10.27MeV中子与9Be和6,7Li作用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 对于10.27MeV, 为了消除从D(d,np)破裂反应来的源破裂中子对双微分截面测量结果的影响, 采用了常规多探测器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和非常规多探测器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相结合的办法. 用Monte-Carlo方法对实验测量得到的飞行时间谱进行了详细的模拟, 通过测量谱与模拟谱的比较, 得到了实验测量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 实验测量结果以n-p(常规谱仪)和n-C(非常规谱仪)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作为归一. 测量结果与评价数据以及其他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 用一个基于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的轻核核反应理论模型对6,7Li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进行了计算,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用80MeV/u的2?0?Ne轰击Be靶产生出理论上预言有奇异结构的17Ne的次级束流,并用它轰击Si靶,测量它的反应总截面并与其相邻的核相比较,发现截面值没有增大的现象.利用微观的Glauber模型进行了计算,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确认其没有奇异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截面直接测量遇到的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势的困难,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得到特别关注。利用Geant4模拟的结果,与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串列加速器上通过三体反应9Be+2H→8Be+2H+n对两体反应9Be+1H→8Be+2H的反应截面做的间接测量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这是Geant4模拟在特洛伊木马方法中的首次应用。通过对模拟数据研究,提高了对实验数据的理解,也检验了模拟系统的可靠性,对今后的实验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