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2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中青年组(60岁69例和老年组(≥60岁29例;根据患者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TSH较高组(TSH2.5 u IU/m L34例和TSH较低组(TSH≤2.5 u IU/m L64例;根据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分为TPOAb阴性组75例和TPOAb阳性组23例。各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TSH。老年组患者术前的TSH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术后FT3、FT4较术前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P0.05。TSH较高组患者术后FT3、FT4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P0.05。TPOAb阳性组患者术前的TSH水平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P0.05;术后FT3、FT4较术前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P0.05。老年患者、术前TSH水平高、TPOAb阳性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人群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不同,老年患者、术前TSH水平高、TPOAb阳性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对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近6年来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检查,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者142例,观察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后FT3、FT4、TSH、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及水肿减退情况,探讨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 42例甲减患者(甲减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超灵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尿素氮(BUN)、肌酐(Scr),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通过肾动图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甲减组FT3、FT4、GFR均低于对照组,sTSH、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FT3与GFR呈显著正相关(r=0.5631,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出现肾功能异常,临床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不同年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50例,按照其年龄大小将其分成青年组、中年组以及老年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3、6、12个月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术前的差异,并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青年组患者FT3水平术后1周[(3.76±0.98) pmol/L]、1个月[(4.08±1.11) pmol/L]与术前[(4.99±0.87) p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在术后1周以及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患者的FT3、FT4以及T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FT3水平在术后1周以及1、3个月明显降低,FT4水平在术后1、3、6个月明显降低,TSH水平在术后1周以及1、3、6个月明显增高(P<0.05).青年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0%)显著低于老年组(28.0%,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患者术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不同年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存在差异,尤其老年患者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 方法:将120例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30岁,23例)、中年组(<30~<60岁,69例)、老年组(≥60岁,28例),检测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1、2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结果:青年组FT3水平在术后1周、1个月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期各时间点则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FT4水平术后各时间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TSH水平在术后1周,1、3个月时较术前比明显升高(均P<0.05),后期各时间点则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术后各时间点FT3、FT4、TSH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FT3水平在术后1周,1、3个月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期各时间点则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FT4水平在术后1、3、6个月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则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TSH水平在术后1周,1、3、6个月时均较术前比升高(P<0.05),后期各时间点则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结论:不同年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不同。中年患者术后代偿能力强,可不予激素替代治疗;青年对甲状腺激素需求量相对较大而老年患者代偿能力较差,故青年患者术后半年内、老年患者术后1年内给予激素替代治疗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义乌復元第一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与对照组81.1%比较显著提高(P<0.05);围术期指标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功能方面,术前,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两组TS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提高,FT4、FT3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T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T4、FT3水平显著提高(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与对照组24.3%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实...  相似文献   

7.
倪明良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45-148
探究对甲状腺癌患者行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对切口美观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性手术,观察组予以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 指标[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发生发生率、切口 长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FT3、FT4水平低于术前,TSH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FT3、FT4水 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 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23±1.38)cm,短于对照组的 (6.96±1.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良好,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手术切口较短,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愈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风险及其与PTC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间2 478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PTC患者676例,良性结节性甲状腺疾病(BTND)患者1 802例。比较并分析了两组的合并HT情况、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结果:与BTND组比较,PTC组的HT合并率、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均明显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明显降低(均P<0.05),而性别比例与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HT患者后,PTC组TGAb与TPOAb的阳性率仍然高于BTND组(均P<0.05),此外,无论在全组患者还是HT患者中,PTC的比例随TSH水平升高而增加;伴与不伴HT的BTND患者比较,前者的男性比例明显减少、TSH浓度明显升高、FT3、FT4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5);伴与不伴HT的PTC患者比较,前者男性比例明显减少、平均年龄下降、TSH浓度升高、肿瘤直径减小、肿瘤分期降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HT、高TSH水平、男性以及TGAb阳性为PT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HT增加PTC风险,其原因可能与HT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趋势引起的TSH水平升高有关;但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HT却可能改善其PT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9年8月—2022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超声造影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节体积等差异。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1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6.10±1.43)m L和(4.56±1.04)cm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辅助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其消融效果好,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CPB)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心脏围术期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5月我院CPB下行心脏外科手术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9~72(52.35±10.40)岁。分析甲状腺激素在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变化趋势。结果 CPB心脏术后2 h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TSH、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T4、FT4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TSH、T3、FT3、T4与术后2 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3、FT3下降,TSH上升后下降,T4、FT4在正常范围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SH、T3、FT3、T4、FT4在时间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甲状腺激素较术前有差异,T3、FT3下降,TSH上升后下降,T4、FT4在正常范围内,今后尚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 ury molecule-1,Kim-1)与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 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AKI患者71例(AKI组),并根据AKI分期,分为AKI 1期组23例、AKI 2期组25例和 AKI 3期组23例;另选择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尿Kim-1、尿 IL-18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AKI组 SCr、尿Kim-1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尿 IL-18亦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Cr、尿 Kim-1在 AKI 1期组、AKI 2期组、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尿 IL-18在 AKI 2期组、AKI 3期组亦明显升高(P〈0.01),在 AKI 1期组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KI 1期组比较,SCr、尿 Kim-1在 AKI 2期组、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尿IL-18在AKI 2期升高(P〈0.05),在AKI 3期组亦升高(P〈0.01),与 AKI 2期组比较,SCr、尿 Kim-1及尿 IL-18在 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且相关性分析显示,尿 Kim-1与 SCr 呈正相关(r=0.842,P〈0.01);尿 IL-18与 SCr 呈正相关(r=0.785,P〈0.01);尿Kim-1与尿 IL-18呈正相关(r=0.756,P〈0.01)。而 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显示,尿Kim-1(0.915)明显大于尿 IL-18(0.807)(P〈0.05)。结论尿 Kim-1、尿 IL-18在 AKI患者中升高,二者均可能作为 AKI的诊断标准,且尿Kim-1诊断价值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可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顺铂制备小鼠AKI模型。1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组),AKI模型组(C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C+P组)。C组和C+P组按25mg/kg给予顺铂处理。C+P组在顺铂注射前3d,连续三天给予吡格列酮灌胃。CT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顺铂或盐水处理72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blot检测炎症指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结果与CT组相比,CDDP诱导C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同时炎症指标iNOS表达上调。与C组相比,C+P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iNOS表达下调。结论PPAR-7激动剂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iNOS削弱炎症反应从而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移植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炎性微环境的影响及对肾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孕后期C57BL/6雌性小鼠的UC-MSCs。另取雌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KI组、AKI+MSC移植组,每组20只。AKI组和AKI+MSC组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45 min复制AKI模型,并于模型制备成功时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2 ml(AKI组)或1&#215;106 UC-MSCs(AKI+MSC组)。于第2天和第7天每组活杀10只小鼠,取眼球血及肾组织,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干扰素-1(IFN-1)及抗炎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L-10、B淋巴细胞瘤-2(Bcl-2)的水平。结果:2 d时AKI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空泡性变,BUN和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造模成功后肾小管受损严重,7 d稍有减轻;AKI+MSC移植组小鼠肾功能在2 d时较AKI组有所恢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P<0.01),7 d基本恢复正常。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K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抗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 d较7 d更加明显。各时间点AKI+MSC组抗炎因子的水平较AKI组明显升高,促炎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7d较2 d改善更明显。结论:MSC可通过减轻AKI肾组织炎症反应,调节损伤肾脏组织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保护肾损害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ICU住院的重症感染患者79例,按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分别测定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的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结果急性肾损伤组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浓度明显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其中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和0.90,曲线下面积=0.986(0.9681.004);血肌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5和0.69,曲线下面积=0.776(0.705~0.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敏感性高于血肌酐,可以作为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分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组(治疗组)29例,前列腺素 E1组(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静脉给予前列腺素 E120μg/d;治疗组同时服用川黄方中药汤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 C)、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均能有效降低 SCr、BUN、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减轻CKD 2~4期合并AKI患者肾损伤、保护肾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肠肽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脓毒症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组,脑肠肽治疗组.采用内毒素静注制备脓毒症AKI模型,脑肠肽治疗组于造模前后30 min给予皮下注射脑肠肽(1.0mg/kg),选择不同时间点(6 h、12 h、24 h)处死动物后留取血标本和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的活化.结果 与同时间点比较,AKI组6h和12 h大鼠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24 h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AKI组6h、12 h和24 h大鼠血清中BUN水平逐渐升高(P<0.05),24 h血清中SCr水平明显升高(P<0.01);AKI组24 h大鼠肾脏组织核因子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脑肠肽治疗组对应时间点血清BUN和SCr水平较AKI组明显降低(P<0.01).TNF-α和核因子κB p65表达明显低于AKI组(P<0.01).病理显示脑肠肽治疗组大鼠肾损伤减轻,SCr、BUN、TNF-α、光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脑肠肽可通过抑制肾组织核因子κB的表达,下调TNF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性肾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收集患者入院后即刻(〈15 min)、2、4、6、8、10、12、18、24、36、48及72 h时的血标本,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39例)及非AKI组(46例)。同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GAL浓度;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SCr水平;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水平。以各项目入院即刻检查值作为基线值。结果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39例发生 AKI,发生率为45.9%。AKI组SCr水平自入院36 h开始明显升高,各时间点的检测值均高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P〈0.01)。AKI组入院36、48及72h SCr水平明显高于无AKI组(P〈0.01)。非 AKI组各时间点的S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 NGAL 水平在入院2 h时已明显高于基线值(P〈0.01),以后各时间点呈逐渐升高趋势,均高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P〈0.01)。非AKI组血清NGAL水平自入院10 h时开始逐渐升高,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各时间点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1)。AKI组血清Cys C水平在入院8 h时已明显高于基线值(P〈0.01),以后各时间点呈逐渐升高趋势,均高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P〈0.01)。非AKI组血清Cys C水平自入院12h时开始明显升高,与基线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2 h 血清 NGAL即可明显升高,血清Cys C 于8h开始升高,其诊断AKI的时间早于SCr。血清NGAL和Cys C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后诊断 AKI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在呼吸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中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呼吸衰竭患者125例,其中呼吸衰竭并发AKI患者35例(AKI组),呼吸衰竭未并发AKI患者90例(非AKI组)。检测全血细胞、血清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水平、血气分析,检测尿NGAL和IL-18水平。结果2组患者间年龄、男女比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基础有高血压史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SCr、BUN、血清CysC、尿NGAL和II,18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KI组尿IL-18、NGAL及血清CysC均与SCr具有相关性,与eGFR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IL-18、NGAL、血清CysC升高是呼吸衰竭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IL-18、NGAL和血清CysC对诊断呼吸衰竭合并AKI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前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肾毒性药物所致AKI更加常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干预AKI,本实验拟研究顺铂诱发的小鼠AKI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 在小鼠成功构建顺铂诱发的AKI模型基础上,将10只雄性C57BL/6(25-30)克小鼠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只(n=6),分为对照组和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g/kg),顺铂或生理盐水注射7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免疫蛋白印迹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Cr和BUN均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脏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明显,还可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Western blotting免疫蛋白印迹结果显示pAkt表达明显上调,Akt表达不变,RT-PCR检测显示IL-6,IFN γ和TNFα明显上调.结论 在顺铂导致的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Akt的激活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了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