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工业技术   5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病发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的心脏疾病,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形态特征提取的BiLSTM神经网络分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可大幅度提高医生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效率并有助于及时确诊.算法包括:对胸痛中心数据库心拍信号进行降噪及心拍分割;根据临床心内科医学诊断指南提取了12导联波形距离特征和分导联波形幅值特征;依据提取的特征搭建LSTM与BiLSTM神经网络进行心拍的分类识别;使用PTB公开数据库和胸痛中心数据库多临床中心进行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胸痛中心真实临床数据后,基于形态特征提取BiLSTM神经网络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准确率达到99.72%,精度达到99.53%,灵敏度达到100.00%,同时F1-Score达到99.76.该算法比其他现有算法准确率提高至少1%,该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现有心电图信号分类方法精度较低,模型训练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去噪自动编码器和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的新型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无监督学习方式,利用带有稀疏约束的叠加去噪自动编码器,实现心电图原始数据的特征学习。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分类,同时利用监督式自主学习微调方法对神经网络权重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信号分类的精度和质量。利用三个机构的经典数据库对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并与目前两种最新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专家标记样本较少的情况下,仍能明显提高心电图数据分类的准确率,同时加快训练时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心电图(ECG)的基本工作原理,讨论了干扰ECG信号的因素,以及提高可靠性、实现高精度电气特性的难点。业内标准的ECG架构是采用模拟前端和ADC组合而成的解决方案。MAX11040K同步采样Σ-Δ型ADC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即其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省去了AFE,节省空间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活血方,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和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活血方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改善动脉弹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8):28-30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且一切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均有一定的异常。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尖心肌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左室后壁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28、0.7254,P<0.05)。心尖心肌厚度与ST段压低深度、心尖心肌厚度与T波倒置深度与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5、-0.6649,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而且两者的多种异常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目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观察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均集中在6:00、12:00时段发作。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较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更能明确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和发作次数,具有临床诊断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预防少年运动员心脏风险是亟需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运用检测、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性别少年运动员心电图异常的差异,以便运用运动医学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训练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3):10-11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预测左前降支(LAD)阻塞部位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145例前壁AMI患者伴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辅助预测LAD阻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显示阻塞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大对角支(LD)或第1对角支(D1)为界划分LAD为近、远段。结果:145例前壁AMI患者中40例(27.59%)STⅠ、a VL抬高>0.1 m V,42例(28.97%)STⅡ、Ⅲ、a VF压低≥0.1 m V。STⅠ、a VL抬高>0.1 m V判断阻塞部位在LAD之D1或LD开口近段的敏感性(54.90%vs 52.17%,P=0.757)、特异性(87.24%vs 94.74%,P=0.096),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70.0%(28/40)vs 90.0%(36/40),P=0.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LD为界时LAD近段闭塞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STⅡ、Ⅲ、a VF下移≥0.1 m V判断阻塞部位在LAD之D1或LD近段的敏感性(58.82%vs 56.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特异性(87.24%vs 96.06%,P=0.044)、阳性预测值[71.43%(30/42)vs 92.86%(39/42),P=0.01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LD为界时LAD近段闭塞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高侧壁、下壁导联ST段变化对前降支阻塞部位的预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