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人血清中罗红霉素的微生物测定法,考察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研制的罗红霉素分散片丽珠星相对于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的罗红霉素普通片罗力得的生物等效性,并估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为检定菌,通过抑菌圈直径测定血药浓度.临床实验方案采用交叉实验设计,10名受试者随机分两组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结果:本方法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线性范围为0.25~10.0 μg/ml(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0.25 μg/ml.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36分别为61.41±13.53 μg·h/ml和57.63±11.29 μg·h/ml;AUC0→∞分别为66.62±17.89 μg·h/ml和62.93±14.62 μg·h/ml;cmax分别为7.15±0.18 μg/ml和7.37±0.42 μg/ml;tmax分别为1.10±0.44 h和1.20±0.26 h;T1/2分别为8.21±2.92 h和8.28±2.46 h.方差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剂吸收程度相同.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9±13.8)%,表明分散片与普通片吸收程度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测定血清中罗红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改进。方法 其改进要点是 :采用Penom enex L una C1 8分析柱 (5 μm,15 0 m m× 4.6 m m) ,以乙腈 -甲醇 - 0 .0 5 m ol/ L 磷酸 (39∶ 19∶ 42 ,用氨水调 p H至7.2 )为流动相 ,克拉霉素作内标。血清样品碱化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浓集 ,再经进一步纯化后进样 ,在 2 10 nm波长处检测 ,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与原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 0 .2 5~ 32 mg/ L 和 0 .2 5~ 16 m g/ L,最低检出量分别为 5 ng和 2 0 ng,罗红霉素保留时间分别为 5 .0分钟和 13.2 7分钟 ,日内 RSD小于 2 .5 %和 7.5 % ,日间RSD小于 3.0 %和 5 .5 % ,萃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一致。结论 本法与原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治疗呼吸系统和皮肤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化、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设计,选用罗红霉素作对照药。试验药:红霉家环ll,12—碳酸酯片剂,250~500mg/次,每日2次。对照药:罗红霉素片剂,150~300mg/次,每日2次,疗程均为5~10d。结果 实验组28例(呼吸系统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ll例)与对照组29例(呼吸系统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2例)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与82.7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与83.33%,细菌敏感百分率分别为89.36%与72.3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与1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治疗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 价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进行了比较。结果 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对579株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相近,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2~8倍,优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索、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稍弱于阿奇霉素。红霉索环11,12-碳酸酯对金葡菌显示抑菌作用,对化脓链球菌在2~4倍MIC浓度时显示杀菌作用;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抗金葡菌和化脓链球菌的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增强,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抗金葡菌和化脓链球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国产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抗菌活性与进口相近,优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A硫氰酸盐与盐酸羟胺缩合成红霉素A-9-肟,在相转移催化下与甲氧乙氧氯甲醚成肟醚得罗红霉素。  相似文献   
6.
罗红霉素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文富  刘小康 《中国药房》2005,16(12):898-899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除抗菌以外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罗红霉素(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各组灌胃给药14d后分别采用体外法及体内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罗红霉素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或P<0.01),体外法和体内法结果相似。结论:罗红霉素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红霉素胶囊及片剂的溶出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罗红霉素胶囊或片剂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模拟胃液中罗红霉素体外溶出度,绘制累积溶出曲线图,以溶出百分率的对数对时间进行线性直线拟合,求得溶出参数T50、T75。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t检验,不同厂家中除了B与D、E与F、E与G的T50与T75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都有显著差异(P<0.01);而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厂家罗红霉素制剂体外溶出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罗红霉素药物的含量。方法以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C18柱为色谱柱、乙腈-0.020mol/L醋酸铵缓冲液(体积比65∶35,pH=6.5)为流动相,选择210nm为检测波长;柱温45℃,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M)的含量。结果罗红霉素的浓度在1.024-102.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7,平均回收率为98.58%,相对标准偏差为1.33%(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罗红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流鼻涕、鼻塞以及嗅觉障碍的疗效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鼻涕、鼻塞以及嗅觉障碍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罗红霉素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罗红霉素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_(18)分析柱(150 mm×4.6 mm,3.6μm),以甲醇-0.02 mol·L~(-1)乙酸铵(68:32,用氨水调pH至7.4)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 nm,柱温55℃,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醚提取2次,以克拉霉素为内标。结果:罗红霉素的保留时间为6.2 min,线性范围为0.25~33μg·ml~(-1)(r=0.999 7),最低检测限4 ng,方法回收率在96.2%~100.1%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罗红霉素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