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8篇
工业技术   3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制备偏振不灵敏的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将有源区设计为由4个压应变、3个张应变阱层及晶格匹配的垒层InGaAsP交替组合而成的应变补偿结构。器件做成带有倾角的扇形脊形波导结构,避免了常规制作SOA的复杂工艺。对样品3在80~125mA电流范围内,获得了偏振灵敏度≤0.6dB.最小可达0.1dB;较大的电流范围内FWHM值为40nm。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半导体InP材料〔001〕带轴的高分辨结构象主要实验结果。采用400kV电子束,欠焦量为大约650A,同时In及P的结构象的最佳厚度约为260A。当厚度减缩到150A左右,只剩下P的原子象。当厚度增加到370A,只剩有In的原子象。实验得到的高分辨结构象和计算机模拟象是基本一致。当试样发生弯曲时,入射束与〔001〕带轴之间的夹角是0.18度。高分辨结构象代表In原子和P原子的亮点联接在一起。计算机模拟象证实了这一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K低温下非有意掺杂InP单晶的光致发光谱,对近带边的辐射跃迁进行了仔细分析,报道了InP单晶在大功率光激发时束缚于中性施主的激子跃迁发光相对减弱、而束缚于中性受主的激子跃迁发光相对增强的现象,并探讨了其机制,确认了材料中存在Mg、Zn等残余受主杂质,并计算得到Mg受主的离化能为41.5meV.  相似文献   
4.
研制成功了弱调Q及强调Q两种三端1.3μm InGa AsP/InP双区共腔激光器,其P/I特性分别呈二极管激射特性和吸收型双稳特性,两种激光器均实现了室温连续(直流)工作,吸收区电极的设置使两种器件的P/I特性均获得了大范围调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报告我们气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N-InP衬底研制InGaAsP/InP激光器和DFB激光器在国内已报导过多次,本文介绍用P-InP衬底研制InGaAsP/InP平面埋层异质结构激光器和DFB-PFBH激光器,同时利用晶体生长和晶向的依赖关系,改进埋区的结构,使器件最高激射温度大于100℃。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半绝缘InP(Fe)的低温氯化物气相外延(VPE)生长方法,生长温度为550℃,可为金属有机气相淀积的量子阱结构二次外延半绝缘InP(Fe)盖层。40μm层厚时电阻率超过5×108Ωcm,临界击穿电压达到10V以上。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激光器阈值电流达80mA,较平板式的降低3倍,远场图样平行和垂直结平面方向光功率曲线对称性良好,远场发散角,器件测试得到较好光谱。目前尚未见到其它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一些缺陷对InP单晶衬底的影响,包括团状结构位错的产生及其对晶格完整性的影响,坑状微缺陷、晶片抛光损伤和残留杂质的清洗腐蚀等.对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抑制途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开盒即用(EPI-READY)"、具有良好晶格完整性、表面无损伤的InP单晶衬底抛光片.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款在101.6 mm(4英寸)InP晶圆上制备的特征尺寸为0.25μm的磷化铟双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采用发射极自对准技术和介质钝化工艺,器件的发射极典型尺寸为0.25μm×3.00μm,最大电流增益为25,当发射极电流密度为10μA/μm^(2)时,器件的击穿电压达到了4.2 V,电流增益截止频率为390 GHz,最高振荡频率为620 GHz。建立了用于提取器件寄生参数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高频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0.
Performance of a Self-Aligned InP/GaInAs SHBT with a Novel T-Shaped Emitter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一种采用新的T型发射极技术的自对准InP/GaInAs单异质结双极晶体管.采用了U型发射极图形结构、选择性湿法腐蚀、LEU以及空气桥等技术,成功制作了U型发射极尺寸为2μm×12μm的器件.该器件的共射直流增益达到170,残余电压约为0.2V,膝点电压仅为0.5V,而击穿电压超过了2V.器件的截止频率达到85GHz,最大振荡频率为72GHz,这些特性使此类器件更适合于低压、低功耗及高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