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96篇
  免费   5946篇
  国内免费   4777篇
工业技术   92419篇
  2024年   749篇
  2023年   2387篇
  2022年   2357篇
  2021年   2790篇
  2020年   2423篇
  2019年   2749篇
  2018年   1314篇
  2017年   1912篇
  2016年   2214篇
  2015年   2751篇
  2014年   5071篇
  2013年   3920篇
  2012年   4777篇
  2011年   4793篇
  2010年   4515篇
  2009年   4707篇
  2008年   5326篇
  2007年   4441篇
  2006年   3915篇
  2005年   4017篇
  2004年   3506篇
  2003年   3041篇
  2002年   2391篇
  2001年   2098篇
  2000年   1961篇
  1999年   1668篇
  1998年   1442篇
  1997年   1324篇
  1996年   1246篇
  1995年   1175篇
  1994年   1072篇
  1993年   868篇
  1992年   847篇
  1991年   783篇
  1990年   692篇
  1989年   740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2.
直接轻烧电子含氟污泥用作水泥混合材存在火山灰活性不高、标准稠度需水量大等问题,本文利用煤矸石作为电子含氟污泥的硅铝质补充来源,将电子含氟污泥和煤矸石混合后轻烧制备水泥混合材,通过强度活性指数、水泥力学强度、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粒度分布等指标以及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试验,探究了轻烧煤矸石混合电子含氟污泥制备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轻烧电子含氟污泥制备的水泥混合材相比,煤矸石混合电子含氟污泥后轻烧制备的水泥混合材,可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降低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提高水泥混合材的活性和所配制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但会使水泥的初凝时间延长、终凝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针对姬塬油田欠注井现象日益严重、堵塞物类型复杂造成常规酸化无法同时解除多种堵塞等问题,从堵塞物分析和解堵机理入手,研究了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体系,主要由混合有机酸、新型分子膜、解聚剂和助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解堵体系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对现场垢样的溶垢率普遍能达到80%以上,对聚合物的降黏率可达到90%以上,适用于深部解堵,且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沉淀的产生。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日注水量,适用于大部分欠注井的地层改造。  相似文献   
4.
5.
6.
全膜电容器边缘处的电场畸变是影响电容器元件击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对全膜电容器电场分布的影响,对电容器端部进行建模,通过改变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计算不同参数下电容器端部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未浸渍情况下电场最大值集中在折边处两侧,浸渍情况下场强在折边圆弧处分布较为均匀.同时发现,在浸渍情况下增大压紧系数K可以明显改善全膜电容器端部电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张艳妮  王丹 《电子技术》2022,(5):164-165
阐述课程教学中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通过对现有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前沿理论知识以及行业热点融入线上课程教学中,从而促进对于课程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学校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线下课堂知识点传授与现代线上多媒体、多平台的信息共享、在线视频会议等相互融合,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种退化类型混合的图像比单一类型的退化图像降质更严重,很难建立精确模型对其复原,研究端到端的神经网络算法是复原的关键.现有的基于操作选择注意力网络的算法(operation-wiseattentionnetwork,OWAN)虽然有一定的性能提升,但是其网络过于复杂,运行较慢,复原图像缺乏高频细节,整体效果也有提升的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级特征融合的自适应复原算法.该算法直接融合不同感受野分支的特征,增强复原图像的结构;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层级的特征进行动态融合,增加模型的自适应性,降低了模型冗余;另外,结合L1损失和感知损失,增强了复原图像的视觉感知效果.在DIV2K,BSD500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上的定量分析,还是在主观视觉质量方面,均优于OWAN算法,充分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