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4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田菟丝子在不同寄主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和田菟丝子中槲皮素和山萘酚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寄主为胡麻植物的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为0 239 mg·g-1,山萘酚的含量为0 347 mg·g-1 ;寄主为苜蓿的菟丝子中槲皮素含量为0 103 mg·g-1,山萘酚的含量为0 068 mg·g-1。和田菟丝子寄主不同,其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不同,应结合寄主植物研究其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柿树产品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柿叶、柿果、柿蒂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在医药、食品保健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海南桉叶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桉叶提取物的一般应用研究进展及其生物活性物质(芦丁、槲皮素等)在医药领域作为药物前体物的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桉叶在环境减毒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桉叶活性物质的常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银杏叶片中的橙皮素、芦丁和槲皮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利用毛细管电泳测定银杏叶片中橙皮素、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10min内实现了三种物质的良好分离。橙皮素、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0.03~0.80、0.06~0.00,0.04~0.90mg/mL浓度范围内和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76、0.9991,检出限分别为0.005、0.009和0.006mg/mL。  相似文献   
5.
在BR缓冲液中,槲皮素存在微弱的共振散射现象,分别在288 nm、466 nm、562 nm处出现共振散射峰,随着DNA的加入,散射信号逐渐增强,且以上3处的峰值明显增加,并且562 nm处的增加值与DNA在3.024×10-7 mol/L~9.072×10-5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20℃时,通过Scatchard方程计算出槲皮素与DNA结合常数K=9.91×106 mol-1.L.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镉致急性肾损伤及槲皮素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镉组、槲皮素治疗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生理盐水注射、氯化镉注射、氯化镉注射加槲皮素灌胃,然后测定镉致肾损伤指标:尿蛋白含量、血尿素氮(BUN)、尿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尿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金属硫蛋白(UMT).研究结果表明:镉组与对照组相比,肾损伤指标含量显著增高;槲皮素治疗组与镉组相比,肾损伤指标含量显著降低,且随着应用槲皮素时间的增加,肾损伤指标含量逐渐恢复.因此,镉能够导致肾损伤,而槲皮素对镉致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在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 5.0的PBS中,槲皮素在修饰电极上能有效富集并在0.333 V产生灵敏的氧化峰。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电化学过程,电子转移系数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55和4.05 s-1。在优化条件下,槲皮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0×10-8~2.0×10-5mol/L,检测限为4.0×10-8mol/L。该方法用于芦丁水解产物的测定,回收率在98.7%~102.4%。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盐酸浓度的选择,确定刺玫果提取物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条件: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4.6 mm×250 mm,5μm),甲醇-1.0%冰醋酸水溶液(V∶V=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为20μL。在此测定条件下,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400 0~30.000 0μg/m L(r=0.999 7)和0.124 8~6.240 0μg/m L(r=0.999 5)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槲皮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2%,RSD为0.29%(n=6);山奈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50%,RSD为0.73%(n=6)。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刺玫果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功能单体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2-乙烯基吡啶(2-VP)、4-乙烯基吡啶(4-VP)六种物质分别作为功能单体,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模拟模板分子与不同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体系的构型、能量及复合反应的结合能△E,以讨论不同功能单体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4-VP的印迹效应最好.通过模拟,有助于解释实验现象以及选择印迹效应更好的功能单体.  相似文献   
10.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测定槲皮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次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直接生长出碳纳米管.制备了对槲皮素具有电催化氧化的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CNTs/C),槲皮素在该修饰电极上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B-R缓冲溶液(pH1.81)中,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的浓度在1.0×10-7~5.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0,检测限为1.5×10-8mol/L,当槲皮素的浓度为1.0×10-5mol/L时,测得槲皮素的RSD(n=5)为2.3%,回收率在95.1%~100.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