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茶树、梨树槲寄生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鉴定酚类和萜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母离子、精确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等信息,结合相关数据库和文献,从茶树槲寄生中鉴定出8种酚类化合物和11种萜类化合物,梨树槲寄生中鉴定出13种酚类化合物和13种萜类化合物,两种槲寄生含有9种相同的化合物。茶树、梨树槲寄生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和萜类化合物,可为茶树、梨树槲寄生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茶槲寄生“螃蟹脚”醇提各萃取相的抑菌作用及正丁醇萃取相(NVB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DIZ)的大小,对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来评价“螃蟹脚”醇提各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大肠杆菌(E.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4种食源性腐败菌的抑制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胞膜通透性、胞壁完整性和酶活性等实验,研究了NVBEs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螃蟹脚”醇提各萃取相对S. aureus、E. coli、S. typhimurium和L. monocytogenes均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NVBEs抑菌活性较好,对S. aureus抑制效果最好,DIZ为9.84±0.57 mm,MIC为3.52 mg/mL,MBC为7.04 mg/mL。抑菌机理结果表明:NVBEs可增加S. aureus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引起细胞内含物如核酸和蛋白质等外泄;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使菌体细胞形态结构出现异常;影响菌体酶的代谢活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斛寄生中总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俶  李莉  倪永年 《食品科学》2006,27(12):346-349
运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槲寄生中黄酮类物质。通过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分别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固液比3个因素对槲寄生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40。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槲寄生有效成分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方法:对超声波和回流法两种方法不同提取槲寄生中生物碱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进行对比浸出率。结果:超声波提取方法较回流法浸出率高。结论:超声波提取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100%,超声时间30min,固液比30∶1。  相似文献   
5.
李俶  倪永年  李莉 《食品科技》2006,(10):94-9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酸水溶液提取、超声波辅助浸提等3种方法提取槲寄生碱。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2B1C1D3,即温度50℃,压力25MPa,时间1h,夹带剂氯仿;酸水溶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1.5%的盐酸回流提取6h;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1B2C2,即乙醇体积分数100%,超声时间30min,固液比30∶1。  相似文献   
6.
林蕾  叶孟  王少敏  倪曙民  吴骁 《金属学报》2008,13(7):730-734
目的:探讨槲寄生诱导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所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调亡,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Westernblotting和DIG-EMSA研究细胞调亡途径。结果:槲寄生对HCT116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槲寄生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槲寄生可增强羟基喜树碱对HCT116细胞诱导的凋亡作用。结论:槲寄生对HCT116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调亡作用,并且通过抑制NF-κB活性来诱导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刘成梅  李莉  田建文  李俶  刘伟 《食品科技》2007,32(5):129-132
研究了槲寄生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一定浓度的乙醇和酸水溶液为溶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槲寄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在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时间为15min、固液比1:40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37%;酸水溶液浓度1.5%、超声时间30min、固液比13∶0条件下,生物碱得率为1.73%。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95%乙醇扁枝槲寄生提取物的抑菌效应,并研究了抑菌机理。研究发现,95%乙醇扁枝槲寄生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变异微球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无明显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量为0.1 mg/m L)。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取物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内含物如可溶性糖类、蛋白质等外泄,导致电导率上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提取物不仅能作用于菌体的壁膜系统,破坏菌体细胞的正常结构,还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等方式来杀灭菌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扁枝槲寄生具有开发成天然食品添加剂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6):33-36
目的:探讨槲寄生联合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C)对心梗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6只健康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10)、槲寄生组(n=12)、RIPOC组(n=12)、联合组(n=12)及对照组(n=10)。模型组、槲寄生组、RIPOC组及联合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对照组只进行开胸。槲寄生组给予槲寄生有效提取物;RIPOC组进行RIPOC操作;联合组给予槲寄生有效提取物+RIPOC操作;对照组、模型组与RIPOC组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均持续干预14 d。比较各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厚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OD及GSH-P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LVMI、左心室壁厚度及MD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槲寄生组、RIPOC组和联合组LVEF、SOD及GSH-Px均高于模型组(P<0.05);槲寄生组、RIPOC组和联合组LVEDV、LVESV、LVMI、左心室壁厚度、MDA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GSH-Px和SOD水平均高于槲寄生组和RIPOC组,而MDA均低于槲寄生组和RIP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寄生、RIPOC均可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逆转心肌肥厚和改善心肌氧化应激反应,且槲寄生联合RIPOC改善心肌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更加显著,两者可以协同保护缺血性心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槲寄生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槲寄生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选择4种大孔吸附树脂(AS-8,NKA-9,NKA-Ⅱ,D101),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较优的槲寄生总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AB-8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柱原液pH值4左右,上柱速度2 BV/h,以40%乙醇为洗脱液控制洗脱液流速1 BV/h,洗脱液用量为4 BV,经AB-8纯化后,槲寄生产品中黄酮的纯度由12.16%提高到69.63%,提高了5.73倍,回收率为8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