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52篇
  免费   2009篇
  国内免费   455篇
工业技术   37616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94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912篇
  2020年   908篇
  2019年   785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1106篇
  2014年   2238篇
  2013年   1439篇
  2012年   1938篇
  2011年   1875篇
  2010年   1675篇
  2009年   1833篇
  2008年   1910篇
  2007年   1600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358篇
  2004年   1412篇
  2003年   1244篇
  2002年   1072篇
  2001年   974篇
  2000年   944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799篇
  1997年   778篇
  1996年   704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613篇
  1993年   633篇
  1992年   515篇
  1991年   487篇
  1990年   536篇
  1989年   53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抑制煤炭港口翻堆作业带式输送机转运煤炭过程中产生的煤尘,设计了粉尘检测与翻车机底层洒水联动系统,在带式输送机转接塔和翻车机底层料斗处分别安装粉尘质量浓度检测装置和洒水装置,定量分析煤尘大小后调节洒水装置,避免水电过投,在环保、节能、煤质 3 个方面寻找最佳平衡点。该系统从带式输送机源头开始治理煤尘,较传统的在带式输送机沿线分布洒水装置的形式既节省了水电,又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在煤炭港口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长国 《煤炭工程》2020,52(4):92-97
针对煤矿井下高瓦斯软煤顺层长钻孔排渣困难、成孔率低、施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井下深部软煤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特征及应力变化,以揭示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产渣规律。研究表明:深部高瓦斯软煤顺层钻孔孔周煤体的应力平衡临界条件破坏后将发生大体积突然垮落;钻孔水平最大变形位移为1.22mm,垂直方向最大变形位移为10.7mm;径向孔周煤体垂向变形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且垂向变形明显大于钻孔水平变形。在水平方向上,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呈现先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径向距离对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逐渐降低,钻孔孔壁处煤体的应力出现最大值,且垂直方向处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的结渣问题,提出了基于落渣碰撞信号的结渣诊断方法:能量包络线法以信号的第一个峰值点作为到达时刻,后通过网格法确定撞击区域。通过多种质量、软硬程度材料的平板冲击实验模拟炉内落渣碰撞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相对误差在10%以内,且随落渣的质量和硬度的增大,定位精度有所提升;在一定强度的噪声干扰下,仍能较好地定位撞击区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肃某石煤钒矿焙烧灰渣综合利用工艺进行研究。浸出过程中,将传统熟化-水浸浸出工艺与中和-酸浸浸出工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金属收得率及渣率,优选中和-酸浸双级浸出工艺。回收流程经中和酸浸、还原预处理、铝钒共沉、钒液富集等工序逐级分离回收铝、铁、钒等有价金属,并制备工业应用产品高分子比冰晶石、氧化铁红工业颜料并分析产品纯度。此外,对整个工艺流程的产生的废水、废渣进行综合治理。最后,投产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分析,为投资建设石煤钒矿焙烧尾渣综合利用项目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立青 《江西煤炭科技》2020,(3):206-208,211
以王坡煤业331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高地应力松软煤层顺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影响因素,采用螺旋钻进自排渣的钻孔施工工艺以及新材料径向膨胀主动承压式注浆封孔工艺,并与原工艺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优化后的瓦斯抽采工艺应用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瓦斯抽采成孔及封孔问题,能够满足安全高效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苯乙烯装卸车及罐区产生的苯乙烯废气浓度高、流量变化大、间断发生的特点,开发了冷凝+氧化的组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T4~T5℃、气液体积比为V3∶1条件下,当苯乙烯废气浓度在3 000 mg/m~3以下时,采用KMnO_4氧化法处理;当苯乙烯废气浓度3 000 mg/m~3以上时,采用冷凝+氧化的组合工艺,两者皆可实现苯乙烯废气的环保达标排放。采用KMnO_4氧化法处理丁苯橡胶装置产生的浓度约1 000 mg/m~3的苯乙烯废气,其工业运行结果表明:出口苯乙烯浓度降至10 mg/m~3左右。  相似文献   
9.
姜学锋  彭飞  张艳龙  薛文辉 《钢铁》2020,55(9):43-48
 为了进一步降低夹杂物缺陷并提高产品质量,基于碳脱氧进行了钢包顶渣改质的研究。冷轧产品的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转炉→RH精炼→连铸,为减少钢中夹杂物质量分数,需要进行钢包顶渣改质,同时降低钢包顶渣TFe质量分数。采用粒碳部分替代铝渣球的方法进行基于碳脱氧工艺的钢包顶渣改质,试验结果表明,顶渣改质效果良好,在顶渣TFe质量分数、中间包钢水游离氧明显降低的同时铸坯中Al2O3夹杂物得到优化;“30 kg粒渣+铝渣球”工艺降低生产成本5.16元/t(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分离器中心筒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以及金相低倍和高倍组织观察,结合现场勘查情况以及中心筒的服役工况环境,分析讨论了中心筒脱落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心筒内部存在大量宏观气孔、夹渣、异金属等冶金缺陷,铸件致密性较差,是导致吊钩断裂和中心筒整体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