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工业技术   2341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1587篇
  2018年   539篇
  2017年   665篇
  2016年   695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2378篇
  2013年   1639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2010篇
  2010年   1366篇
  2009年   1305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本文对电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整个过程将专业课程体系契合学业规划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理论、实践教学和平台搭建,在夯实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在创新考核中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师生互动模式,全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多年实践探索表明学生在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论文发表和申报专利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4.
5.
高素质人才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等多项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文针对中医药类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等教学实际,以“学科竞赛”为平台,“赛教结合”为理念,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从现存问题、赛教结合模式的引入、建立实施及其评价机制4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伟东  江霞  杨华云 《广东化工》2015,42(1):131+136
从独立学院"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我院近年来开展《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积累的经验,对本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了改革。强调理论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8.
新工科建设对化学工程科技人才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校企合作是培养化学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依托生产平台、校企导师协作指导、合作攻关项目、跨专业交流、重视工程管理教育、优化考核制度六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策略,并分析了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声乐表演技巧培养方面,也深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声乐表演也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特点,符合新媒体环境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培养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声乐表演技巧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着重从舞台设计、新型乐器以及表演者本身入手,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媒介传播的作用,提升表演者的声乐表演技巧。要帮助表演者更好的表达音乐作品,更加充分的体现出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声乐表演技巧的作用,并就新媒体环境下声乐表演技巧培养措施提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介绍课程发展史、传承“时钧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哲学思维、探寻科学家事迹、突出中国传统元素、介绍国家重大工程、引入警示性案例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并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教改践行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