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1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已经成为客运专线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和设计体系,为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提供依据。建立了“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能够真实反应道岔和桥梁的相互作用,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和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分析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建立无砟无缝道岔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无砟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并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无砟无缝道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温度力和位移分布规律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20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因优越的减振降噪性能而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在我国亦有成功铺设的先例。本文结合秦岭及宜万线具体情况论述了在时速160km的铁路上铺设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内外因素,浅析了填料的性质、压实的原理和机械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监理实践,结合对规范的加深理解论述了二灰稳定结构质量监理方法和经验,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WJ7、WJ8型扣件纵向阻力现场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中广泛采用WJ 7、WJ 8型扣件,其扣件纵向阻力是进行无缝线路设计的重要参数。为合理确定WJ 7、WJ 8型扣件纵向阻力,设计一种有效的无砟轨道扣件纵向阻力测试方案,简述基本原理,通过在武广客专武汉综合试验段对WJ 7、WJ 8型常阻力扣件及WJ 7、WJ 8型小阻力扣件的纵向阻力现场测试,以及对实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WJ 7、WJ 8型扣件纵向阻力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可为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扣件纵向阻力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赣龙线枫树排隧道内减振板式无碴轨道的结构设计,研究微孔橡胶垫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提出减振轨道板制作成型工艺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流损伤后大鼠血清淀粉酶(AMS)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 利用110V交流电电击大鼠,建立大鼠无明显电流斑电击损伤模型.于电击后即刻、15、30min、1、2、3、4、5、6、7、8h,分别采集电击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的动脉血进行AMS全自动生化分析.结果 电击组大鼠血AMS在电击损伤...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已成为客运专线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展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桥上无缝道岔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探索我国无缝道岔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论: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和设计体系,为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建立的"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能够真实反应道岔和桥梁的相互作用,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和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e number of common neighbor between nodes is applied to the modeling of resting-state brain func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natomical distance on the modeling of resting-state brain function network. Three models based on anatomical distance, the number of common neighbor, or anatomical distance and the number of common neighbor are designed. Basing on residuals create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brain function model network in each class model. The model is selected to simulate the human real brain function network by comparison with real dat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network. Final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st model only is based on anatomical d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