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3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解决板梁桥铰接缝健康状态难以诊断的难题,以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频谱定义频谱形状差异性指数,并结合频率构造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桥梁在线动力响应的铰接缝损伤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铰接缝横梁刚度整体下降程度作为损伤指数,通过基于L-M准则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实现对装配式板梁桥铰接缝损伤的定位和定量分析。采用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计算桥梁的在线动力响应,并避开板梁桥1阶竖弯模态,选择包含桥梁横弯和扭转模态在内的频率段分析响应频谱形状差异性指数。数值分析了铰接缝损伤位置、损伤程度、主梁车辆横向随机位置、车辆速度和路面不平度等因素对铰接缝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主梁和铰接缝同时存在损伤时的识别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损伤评估方法抗噪能力强,损伤识别结果受车辆速度、车辆横桥向随机位置和路面不平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识别结果较为准确;该方法对单个或多个位置铰接缝不同程度的损伤均可正确识别,误差较小,还可同时识别主梁和铰接缝损伤。对一座装配式板梁桥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基于所提方法的板梁桥评估结果和桥梁现场情况相符,从而从应用角度证明了所提铰接缝损伤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桥预应力简支小箱梁底板纵向裂缝的分布形态,结合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利用平面和空间计算模型,对箱梁底板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病害对箱梁底板受力的影响程度,为预制小箱梁的现场施工控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CR列式法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引入温度场理论计算温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步进法结合随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同时收缩徐变参数及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材料特性而选取。该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分析精度更高。利用该方法开发的软件1998年在汕头Que石大桥上应用,受到专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桥梁的主要病害情况,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对各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针对几种主要病害制定的加固方案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某跨铁路线桥梁的改造加固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一跨铁路线桥梁的非机动车道进行改造加固,用碳纤维布加固主梁,更换伸缩缝和支座,用微型桩加固桩基础.将圆形墩柱改造成钢包椭圆柱.改造加固后通过静动载试验进行评估,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横向分布测试在既有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志广  石现峰 《公路》2003,(4):27-29
以评估某一高速公路桥的状态为背景,介绍了横向分布测试在既有桥梁运营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并对评定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铁路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振动抑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目前抑制铁路上承式钢板梁桥横向振动的几种方案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比较,认为:静力加固方案可以使桥梁振幅有所减小,但不能避免准共振现象的发生,而且工程造价较高,施工也不方便;两桥连接方案减振效果明显(减振率近50%),比较经济也比较方便,但同样不能避免准共振现象的发生;动力减振方案(MTMD抑振方案)可以有效的抑制桥梁的准共振现象(现场试验中减振率达51.83%),而且工程造价较低,施工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
以宕石大桥为例,分析了塔梁联结方式的不同对主梁边跨合拢前后结构影响的差异,并与施工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9.
当前已建桥梁经过多年运营后,部分桥梁已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害,针对病害桥梁的加固工程也越来越多,加固效果的评定工作更为桥梁界所关注.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加固前后荷载试验的对比,对该桥的加固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评定,该方法可供类似桥梁加固效果评定时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铁路桥的静载试验荷载效率必须接近1.0的要求,结合该桥的实际结构特点、工程进度和现场条件,采用超大水袋蓄水进行加载,水袋蓄水量达1 100 m3,水体深度达2.3 m。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卸载方便、快捷,加载装置对加载部位的形状适应性强,加载范围大小调节方便并可以重复使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加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