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政治法律   3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地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当公司拒绝或怠于向侵害公司利益的加害人提起诉讼以诉求司法救济时,公司的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代位公司起诉,以追究加害人的责任,维护公司利益的一种诉讼制度。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理论和实践,给人民法院处理这类案件带来许多难题。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2.
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持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源自前苏联对民事诉讼的社会干预理论.但是对支持起诉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与制度构造,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开展支持起诉的试点与探索,对此,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分析.笔者主张对支持起诉原则进行改造,构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在职能定位、指导思想,监督范围、抗诉事由、监督程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民事管辖权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存在的民事管辖权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两岸在民事经济等方面的交流。目前两岸对于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处理方式,还不尽合理。解决海峡两岸民事管辖权冲突的路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建设:第一阶段,两岸各自制定更为合理的单边冲突规范;第二阶段,两岸通过民间或者官方的渠道,共同制定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双边规范;第三阶段,在统一的条件成熟时,制定统一的民事程序法。  相似文献   
5.
请求权竞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请求权竞合 ,是指一个自然事件 ,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 ,从而产生多个请求权 ,而这些请求权的目的只有一个。请求权竞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的诉讼传统。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 ,不能拘泥于实体法领域 ,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看 ,有三个解决思路 :一是采纳预备的诉的合并制度 ;二是以事实作为诉讼标的 ,请求权降为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手段 ;三是以诉的声明作为诉讼标的 ,请求权同样降为当事人攻击防御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 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 及时应对,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段厚省 《政法论丛》2020,(2):113-126
目前来看,远程审判具有实践上的正当性,而欠缺历史的正当性,在形式正当性上也不完备。我们考察远程审判的正当性时,应超越形式的正当性标准,而深入到实质正当性的层面。在实质正当性的层面,又要超越实践正当性与历史正当性的分歧,而在纯粹正当性层面来进行分析。由于诉讼在本质上乃是法律世界的主体化解异议的交往行为,因此我们应从交往行为所依赖的理想言谈情境出发,来分析远程审判的程序正当性问题。理想言谈情境要求主体的言语行为符合四个有效性要件,根据这四个有效性要件,我们可以建立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标准。以此标准进行衡量,远程审判在程序上大体符合纯粹正当性的要求,但是也有个别具体障碍需要消除。  相似文献   
8.
诉讼的本质是法律系统的二阶交往,诉讼程序的本质是法律系统的二阶交往秩序,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是法律系统的二阶交往理性。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构成要素有四,分别是言语行为的可领会性、陈述的真实性、表达的真诚性和言语行为的合法性,其中言语行为的合法性之合法乃是指合诉讼程序法之外的其他的法。诉讼程序制度的全部规范都在于促进该四个纯粹正当性要素的实现。这四个要素相互结合,可以承担起对诉讼程序之制度与实践进行正当性评价的任务。无论是诉讼程序本体还是诉讼程序周边的制度与实践,凡是能够促进诉讼程序纯粹正当性的就是正当的,凡是减损诉讼程序纯粹正当性的就是不正当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这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应当在六个方面作出回应:一是有关民事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的争论应当告一段落,检察机关应当谨慎认真地履行好民事检察监督职责;二是民事检察监督应当从重实体轻程序转向实体和程序并重;三是民检办案人员和法官在法律思维上应当消除分歧,尽量趋同或者趋近;四是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也要进一步体现效率价值;五是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指导下,努力在抗诉案件受理以及审查阶段促进当事人和解,以化解纠纷;六是在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中,民事审判权并非由承办案件的法官所独享,而是由合议庭成员、人民法院内部不同的成员和机构所分享。这种审判权分享机制,必然会对法官的证明评价活动以及证明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