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基于平扫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MRI影像特征参数的乳腺癌远处转移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3 032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转移组93例和非转移组186例。分析转移组远处转移部位与分子分型的关系,同时对两组MRI影像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获得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  转移组中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分别为骨、肝脏、肺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的病变类型、是否多发、T1WI和T2WI信号均匀度及病灶最大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类型、是否多发、T2WI信号均匀度及病灶最大径为独立预测因子。根据独立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 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82.8%、85.7%、75.0%和0.801。  结论  基于MRI影像特征的模型对预测乳腺癌远处转移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女性乳腺多属于致密型乳腺, 而乳腺X线摄影筛查对致密型乳腺中非钙化病变检出灵敏度较低, 数字化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虽然能够减少致密乳腺组织中对病变的掩盖, 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召回率, 但DBT具有图像数量多导致医师阅片时间延长的局限性。基于此, 人工智能技术联合DBT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应用前景广泛。该文就DBT以及DBT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钙化性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及其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术前经乳腺X线检查检出为钙化性乳腺癌108例(111个病灶), 并同时行乳腺MRI检查。分析肿块与非肿块样病变的MRI动态增强表现和扩散加权成像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并研究MRI表现和ADC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在111个病灶中, 肿块占66.7%(74/111), 非肿块样病变占33.3%(37/111)。MRI对钙化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6.4%(107/111)。漏诊4例, 1例为导管原位癌(DCIS), 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病灶最大径均 < 2 cm。肿块比非肿块样病变的ER阳性率高(χ2=4.681, P=0.038)。肿块的形态与大小存在相关性(χ2=7.688, P=0.043), 肿块中最大径≤2 cm约54.9%(28/51)表现为圆形; 肿块中最大径 > 2 cm约47.8%(11/23)表现为不规则形。平均ADC值Ki-67阳性组为(1.046 8±0.2180 5)×10-3 mm2/s, 阴性组为(1.189 6±0.30348)×10-3 mm2/s,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4, P=0.011)。  结论  钙化性乳腺癌的MRI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维彩超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130例(158个)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二维彩超和SWE检查.以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得出乳腺良恶性病变最大弹性模量值、平均弹性模量值的相应诊断临界值.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评价二维彩超和SW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2者的结果.结果 130例患者的158个乳腺病灶中,恶性病变90个,良性病变68个.二维彩超和SW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9.7%和89.5%;特异性分别为85.6%和95.3%;准确性分别为87.3%和91.4%;二维彩超和SWE 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5%、93.3%、95.6%.结论 二维彩超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SWE检查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是传统二维彩超技术的有益补充.二维彩超与定量SWE技术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减少漏诊、误诊及不必要的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0T 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并评估ADC直方图在各b值下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114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116个病灶。利用Image J软件对b值为0、500、800、1 000、1 500 s/mm2时ADC进行直方图分析,记录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mean)、ADC众数(ADCmode)、偏度及峰度等参数。根据肿瘤分子分型、T分期(T1 vs. T2~3)、组织学级别(高级别vs.低级别)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阳性vs.阴性)进行分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两组间参数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结果  b值为500、800、1 000及1 500 s/mm2时,Luminal型的偏度均低于非Luminal型(均P < 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min均高于非HER-2过表达型(均P < 0.05),T1期肿瘤的峰度均低于T2~3期(均P < 0.05),且峰度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均P < 0.05)。b值为500 s/mm2时,组织学低级别组的ADCmode及ADCmean较高级别组高(均P < 0.05)。在不同b值下,通过ROC曲线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直方图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无显著性差异(均P > 0.05)。  结论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ADC直方图是一种肿瘤异质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各b值间ADC直方图对于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因素诊断效能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评价超声处理在西药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药典规定方法和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分别对5种药品进行实验,并分析和测定不同药品的样品含量,给予科学比较.结果:经药典规定方法和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实验后,5种样品的测定结果大致相同,相比较而言,超声波预处理方法更为省时省力,操作也更为简单.结论:超声处理应用于西药检验中,具有较精确的检验结果,且能减少检验者的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女性月经状态及月经周期对乳腺MR动态增强检查中不同时相的纤维腺体背景强化(BPE)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乳腺MR增强检查且月经情况明确的女性279例,共分析动态增强后第1 min、2 min和8 min三个时相(Phase1、2、8)的BPE.定性分析根据2013年美国放射学院(ACR)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将BPE分为4型:轻微强化、轻度强化、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通过计算动态增强后乳腺BPE信号强度(SI)增加的百分率[(SIE-SIP)/SIP×100%]来定量分析BPE.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zllis H检验比较不同月经状态和月经周期下乳腺BPE程度.结果 绝经前女性动态增强后第1、2、8时相乳腺BPE均高于绝经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89例绝经前女性中,月经各周期乳腺BP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月经周期第2周乳腺BPE低于第1、3、4周.结论 月经状态及月经周期不同,激素水平呈现不同水平和周期性变化,均对乳腺BPE有一定影响.绝经前女性乳腺BPE显著高于绝经后女性,月经周期第2周乳腺BPE最低,在月经周期第3、4周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为探索适合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筛查模式提供循证医学信息.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肿瘤医院具备完整的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资料T1及Tis期乳腺癌患者1 630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1 630例患者共1 665个病变,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均检出的病变共1 559个.在病变检出率方面,对于脂肪型或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X线检查对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对于多量纤维腺体型乳腺,两者对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致密型乳腺,超声检查对病变检出率则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在病变诊断准确率方面,对于脂肪型及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本组资料显示超声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相同或低于X线;对于多量纤维腺体和致密型乳腺,超声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基于X线检查将病变类型分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病变,随着纤维腺体密度升高,非肿块型病变所占比例升高,肿块型病变比例降低.结论 乳腺X线检查对于纤维腺体量较少的T1及Tis期乳腺癌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超声检查对于纤维腺体量较多的T1及Tis期乳腺癌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基于X线的病变类型进行分组,病变类型与纤维腺体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超声BI-RAD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5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  结果  85个叶状肿瘤中良性33个、交界性28个和恶性24个。肿物形态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良性叶状肿瘤边界清晰更为常见(χ2=12.721,P=0.002);恶性叶状肿瘤内部多可见囊性无回声区(χ2=9.677,P=0.046)。彩色血流成像显示:75.3%(64/85)的肿物内部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26个病变进行了弹性成像,88.5%(23/26)的肿块弹性成像评分为2~3分。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和肿块内部是否存在小囊性无回声区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