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固生蛋白tenascin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固生蛋白(tenascin ,T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和与HCC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 2例HCC、10例肝硬化和7例正常肝组织内TN的表达情况,观察与HCC病理学特点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TN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 χ2 =4 15 ,P <0 0 5 ;t=2 4 73,P <0 0 5 ) ;②TN在有包膜侵犯组、病理分级Ⅲ~Ⅳ组及有转移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 χ2 =5 4 7,P <0 0 5 ;t=2 138,P <0 0 5 )、病理分级Ⅰ~Ⅱ级组( χ2 =6 87,P <0 0 1;t=2 4 79,P <0 0 5 )以及无转移组( χ2 =10 6 ,P <0 0 1;t=2 6 93,P <0 0 1) ;③肝癌>5cm、有包膜侵犯、有转移、病理分级Ⅲ~Ⅳ级组的MVD值明显高于肝癌≤5cm(t=2 0 36 ,P <0 0 5 )、无包膜侵犯(t =2 32 8,P <0 0 5 )、无转移(t =2 4 94 ,P <0 0 5 )及病理分级Ⅰ~Ⅱ级组(t =2 2 71,P <0 0 5 )。④TN阳性表达HCC中的MVD值明显高于TN阴性表达HCC中的MVD值(t =2 4 87,P <0 0 5 )。结论 T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其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phrin-A1 及其受体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2例肝细胞癌(肝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标本中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和EphA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52例肝癌组中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EphA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31/52),53.8%(28/52)和17.3%(9/52),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12/52),28.9% (15/52)以及21.2%(11/52)。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hA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mRNA在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和73.7%(38/52),明显高于癌旁组中的阳性表达42.3%(22/52)和48.1% (25/52) (P<0.05),而EphA2mRNA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蛋白的高表达与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EphA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1);而Ephrin-A1与EphA2的表达无相关性;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Ephrin-A1通过与其受体EphA1相结合,促进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有望成为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TERT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同步检测62例肝细胞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hTERT蛋白及hTERT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TERT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胞质内,偶见核内染色。hTERT蛋白和hTERT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71%(55/62)、82.26%(51/62),分别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9.68%(6/62)、6.45%(4/62),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hTERT蛋白及其mRNA在8例正常肝组织均未见表达,阳性率为0.00%(0/8)。统计学分析显示,在肝细胞肝癌中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门静脉有无癌栓、血清中甲胎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合并HBV感染等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结论:hTERT基因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有望成为肝细胞肝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Recent reports have identified that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rotein (PTEN) i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the human body with a double-specific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lipid phosphatase and protein phosphatase[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known as one of the ut-most factors stimulating tumor blood vessel grow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solid malignant tumor, whose growth is rapid, with frequent intrahepatic dissemination and 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治疗的68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未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对照组)32例,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示踪组)3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对侧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示踪组分别清扫中央区淋巴结205枚和324枚。其中,对照组手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41±1.56)枚/例,示踪组为(8.99±2.24)枚/例,多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0.6%(13/32),与示踪组(47.2%,17/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但示踪组喉返神经内侧区的淋巴结转移率(38.9%,14/36)高于对照组(12.5%,4/32),P=0.029。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及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均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可明显提高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同时不增加(或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程度,又分别分为单侧喉返神经显露组(A组)和双侧喉返神经显露组(B组)两个亚组.实验组患者将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分别置于甲状腺手术创腔内喉返神经表面和颈前肌群表面与颈阔肌层之间.对照组不使用生物膜.对患者声音状况及颈部不适感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手术后当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声音嘶哑.术后3天后开始有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为迟发性声音嘶哑.迟发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为3.33% (4/120),实验组1例(占1.7%),对照组3例(占5.0%).采用GRBAS系统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各个观察点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VQ量表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仅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电子喉镜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颈部不适感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保护喉返神经,促进声音恢复的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颈部牵扯及挛缩感.  相似文献   
7.
IL-2治疗对肝癌化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IL -2治疗与肝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4例术前有IL -2治疗史、12例术前没有IL -2治疗史的肝细胞癌存档石蜡包埋切片组织中MRP1、IL -2受体α链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IL -2治疗组中IL -2受体α链表达强度为 :0 3 0 19± 0 0 40 2 3 ,明显高于非治疗 (0 2 63 1± 0 0 2 2 2 4,P <0 0 1) ,IL -2治疗组IL -2治疗有效。IL-2治疗组中MRP1表达的强度为 :0 3 3 64± 0 0 44 67,非治疗组为 :0 3 0 0 8± 0 0 3 764 ,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用IL -2治疗HCC患者 ,在增加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同时增加了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因此 ,在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时 ,联合应用IL -2会降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rotein,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表达及其关系,并探讨两者与HCC发生、发展及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PTEN与VEGF蛋白及mRN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肝癌组织临床病理分期、侵袭性的关系。结果:HCC中PTEN蛋白及mRNA表达阳性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VEGF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两者间呈负相关(r=-0·613、-0·572,P=0·000、0·002);肝癌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2、0·000),而与VEGF和MVD表达呈正相关(P=0·000);MVD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439,P=0·001),而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45,P=0·000)。结论:PTEN和VEGF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反映HCC组织分化和侵袭性强弱;HCC中PTEN表达缺失可能引起VEGF表达增加,从而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组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达(25.28±1.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且光动力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生物学效应,而凋亡调控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巨型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及对于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患者的44枚巨卵细胞,分析了巨卵的成熟度、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别检测了巨卵及其胚胎的X、13和14号染色体组成。结果:巨卵的发生率约为0.29%,巨卵细胞的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普通卵母细胞(P<0.05)。获得巨卵的40例患者的平均获卵数明显高于未产生巨卵的患者(P<0.05)。10个巨卵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显示其均为二倍体,对5个2PN巨卵胚胎的13个卵裂球行FISH检测的结果显示,5个胚胎为三倍体或者嵌合体。结论:巨卵受精可能是形成母源性三倍体的原因之一。鉴于其染色体数目异常,对于巨卵发育而来的胚胎可能并不适合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