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HPV检测在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例首诊为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最终确诊为HPV相关口咽鳞癌,分析确诊过程。结果 首诊时6例患者均被确诊为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且p16表达阳性和HPV-16亚型阳性,而EBER表达阴性。经全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原发病灶。随后对其中4例予同侧扁桃体盲检(2例)和切除(2例),病理均证实为扁桃体鳞癌。另2例分别在随访第149天、545天MRI检查发现同侧口咽侧壁和舌根增厚伴强化,经活检分别证实为扁桃体鳞癌、舌根鳞癌。结论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HPV阳性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应高度怀疑原发病灶来源于口咽部位的可能性,特别是扁桃体和舌根部位。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9年8月~2003年8月收治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10例,均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患,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而肠道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1].结直肠手术前,理想的肠道准备应能安全、迅速地排空肠道,既不影响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又不引起机体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肿瘤刺激小,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国内外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肠道准备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1岁。因咳嗽、胸闷,活动后气短和中度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胸片和B超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和心包积液,经9次胸穿抽液300~900ml/次,均报告为淡黄色渗出液,胸水未找到抗酸杆菌,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拟诊结核性胸膜炎、心包炎,给予正规抗痨治疗(INH+RFP+SM)45天,咳嗽减轻,体温降至正常,心包积液吸收,但胸水未减少。期间胸部CT发现前纵隔软组织密度肺块(2.8cm×1.7cm),临床疑诊肺癌、纵隔和胸膜转移,给中药抗癌治疗30天仍未见胸水减少,再用INH+RFP+EMB并激素40天,胸水  相似文献   
5.
结合本院开展为部队服务工作实际,用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创建符合官兵需求的新型服务保障模式和方法。从强化标准意识、优化诊疗环境、注重管教并重、延伸服务内涵等方面思考和总结,为提升医院保障水平,提高为部队服务质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1989~1990年,我们联合应用左旋咪唑、胱氨酸、锌制剂(以下简称LLZ)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预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临床资料:50例患儿均按全国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学术会议(1987年)标准确诊。年龄< 3岁13例,~8岁37例。病程~2年13例,~4年28例,4年以上9例。上呼吸道感染19例,支气管炎31例,其中12例患过1~5次肺炎。一年感染12次以上的28M,8~11次22例。46例发作时需静脉滴注抗生素才能控制感染。 2.服药方法:左旋咪唑每日2.5mg/kg,每周服3天停4天;胱氨酸50mg,每日3次;锌制剂每日1mg/kg,分2~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剂量芬太尼预处理对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全组120例拟行全麻患者,ASAⅠ或Ⅱ级,18 ~ 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75 μg (3.5 mL,相当于3 μg/kg)前1 min给予生理盐水0.5 mL;芬太尼Ⅰ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50 μg(3.0 mL) 前1 min预先给予芬太尼25 μg(0.5 mL);芬太尼Ⅱ组:预先给予芬太尼25 μg 1 min后再静脉给予芬太尼175 μg.结果:对照组、芬太尼Ⅰ组和Ⅱ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35.0%、7.5%和15.0%,即芬太尼Ⅰ组和Ⅱ组咳嗽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 = 7.469 6,χ2 = 4.266 7,P < 0.05).3组在给予芬太尼前、后MAP和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先发制"给予小剂量芬太尼(25 μg)可有效预防较大剂量芬太尼(150 μg或175 μg)咳嗽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的联合测定,探讨它们在肺结核感染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7例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按照结核杆菌涂片结果、临床诊断分型、耐药性差异进行进一步分组,综合分析肺结核患者TNF-α和TRF水平的变化。结果 TNF-α和TRF浓度与痰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呈正相关;病例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除抗酸杆菌阴性者,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杆菌阳性者TNF-α水平均高于抗酸杆菌阴性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TRF水平抗酸杆菌阳性者均高于抗酸杆菌阴性者,除抗酸杆菌弱阳性者,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TNF-α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结核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P<0.0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TRF水平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P<0.01)。治疗前,TNF-α和TRF水平在不同耐药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耐药者TNF-α和TR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除耐多药结核外,其余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和TRF的测定对研究结核杆菌致病机制、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及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扩张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尿道输尿管扩张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112例,其中男65例,女47例,平均年龄38岁。狭窄段长度0.5~0.2cm。结果112例均顺利通过输尿管扩张导丝,狭窄段扩张成功。随访6~30个月,平均13个月。一次扩张成功96例(85.7%),B超提示肾盂积水均消失或明显减轻,CTU示狭窄段通畅;其中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术后取支架后狭窄复发,肾盂积水无明显改善,经再次扩张和置人双“J”管后,肾积水减轻,狭窄段较前通畅;所有手术无输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输尿管扩张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体表无伤口、可重复治疗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脊麻剖宫产时缩宫素对健康产妇Tp-e和QTc间期的影响.方法 ASA分级Ⅰ级择期剖宫产产妇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静脉推注组(静推组)和缩宫素静脉微泵组(微泵组),每组20例.在胎儿娩出后静推组55~60s静脉单次推注5%葡萄糖5ml+5 U缩宫素,微泵组10 min内静脉匀速泵注完5%葡萄糖20 ml+5 U缩宫素.记录并比较术前与脊麻后1、3、5 min,应用缩宫素后1、3、5、10min的QTc间期、Tp-e间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结果 静推组在应用缩宫素后1 min较术前心率明显增快[(89±13)次/min比(73±12)次/min],MAP显著降低[(69±12)mm Hg(1 mm Hg=0.133 kPa)比(82±13)mm Hg]和QTc间期明显延长[(426±21)ms比(405±18)ms](P<0.01);而在应用缩宫素后1、3、5min时Tp-e间期均较术前延长(P<0.01或<0.05).结论 单次较大剂量(5 U)缩宫素静脉快速推注可延长健康产妇的QTc和Tp-e间期;而Tp-e间期的延长可能更准确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处理QT间期延长综合征产妇脊麻剖宫产时,缩宫素的使用方式应慎重考虑.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xytocin on Tp-e and QTc interval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in healthy puerperas. Methods Forty ASA Ⅰ puerperas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to receive oxytocin intravenous bolus group (group-IB) or oxytocin continuous infusion group (group-CI) with 20 puerperas in each by random digits table. An intravenous bolus of 5% glucose 5 ml and 5 U oxytocin was administered after delivery a 55-60 s period. A continuous infusion of 5% glucose 5 ml and 5U oxytocin was administered after delivery a 10 min period. Measured the QTc interval,Tp-e interval,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d beart rate ( HR ) pre-operatively, then 1,3 and 5 ai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and at least 1,3,5 and 10 min after oxytocin injection. Results In group-IB:HR was fast 1 min after oxytocin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ly [(89 ± 13) beats/min vs. (73 ± 12) beats/min] ,MAP was decreased [(69 ± 12 ) mm Hg ( 1 mm Hg= 0. 133 kPa ) vs. ( 82 ± 13 ) mm Hg] and QTc interval was prolonged [(426 ±21 ) ms vs. (405 ± 18 ) ms] (P < 0.01 ); but Tp-e interval was prolonged 1,3,5 min after oxytocin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ly (P < 0.01 or < 0.05 ). Conclusions Single large dose of oxytocin intravenous bolus (5 U) can prolong QTc interval and Tp-e interval in healthy puerperas, and Tp-e interval can exact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e risk-benefit balance of oxytocin bolus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 should be discussed with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long QT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