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GNC)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中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GNC对衰老HUVECs的治疗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HUVECs作为研究对象,H2O2诱导内皮细胞衰老作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H2O2组,H2O2+DMSO组(DMSO),白藜芦醇组(Resv)及GNC提取物低(GNC-L),中(GNC-M),高(GNC-H)质量浓度组,除空白组,H2O2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DMSO 1 mL·L-1,Resv 8 μmol·L-1,GNC 400,300,200 mg·L-1药物干预,24 h后除空白组外给予300 μmol·L-1 H2O2诱导HUVECs衰老,再给予正常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程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采用Mito SOX RED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以JC-10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与磷酸化(p-)p66的蛋白表达。结果 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SA-β-gal染色蓝染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H2O2组比较,各浓度组SA-β-gal染色蓝染细胞显著减少(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G0/G1期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增多(P<0.05),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H2O2组比较,GNC各组及Resv组G0/G1期细胞数量比例明显减少(P<0.05),GNC-H组,Resv组在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线粒体ROS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强度明显减弱(P<0.05);与H2O2组比较,GNC-H,GNC-M组强度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1);与H2O2组比较,GNC-H,GNC-M,GNC-L组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1),Resv组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Mn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H2O2组比较,GNC-H与GNC-M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空白组比较,H2O2组p-p66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H2O2组比较,各用药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表明用药后可减轻细胞内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结论 中药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延缓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药物干预后,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及相关蛋白MnSOD,p-p66蛋白发生明显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其机制可能是中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延缓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对基因组进行精确定点修饰的技术,可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敲除、加入和替换等,从而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其技术本质均是利用非同源末端链接途径修复和同源重组修复,联合特异性DNA靶向识别及核酸内切酶完成的DNA序列改变。基因编辑技术在科研、农业、医疗等领域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在疾病基因治疗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如白血病、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多种肌肉营养障碍症和逆转录病毒相关传染病如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许多堪称跨时代的佳绩: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开展的实验新方法学研究及动物模型的制备工作也在迅猛地发展和完善;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也已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预防疟疾、器官移植、生物制药、农业育种改良、灭绝物种复活等多个研究领域。该文就基因编辑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些概括和总结。此外还归纳了一些当前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争议和思考,并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水煎煮提取吴茱萸,运用LC—MS“联用技术得到各化合物的总离子流图和多级质谱图,从而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从吴茱萸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HPLC—MS。法可用于吴茱萸中3类成分的结构分析,为建立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建立的衰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状况。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腹腔注射D-半乳糖组、单纯摘除胸腺组、D-半乳糖注射联合胸腺摘除组、维生素E、C治疗组。造模及投药6w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发生率以及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结果造模及投药6w后,与对照组比较,3个造模组血清SOD水平和T-AOC均明显下降(P0.05),造模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神经元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明显上升,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联合胸腺摘除组尤为明显,与单一方法造模的两组比较该两项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腺摘除复合D-半乳糖腹腔注射方法建立的衰老大鼠模型,更能体现出神经细胞衰老损伤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6.
不同药物对急性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稳定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并比较不同种类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作用差异,籍此探讨该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多巴酚丁胺组、去乙酰毛花苷组及黄芪注射液组,采用戊巴比妥钠股静脉给药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即时用多巴酚丁胺(100μg·kg-1)、去乙酰毛花苷(0.1 mg·kg-1)或黄芪注射液(4 mL·kg-1)静脉给药干预,全过程中使用四道生理仪监测心电图、左心室内压等指标的变化,观察药物治疗效果1~2 h。结果:使用戊巴比妥钠建立的稳定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左室内压峰值(LVSP)及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1)等各项指标降至初始值60%~70%并持续90 min以上。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后2 min左右LVSP及dp.dtmax-1均明显回升至初始值90%以上(P<0.05),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20 min左右LVSP及dp.dtmax-1也明显回升至初始值90%左右(P<0.05),但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后未观察到指标明显改善现象。结论:使用戊巴比妥钠可建立较为稳定大鼠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此模型比较适用于多巴酚丁胺类药物及黄芪注射液的药理及药效研究,而不太适用于去乙酰毛花苷类药物的药效及深入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磁珠法结合MALDI-TOF MS进行慢性心衰气阴虚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不同磁珠分离的患者血液蛋白质谱,从采集、蛋白提取、反复冻融、重复性、基质样品比例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结果:血清质谱峰均多于血浆,弱阳离子磁珠出峰数量优于铜螯合磁珠,气阴虚证患者与健康组比较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高通量、快速分离、制备和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整个实验体系稳定、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均匀设计的中药有效组分复方配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基于均匀设计的中药抗氧化有效组分复方的研究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和改进最小角回归分析,对甘草总黄酮、银杏叶提取物、淫羊藿总黄酮和黄芪总苷组成的中药组分复方不同配比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获得了中药组分配伍清除DPPH的回归方程,优化组合后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显示该中药组分配伍最佳剂量组合为甘草总黄酮0.8mg/ml、银杏叶提取物3.144mg/ml、淫羊藿总黄酮0.024mg/ml和黄芪总苷0.036mg/ml。结论上述中药组分配伍后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本实验采用的均匀设计结合改进最小角回归分析适合"非线性、小样本"生物实验数据数据分析,为筛选评价抗氧化中药有效组分复方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孕激素(P)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的增殖作用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小鼠ESC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氨唑蓝法(MTT)检测P处理后ESC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cyclin 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孕激素对ESC起增殖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孕激素作用12 h后,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上调。雌激素(E)、孕激素(P)、雌激素+孕激素(EP)联合分别刺激ESC 24 h,P组和EP组的ESC增殖,S期的细胞百分数升高,且cyclin G1蛋白表达阳性。E组与空白对照组(C组)的ESC增殖抑制,S期的细胞百分数维持低水平,且cyclin G1蛋白表达阴性。结论孕激素对ESC起增殖作用,引起细胞周期重新分布可能是孕激素促ESC增殖的机制之一。cyclin G1呈孕激素依赖性表达,可能参与孕激素对ESC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细胞内钙是介导心肌舒缩活动最关键的因素,心功能衰竭进程中参与调节细胞内钙变化的众多调节因子亦都发生改变,而强心药物正性肌力作用的发挥也最终都与钙信号调节有关。结合既往的研究,提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影响钙调机制相关的Ryanodine受体(RyR)、肌浆网钙泵(SERCA-ATPase)、磷酸受纳蛋白(PLB)以及肌钙蛋白(Tn)的含量或功能,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