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药物静脉自身给药发展和药物强化作用认同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药物成瘾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动物模型包括药物辨别、自发活动行为敏化、条件性位置偏爱和自身给药。不同的动物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成瘾性药物的多种作用,既有相似点,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自身给药是最能反映人类主动觅药和用药行为的动物模型,使客观考察药物成瘾者的主动强迫性用药这一行为特点成为可能,从而在药物成瘾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纵观自身给药模型的发展,也恰好反映了学术界对成瘾性药物本身强化作用的早期争论和最终认同。因此,这篇文章将着重阐述药物静脉自身给药模型的发展以及药物强化作用在自身给药行为中角色认同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帕马丁(levo-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大鼠海洛因强化效应和自发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4只,用固定比率强化程序建立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行为模型,模型建立后动物随机分为2组(n=7):L- THP 2.5 mg/kg组和L-THP 5.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THP对大鼠海洛因固定比率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溶媒组、L-THP 2.5 mg/kg组和L-THP 5.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THP或等量溶媒对大鼠自发活动度的影响.结果 在固定比率程序测试中,L- THP(2.5,5.0 mg/kg)可显著抑制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行为,与基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自发活动度测试中,与溶媒对照组相比,L-THP 2.5 mg/kg组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THP 5.0 mg/kg组活动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L-THP 2.5 mg/kg组可降低大鼠海洛因的强化效应,且不会影响其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左旋四氢帕马丁(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又称颅痛定,是中国传统中药延胡索中的有效生物碱成分之一,1977年列入药典,具有镇痛、镇静、安定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l-THP是脑内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而脑内多巴胺受体兴奋与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相关,显示l-THP具有治疗MA成瘾性的应用前景。本文概括了l-THP独特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MA成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剂量、溶媒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四氧嘧啶致实验性高血糖小鼠模型建立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SPF级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连续6周观察四氧嘧啶剂量、溶媒的不同组合对造模成功率、存活率、体重、空腹血糖值、血糖曲线下面积的稳定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160mg/kg体重四氧嘧啶(pH值为4.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单次腹腔注射,可获得成模率70%、存活率75%、空腹血糖(15~20mmol/L)及血糖曲线下面积(55~65mmol/L)持续6周稳定,血清胰岛素水平(21mIU/L)显著降低但不丧失的实验性高血糖小鼠模型。结论本实验充分考虑剂量、溶媒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四氧嘧啶致实验性高血糖小鼠模型的影响,并进行6周的模型稳定性动态观察,筛选出理想的造模条件,可用于实验性糖尿病的基础研究及辅助降血糖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复发为特征的慢性脑疾病,成瘾性药物激活奖赏和学习记忆的神经环路,长期使用造成了神经元适应性变化从而使机体对毒品和环境产生异常的联系,当再次暴露吸毒环境可以产生强迫性的用药和心理渴求~([1]).  相似文献   
6.
目的:大鼠颈外静脉插管是建立静脉自身给药模型的重要步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颈静脉导管的制备和利用引导管进行颈静脉插管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利用颈静脉插管的辅助工具BD406999引导管将自制导管插入20只Sprague-Dawley大鼠颈静脉内,完成自身给药手术。结果:大鼠20只存活,且术后恢复良好,导管不易阻塞,成功率高。结论:使用自制导管和改进颈静脉插管技术,可较好地保证大鼠颈静脉插管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自身给药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灰树花多糖D组分(D-fraction)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染毒后的大鼠肺泡巨噬(NR8383)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SRM 2786悬液(31.25、62.5、125、250和500μg/ml)、不同浓度的D-fraction溶液(1.56、3.125、6.25、12.5、25、50、100、200及400μg/ml)及SRM 2786溶液(浓度为125μg/ml)与不同浓度的D-fraction溶液(3.125、6.25、12.5、25μg/ml)暴露NR8383细胞24 h,同时,设置空白对照(F-12K培养基)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125μg/ml SRM 2786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3.125、6.25、12.5、25μg/ml)的D-fraction溶液联合暴露NR8383细胞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β(IL-1β)三种炎性因子的释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SRM 2786暴露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SRM 2786暴露浓度的升高,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56~25μg/ml D-fraction暴露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400μg/ml D-fraction暴露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均无明显改变。与125μg/ml SRM 2786暴露组相比,125μg/ml SRM 2786+各浓度D-fraction暴露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增高;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1β含量均较低,除125μg/ml SRM 2786+3.125μg/ml D-fraction暴露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D-fraction暴露浓度的升高,125μg/ml SRM 2786暴露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1β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IL-6含量呈波浪性下降的趋势。结论 PM_(2.5)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和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而D-fraction可改善由PM_(2.5)引发的NR8383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獉獉:建立大鼠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行为模型。方法獉獉:训练♂SD大鼠通过鼻触行为进行甲基苯丙胺静脉自身给药,训练期剂量0.03 mg.kg-1或0.06 mg.kg-1。每天进行4 h。固定频率(FR)和渐变频率(PR)测试剂量为0.015、0.03、0.06、0.09和0.12 mg.kg-1)FR和PR测试分别为4 h和6 h。戒断停药2周后,大鼠重新返回实验笼进行消退及复吸测试,包括6个阶段的消退和一个阶段的复吸测试。结果獉獉:训练7 d后,80%的实验大鼠建立稳定的甲基苯丙胺静脉自身给药行为。FR剂量效应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即随着剂量的增加实验大鼠鼻触数降低。PR曲线是一条上升的曲线,即随着剂量的增加实验大鼠断点数逐渐增加。消退和复吸测试中主要测试有效鼻触数。经过6个阶段的消退测试,实验大鼠有效鼻触数下降到3±s 3次。随后经过一个阶段的复吸测试,大鼠有效鼻触数可上升至57±s 8次。结论獉獉:通过自身给药训练实验大鼠成功的获得了甲基苯丙胺的自身给药行为,消退和相关环境线索诱导的复吸模型。  相似文献   
9.
<正>自身给药模型是用来评价药物依赖性潜力的一种动物模型,在药物滥用和依赖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实验动物在自身给药过程中体现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戒毒一号对C57BL/6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为该药镇静催眠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15 d灌胃不同剂量的戒毒一号(14.12、56.48 g/kg),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艾司唑仑组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戒毒一号对小鼠自发活动的中枢镇静作用;采用小鼠直接睡眠实验和协同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实验,观察戒毒一号催眠作用。结果:高剂量戒毒一号可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P0.01),且没有直接睡眠作用(P0.05),能够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入睡数及提高入睡率(P0.01),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有协同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毒一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且随剂量的升高其镇静和催眠作用均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