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业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DN)属于传统医学消渴病肾病的范畴,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近年发表的中医治疗DN的文献进行总结,探讨DN现代中医的证候学特点,以提高DN的辨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因"发作性胸背部疼痛半年,加重2h"入院。近半年患者受凉后出现胸背部酸痛,多次在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早,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坚持服用"消心痛、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当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痛加重,伴大汗、恶心、双上肢酸胀痛,持续约2h。既往有高血压病4年,最高血压达200/110mmHg。入院体格检查:T36.5℃,BP11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侧卧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8次/min,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犬心房颤动及右房心外膜射频消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心房鼻动(房颤)动物模型并探索右房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房鼻的可行性。方法 在8条犬建立无菌性心包炎房颤模型,然后进行右房心外膜的多线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在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可诱发持续性的房颤,木后第一天诱发率最高,但术后1~4日所诱发房鼻的持续时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房心外膜射频消融结束后,房颤诱发率明显降低(100%vs 25%,P<0.01),房颤时间缩短(22.18±10.29min vs9.78±3.24min P<0.01)。消融前后窦房结恢复时间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无明显变化(P>0.05)。消融结束后,病理检查发现消融部位心房肌损伤为连续性、透壁性的凝固性坏死。结论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是一种容易建立的可靠的房鼻模型,单纯右房心外膜线性射频消融治疗可明显减少房鼻的诱发率和房鼻持续时间,这点可能对人类房鼻的治疗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清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76例ACS患者胸痛发作24~96h[平均(32.8±16.9)h]血清NT-proBNP水平,并随访5年,观察并记录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1)ACS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为(513.51±364.69)pg/ml,中位数为421.5pg/ml。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679.43±369.05)pg/ml,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29.17±258.51)pg/ml]。(2)NT-proBNP≥421.5pg/ml组发生MACE(包括死亡)明显高于NT-proBNP<421.5pg/ml组。在NT-proBNP水平较高组随访过程中复发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值组,分别为30.26%(23例)和7.89%(6例)(P=0.0002);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79%(12例)和2.63%(2例)(P=0.0057);在NT-proBNP水平较高组的患者中病死率高,6例死亡者均分布在高于中位数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52例入选患者根据临床及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0例);9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22例)、三支病变组(28例)及左主干病变组(10例);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为低Gensini分值组(32例)、中Gensini分值组(33例)和高Gensini分值组(33例)。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27±0.27mg/L)高于对照组(0.98±0.17mg/L)及稳定型心绞痛组(1.11±0.24mg/L)(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支病变组(1.18±0.27mg/L)、双支病变组(1.21±0.34mg/L)、三支病变组(1.16±0.26mg/L)、左主干病变组(1.23±0.37mg/L)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Gensini积分低Gensini分值组(1.19±0.29mg/L)、中Gensini分值组(1.22±0.28mg/L)、高Gensini分值组(1.16±0.31mg/L)血清胱抑素C水平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2003~2005年我院抗焦虑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曙光  梁俊  夏清荣 《安徽医药》2006,10(12):966-967
目的评价本院抗焦虑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003年~2005年本院抗焦虑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 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焦虑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 s)均逐年增加,抗焦虑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我院用药频度(DDD s)中占首要位置,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在用药金额上占主要地位,了解掌握两者的用药趋势,有助于抗焦虑失眠药物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早期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住院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1例AMI患者住院后48小时内血浆NT-proBNP水平,并与患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比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99.44±386.28pg/ml vs 41.75±24.26pg/ml,P<0.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CK、CK-MB峰值浓度呈正相关(r=0.817,P=0.001;r=0.772,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61,P<0.01)。住院期发生MACE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者(971.50±367.01pg/ml vs 393.60±261.16pg/ml,P<0.001)。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CK、CK-MB峰值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AMI患者梗塞面积、心功能及住院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栓塞是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简要介绍肺栓塞的病因、临床分析、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月~1992年2月,我们用非诺贝特(fenofibrate)治疗高脂血症共32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高脂血症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28~79岁,平均56.09±12.59岁。临床上伴冠心病18例,高血压10例,心肌梗塞后2例。所有病人半年内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