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普遍适合性的膜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修饰并建立HSP 70表达并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的肿瘤细胞.方法RT-PCR法从人胚肾中获取HSP 70的cDNA,扩增成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选择载体pDisplay,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多克隆酶位点中.DNA测序证实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目的基因的上游带信号肽序列,下游带跨膜序列.RT-PCR产物电泳、Westem Blotting、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证实大量HSP 70表达并结合在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膜表面.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膜表达HSP 70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膜表面表达丰富的HSP70.转染细胞可以进一步制备新型瘤苗.  相似文献   
2.
改良Milligan-Morgan术治疗环状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状混合痔是一类较严重的肛门疾病,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常用Milligan-Morgan术治疗。但术后易产生肛门狭窄、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肛门功能也可能受损害。我科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进行了传统与改良的Milligan-Morgan术,现通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等指标对比,分析改良的MiMgan-Morgan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浅谈肠造口     
所谓结肠造口就是若肿瘤的位置接近肛门便需带肛门及附近的组织一并切除。因此,患者不能如常通便排泄,医师就会在患者腹部开一个孔道,并将它与大肠的末端接合起来,成为“造口”,亦称“假肛”或“人造肛口”。结肠造口多位于左下腹,它没有括约肌控制粪便排出,所以粪便会由结肠造口直接排出体外,病者本身不会有排粪的感觉,他需要在造口的位置上贴上造口袋,以收集排泄物。肠造口手术虽然是救命措施,但术前病人多不易接受,因其对肉体和精神都是一个打击,在身体外形及自尊方面都是一个刺激,这就需要医生及护士对造口手术病人及家属…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1年开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痔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复杂性肛瘘的瘘道较多且走行复杂,是肛肠科的治疗难点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治愈性手段,而患者术后存在大便失禁和再生障碍等多种危险因素[1],因此恢复期的治疗同样重要.为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作者自2011 年1 月至12 月,用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60 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其手术创面通常较大,间隙较深,术后疼痛常较剧烈,因此短期内常需反复依靠镇痛药缓解疼痛。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神经中枢敏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1]。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本研究对帕瑞昔布钠和盐酸曲马多在肛周脓肿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为临床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体外、体内直肠癌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对直肠癌HRT-18细胞进行干细胞分选后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放疗组、姜黄素联合放疗组,应用MTT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将分选的CD133+直肠癌细胞移植于裸鼠右脚垫建立移植瘤模型,将模型鼠分为姜黄素组、放疗组、姜黄素联合放疗组,每组8只,观察瘤体动态生长情况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瘤体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低剂量姜黄素联合放疗对直肠癌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24 h生长抑制率:18.7%±1.7%)较放疗组(14.6%±1.0%)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细胞凋亡率(28.8%±3.7%)与放疗组(13.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d时,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的瘤体体积为(521 ±79) mm3,与放疗组的(717 ±134) 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瘤体细胞凋亡指数(26.1%±3.3%)较放疗组(12.0%±2.1%)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提高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靶向载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改良聚焦超声定向辐照抑制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只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3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裸鼠肿瘤未行任何治疗组;B组为单纯超声辐照组,仅行超声辐照,未使用任何造影剂;C组为超声辐照联合SonoVue裸微泡治疗组;D组为超声辐照联合Targestar.SA裸微泡治疗组;E组为超声辐照联合包载血管内皮抑素的微泡治疗组。分别于辐照前、辐照后1、14和28d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脱机分析峰值强度(PI)、局部血容量(RBV)和局部血流量(RBF)等造影参数。实验结束后切除肿瘤组织行光镜及电镜病理学检查,并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估肿瘤坏死面积(NA)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辐照前各组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辐照后28d,C组、D组和E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且E组明显小于c组和D组(均P〈0.01)。辐照前各组PI、RBV和RB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辐照后28d,C组、D组和E组PI、RBF和RBV较辐照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E组明显低于C组和D组(均P〈0.05)。电镜观察显示,C、D、E组肿瘤细胞核膜消失,核染色质溶聚,呈簇状不规则排列,线粒体空泡化和微血管内皮损伤出血,以E组最为明显,而A和B组鲜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后28d,E组肿瘤组织N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MVD则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靶向载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改良聚焦超声定向辐照可以破坏结肠皮下易位原位结肠癌肿瘤微血管,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增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将来可能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结肠癌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选择经评估适合行局部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8例,使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经肛手套通路的建立:将手套袖口连同扩肛器缝合固定于肛周,再将手套5指经由透明肛门镜翻转出肛门,将超声刀、无损伤肠钳和肠镜镜头分别从3个指套伸入并结扎固定。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制作手套入路装置平均耗时12.5(10.0~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55.6(30.0~110.0)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0(3.0~8.0) d,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3例,管状腺瘤2瘤,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锯齿状腺瘤1例,其中2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有肿瘤组织标本边缘及基底部均为阴性。术后2例患者少量便血,随访1~5(中位3.1)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经肛手套通路联合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具有简单和安全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MAL基因在T细胞分化中晚期时表达,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大肠癌的发病机制除遗传因素外,后生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最主要的后生机制之一是DNA的甲基化、MAL基凶甲基化及表达异常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联系密切.MAL基凶可作为大肠癌粪便筛查的标志物之一,为大肠癌的早期预测、分类分级、预后评估及预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