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转化医学理念在循证针灸学中的应用与针灸临床证据转化的模式和路径。通过简述转化医学的理念及分型,结合中医学的特点及二者关联性,分析针灸临床证据转化的自身特点。从丰富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社区推广和产品转化四个方面阐述了针灸临床证据转化思路及相关范例。总结了一条基于中医理论的从循证针灸学角度出发,多路径综合链接的针灸临床证据转化路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培元颗粒的处方与成型工艺,为该方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颗粒成型性、吸湿性、流动性为评价指标,优选培元颗粒的处方组成和成型工艺参数,并对培元颗粒的水分、流动性、堆密度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培元颗粒的最佳处方与成型工艺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5∶3∶3),以90%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60℃干燥1 h。收率、水分、休止角、堆密度及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95.78%,5.08%,30.73度,0.526 g·m L-1,70%。结论:优选的培元颗粒处方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颗粒剂的水分、流动性、堆密度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血藤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红景天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5μL;柱温:30℃。结果 10个产地的大血藤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以上,共标定14个共有峰,可确认红景天苷和绿原酸两个峰。红景天苷和绿原酸含量在不同产地大血藤中差异很大,以安徽产大血藤药材中含量为最高。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大血藤药材的鉴别和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腧穴配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针刺治疗呃逆不同处方中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建立针刺治疗呃逆处方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研究针刺治疗呃逆的核心腧穴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606篇文献,提取出634个针刺治疗呃逆的处方,单穴处方有133条(20. 98%),明显低于多穴处方(501条,79. 02%)。多穴处方中均存在主要配穴法,以远近配穴为主(326条);存在次要配穴法的处方有447条,以上下配穴为主(370条)。共涉及163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2 969次,其中,内关穴使用频次最高(400次,13. 47%),其次为足三里、中脘、太冲、膻中等穴。从腧穴归经来看,任脉腧穴应用频次最高(666次,22. 43%),其次为胃经、心包经、膀胱经以及肝经。特定穴共计67个,使用频次为2 555次,占总频次的86. 05%,其中以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875次,29. 47%),其次为络穴与八脉交会穴。复杂网络分析核心节点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结论:针刺治疗呃逆的临床常用核心腧穴为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太冲,常用四肢部与胸腹部的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英文数据库等,对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合格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数统计及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取穴配穴方法及腧穴配伍规律。结果经筛选,共纳入中文文献99篇,英文文献0篇,提取出101条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针灸处方,其中7条采用单穴处方,94条采用配穴处方。配穴方法治疗中局部配穴有13条,远部配穴有2条,远近配穴有79条。复杂网络分析拓扑结构后发现膻中、屋翳、足三里、肩井是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核心腧穴,局远配穴、上下配穴方法为其主要配穴方法。结论针刺治疗乳腺增生配穴多用于单穴,配穴方法以局远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为主。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信息的载体就是数据。计算机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针灸学领域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背后蕴含哪些尚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研究,严重制约了针灸学的学科发展。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应运而生,以针灸学中的现象和规律、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针灸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为针灸科学研究铺开一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8.
李博  李宛蓉 《陕西中医》2020,(11):1529-1533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 m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 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 、24 、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网、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5月31日。结果:15篇临床研究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计1545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OR=1.89,95%置信区间(CL)为(1.33,2.69)],但中医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与西药相当,且具有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但受到文献质量限制,该系统评价的结论在临床应用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培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颗粒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培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b1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0 ℃,雾化温度为30 ℃。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检出人参、黄芪、淫羊藿,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46~20.5 μg/mL、1.54~7.69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4%、97.58%,RSD分别为1.15%、1.34%。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