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血液成分分离机建立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了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技术,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采用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救治15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该治疗性血浆置换床旁救治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为86.4%。其中吉兰巴雷综合征74例,有效率为83.8%;与血浆置换组相比,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组患者运动障碍明显改善(P0.05)。重症肌无力50例,有效率为90.0%。急性肝衰竭30例,有效率为86.7%。154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4%。结论应用民族产品血液成分分离机建立的床旁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安全、有效,是推动治疗性血浆置换技术临床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归纳总结国内外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动物造模方法以及造模后的行为学检测指标,推荐冷水游泳加慢性束缚造模法复合免疫诱导法,可能会是一种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的CFS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移植造血干细胞期间成分输血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5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白血病患者,通过计算输注血小板后24 h的血小板回升率、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值的变化以及输注悬浮红细胞后24 h内血红蛋白的增加量,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判断输注后的效果。观察性别,移植前、后,供受者血型是否相符等不同因素对悬浮红细胞、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移植前输注(61.91%vs55.77%,P<0.05),而红细胞输注效果移植前优于移植后(71.43%vs47.91%,P<0.01);供受者血型相同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效果都优于血型不同者(分别为70.00%vs55.77%、58.00%vs40.00%,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输注、造血干细胞供受者血型相符与否是影响移植患者悬浮红细胞、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周琼  彭葆坤  周松兰  梅聪  冉茜  唐哲 《重庆医学》2022,51(6):945-948
目的 分析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对早发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5例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期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排除糖尿病者55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及胰岛素、血脂水平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细火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分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失眠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细火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65%,痊愈率为27.58%,对照组有效率为82.14%,痊愈率为14.28%,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火针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分析了针灸治疗的特点、临床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针灸作为非光性授时因子调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冉茜 《吉林医学》2013,34(2):379
目的:探究小儿尿道下裂的围术期护理特点及总结具体措施。方法:对60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在院护理过程及住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术后6~10个月的连访,发现60例患者中,除去3例尿瘘和4例尿道狭窄外,其他患者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注重手术前后心理、饮食的护理,以及对术后支架管、引流管的护理,均有利于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含体积比为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体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贴壁细胞,流式检测该细胞表面标志物,体外诱导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并鉴定该细胞的多项分化能力,集落克隆形成和MTT试验检测该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并分别与经典的Dexter长期培养体系比较。结果采用改良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塑料底物粘附性的细胞,目的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4、CD34、CD45,高表达CD73、CD90、CD105;体外成功诱导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Dexter-LTC体系培养的集落个数(为8.0±1.0)个、单个集落细胞数为(59.2±8.2)个,改良法培养的集落个数为(11.3±1.53)个、单个集落中细胞数为(66.5±14.4)个(P<0.05);在Dexter-LTC培养体系下,BMSCs于培养d10进入对数生长期、d19进入平台期,改良法培养BMSCs d4进入对数生长期、d15进入平台期。结论成功建立了改良的H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且该方法培养的HBMSCs体外扩增速度、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国内发病人数仍然众多。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及全身损害严重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虽然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多样,临床还是以内镜和手术治疗为主,前者主要是经皮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后者主要包括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肝切除术、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以及肝移植术。本文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