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索影响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将预测结果可视化。方法 收 集2010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共821例幸存者纳入研究,利用R软件对初始人群进行随机抽样,70%纳入训练集建立模型,30%纳入验证集。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使用R软件的rms包构造列线图,建立可视化的预测模型。利用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821例幸存者中,患者3年复发率为16.81%,5年复发率为19.98%;训练集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年龄>65岁(HR=2.596,P=0.024)、年龄45~64岁(HR=2.510,P=0.006)、mRS评分≥3分(HR=2.284,P=0.004)、冠心病史(HR=1.353,P=0.034)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并由此建立列线图,3年(5年)复发预测模型的C-index为 0.640(0.671)。结论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是年龄、mRS评分和周围血管病史,列线图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中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是否可用于非房颤人群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风险预测。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768例非房颤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男性475例(61.85%),女性293例(38.15%),年龄为61.52±12.59(17~90)岁。基线信息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及查阅电子病历收集,随访信息采用3月1次的电话随访收集;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正常随访者与失访者的基线特征;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等指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C指数;评价CHA2DS2-VASc评分对非房颤人群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不同随访时间内复发风险的预测效果。结果 脑卒中1年、3年、5年复发率分别为10.59%、20.45%、29.46%。该评分预测非房颤人群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1年、3年和5年复发风险AUC值(95%CI)、最佳工作点及对应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558(0.492-0.624)、4.5、1.256;0.574(0.517-0.630)、4.5、1.397;0.604(0.548-0.661)、4.5、1.655。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项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提示CHA2DS2-VASc评分的预测效果基本不变。结论 CHA2DS2-VASc评分可用于非房颤人群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3年和5年复发风险预测,对长期脑卒中复发的预测效果更好,但预测价值均较低,建议今后可尝试对该评分进行改进或建立新的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非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宏观影响因素及各省发病趋势差异进行探究,并研究各省提前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不同情景下的估计发病数。方法 由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百度迁徙网站获取2020年1月19日 - 2月19日,非湖北各省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及武汉迁出人口数据、各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时间。使用1阶惩罚拟似然法拟合多水平负二项回归进行分析,估计各省分别提前启动一级响应情景下的估计发病率及每日新增发病数。结果 武汉迁移至各省人口数、本地传播时间趋势、启动一级响应、启动一级响应后的时间趋势对COVID - 19发病率有影响,模型系数分别为0.082、0.086、0.302、 - 0.486。各省发病趋势存在差异,其中浙江、湖南、江西3省下降速度最快。各省同期估计发病数共计12 548(95%CI: 5 867, 28 635)例。若各省均提前至1月23日启动一级响应,各省同期估计发病数共计8 295(95%CI: 3 934, 18 239)例,总降幅约33.89%。结论 疫情首发地人口流动、非疫情首发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非湖北地区疫情趋势及总体规模有影响,今后面对类似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应尽早控制疫情首发地的人口流动,采取严格应对措施,限制疫情影响地区的范围,避免更长时间、更广空间的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5.
黄静  李宝忠  严可 《中国药房》2010,(24):2289-2290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80岁男性患者使用美罗培南后皮肤出现水疱、大疱样改变,并检索1994年1月~2009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美罗培南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少,常见为腹泻、皮疹、肝功异常等。结论:尽管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少,致过敏性皮炎亦较少见,但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制剂对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影响,初步探讨丹参制剂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从术前1 d开始使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术后第7天结束,术后第8天开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至术后第14天结束。对照组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以及D-二聚体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二聚体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制剂可改善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抗血栓和降低D-二聚体作用,可能为丹参制剂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Omicron变异株情况,为新冠病毒重复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2年2—9月成都市5轮本土疫情涉及的2 567例感染者为调查对象,于2022年12月18—22日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感染者基本人口学特征、近1个月内核酸及抗原检测情况、临床表现等。通过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感染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不同特征人群重复感染率分析。结果 2 263例既往感染者完成调查,应答率为88.16%。男性占44.68%,女性占55.32%;年龄最小1月龄,最大90岁,平均年龄(34.88±19.22)岁;初次感染以轻型病例(61.82%)和无症状感染者(31.64%)居多。接种3剂次疫苗者占55.86%,接种2剂次疫苗者占29.56%,初次感染毒株主要为Omicron BA.2分支(98.89%),2022年11—12月高峰感染疫情之前未报告新冠病毒重复感染者。在流行毒株为BA.5.2高峰感染疫情中重复感染197例,重复感染率为8.71%,时间间隔M(P25~P75)为98(93~104)d;其中193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及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骨关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内容,将其预防疾病思想与慢性骨关节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经过3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在慢性骨关节疾病防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级防治体系,提出“未病先防”三联预防;“既病防变”改善症状,延缓退变,强调及时诊治,以防他变;“术后复健”强调指导康复、预防并发症。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恢复关节功能和身心健康,对临床防治慢性骨关节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针刀微骨折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胫骨、肱骨骨不连患者运用小针刀于骨折断端进行剥离,形成新的骨创面,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0例骨不连患者治愈,愈合时间4~6个月,5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初步应用临床疗效满意,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再处理较为困难,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预防性治疗显得十分必要。中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属祖国医学"股肿"范畴,以肢体肿胀、疼痛为特点。《千金备及药方》云"久劳、热气盛,为湿热所折,气结筋中","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瘀而生热。"历代医家主张以活血化瘀为主要疗法。丹参制剂是活血化瘀的一个主要药物,有许多有益的心血管效应。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