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6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泵注入静脉,后以0.3μg·kg-1·h-1维持至完全游离子宫后停药;对照组用等容积的0.9%氯化纳液相同时间泵注入静脉。观察患者入室(T0)、输注目标药液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T2)、拔管后(T3)四个时点血液动力学变化,右美托咪定给药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点MAP、H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T1、T2、T3时MAP、HR与T0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对照组T2、T3时与T0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T0时BIS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诱导前恐惧紧张焦虑、苏醒期剧烈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未发生需阿托品纠正的心动过缓和需多巴胺纠正的低血压。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6μg/kg,以0.3μg·kg-1·h-1维持,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预防诱导前恐惧紧张焦虑及苏醒期剧烈呛咳躁动等并发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保留脊神经后根的脊髓切片技术进行改良,增加所保留的脊神经后根纤维投射到脊髓后角浅层的完整性,以提高实验效率。方法:选用4~5周的SD大鼠,应用振动切片机对其脊髓腰骶膨大分别进行横断面或矢状面切片,在全细胞模式记录下,给予后根刺激观察两者中诱发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的成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调整后根刺激参数分别刺激Aβ、Aδ和C纤维以诱发EPSCs,并对不同纤维诱发的EPSCs进行鉴别。结果:在保留后根的横断面和矢状面切片上诱发出EPSCs的成功率分别是38.43±9.97%和86.36±5.32%,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与非保留后根的脊髓切片上诱发出的EPSCs相比,应用保留后根的脊髓横断面切片和矢状面切片所诱发的EPSCs均可通过刺激强度和潜伏期的差异,对不同纤维诱发的EPSCs进行有效的区分。结论:保留后根的脊髓矢状面切片刺激后根反应率显著高于横断面切片,且可对不同纤维诱发的EPSCs进行有效区分。因此,保留后根的脊髓矢状面切片比横断面切片更完整的保留了后根到脊髓后角浅层的投射,可提高实验效率,是研究脊髓中枢突触传递及其可塑性的可靠离体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变化,探索HMGB1在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方法:(1)雄性SD大鼠(180~220)g 12只,随机均分为三组:NS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A组:鞘内注射HMGB1 1μg;B组:鞘内注射HMGB1 10μg。盲法用von Frey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1 h、1、3、7、14、21、28 d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2)雄性SD大鼠(180~220)g 5只,免疫荧光双标观察HMGB1在脊髓背角的表达定位;(3)雄性SD大鼠(180~220)g 4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6只),SNL模型组(每时间点6只),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HMGB1对照及术后1、3、7、14、21、28 d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脊髓鞘内注射HMGB1后诱发长时程机械性痛敏,A组在鞘内给药后7 d MWT明显下降(P<0.01),B组给药后1 h MWT即显著下降,且持续存在至少28 d;(2)免疫荧光双标显示:HMGB1主要表达于NeuN标记的神经元,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几乎不表达HMGB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背角HMGB1在SNL模型术后缓慢增高,7 d时增高最为显著,且持续至少28 d。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水平HMGB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负荷量,后以0.3μg/(kg·h)维持;对照组按相同方法输注等容积的0.9%氯化钠。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86±139)mg比(514±126)mg、(679±214)μg比(812±280)μg],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30)比73%(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136±12)mmHg(1mmHg=0.133kPa)比(129±12)mmHg、(85±17)次/min比(76±11)次/min],而观察组术中收缩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110±10)mmHg比(131±18)mmHg、(62±8)次/min比(78±1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血压、心率降低,应激反应轻,对预防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床后倾的不同角度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摆好膀胱截石位,询问患者自觉舒适,开始麻醉诱导插管,气腹后手术开始,观察组将手术床后倾10度,对照组将手术床后倾20度。术后送回病房,统一取床头摇高30度半卧位。观察常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的气道峰压(Paw)、血气:pH、PaO2、PaCO2、SpO2、BE 等;手术时间;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气腹后60 min MAP、HR、Paw 分别为(99.2±12.3)mm Hg、(91.0±12.6)次/ min、(22.6 ± 3.7)cm H2 O,对照组分别为(111.0±11.2)mm Hg、(102.2 ±11.2)次/ min、(25.4±3.1)cm H2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变化:观察组 pH 值为(7.37±0.07)、PaO2为(210.3 ± 46.1)mm Hg、PaCO2为(39.7± 5.3)mm Hg、SpO2为(98.9±0.8)%、BE 为(-4.4± 0.7)mmovl/ L,对照组 pH 值为(7.28±0.05)、PaO2为(176.4± 46.2)mm Hg、PaCO2为(47.1 ± 4.5)mm Hg、SpO2为(96.1 ±1.2)%、BE 为(-5.4±0.9)mmovl/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剧烈呛咳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短暂失明、恶心呕吐返流误吸窒息、舌后坠呼吸抑制寒战、肠胀气烦躁对镇痛泵效果不满意等:观察组10例次,占33%,对照组18例次,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控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头低脚高位床后倾的角度〈10度对预防其呼吸循环等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医疗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当前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了提升医院人事管理的效率,需要建设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同时阐述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的实现方式,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年龄≥65岁,ASA Ⅰ~Ⅲ级,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2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用药相同,并于麻醉前(T0)、术后2 h (T1)、术后24 h (T2)、术后48 h (T3)、术后72 h (T4)各时点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记录各时点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和POCD的发生率;同时观察2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术中麻黄碱用量、舒芬太尼追加剂量。 结果 2组患者T1时POCD发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2、T3和T4时点观察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和T2时点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而对照组T1~T4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T0时(P<0.05)。观察组苏醒期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黄碱用量和舒芬太尼追加剂量明显多/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时,可减少全麻药物使用剂量,降低早期POCD的发生率,提高了麻醉质量,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变化对预测早期POCD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胺酮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胞培养基添加氯胺酮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分为4组:control组(无氯胺酮和SB203580)、氯胺酮组(10μg/mL)、SB203580组(20μ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神经阻滞针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应用中的优势。   方法  选择2020年1—5月在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择期行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使用普通神经阻滞针行锁骨上臂丛阻滞的对照组(C组,30例)、使用新型神经阻滞针行锁骨上臂丛阻滞的观察组(N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观察2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置管成功率、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辅助镇痛药使用剂量、术后镇痛泵使用效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围术期神经损伤、穿刺部位有否感染、患者满意度。   结果  超声引导下,C组锁骨上臂丛阻滞操作时间为(9.3±1.6)min,长于N组麻醉操作时间[(6.2±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对照组无置管操作,术后镇痛采用静脉镇痛泵PCA。2组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后随访,N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术毕48 h患者满意度调查,C组评分[(8.2±0.3)分]低于N组[(9.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组患者均未发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及穿刺置管部位感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结论  新型神经阻滞针行锁骨上臂丛阻滞在桡骨骨折术患者中是更高效、安全的麻醉操作方式,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为临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