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人全血中环孢素的基质效应,并探究其发生机理。方法: 全血裂解物的蛋白沉淀上清液用作全血基质。分别用乙腈水溶液和全血基质配制等浓度环孢素A(CyA)、环孢素C(CyC)的质控样品。分别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用LC-ESI-MS/MS的MRM模式检测质控样品中CyA,CyC的[M+H]+、[M+NH4]+和[M+Na]+(M=CyA,CyC)峰面积,以其计算基质效应因子;用MS Scan模式检查质控样品中CyA、CyC色谱流出峰的质谱离子组成情况,用于判断基质效应原因。结果: 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全血基质中CyA、CyC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76.6%~-54.0%、-86.0%~-55.3%和-42.8%~-34.1%。在加H+、加NH4+流动相中,标准液加全血基质的CyA、CyC色谱峰的质谱中出现丰度很高的[M+Na]+和[M+K]+,在加Na+流动相中它们出现丰度很高的[M+K]+,而对应的定量离子[M+H]+、[M+NH4]+或[M+Na]+的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全血基质对环孢素的LC-ESI-MS/MS分析产生明显的基质效应,其原因与基质中Na+、K+同添加在流动相中用于辅助电离的H+、NH4+或Na+竞争与环孢素加合,导致定量目标加合离子丰度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海马区齿状回颗粒下层是大脑神经元生成的主要区域,动物成年后神经干细胞仍不断的增殖和变异,形成新的神经元。成人海马神经元生成与空间意识、长期记忆、情感及情绪等功能相关。癌症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肿瘤细胞的分裂,然而,异常细胞分裂被中断的同时也抑制了成年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海马神经元的生成。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记忆功能的衰退及抑郁症状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综述癌症治疗对成人海马神经元生成的影响及与伴随出现的认知和情绪障碍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系统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氨基丁酸(GABA)系统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几年研究精神分裂症大脑前额皮质和海马中,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的改变,以及开发的GABA能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上调MDR(multiple drug resistance)基因、诱导P-糖蛋白(P-gp,P-glycoprotein)外向转运解除中枢抑制药物中毒"的机制研究,对临床中毒多发的中枢抑制药物建立P-gp底物谱,明确适合该解救治疗方案的药物(毒物)。方法:采用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测试法确定待测中枢抑制药物是否为P-gp的底物。结果:舒必利、齐拉西酮、佐匹克隆、氯米帕明、西酞普兰及吗氯贝胺均为P-gp底物。舒必利、齐拉西酮与西酞普兰为非浓度依赖的ATP酶抑制剂,佐匹克隆、氯米帕明与吗氯贝胺浓度依赖的ATP酶双向调节子。结论:该研究结果将为新的中枢药物中毒解救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死因,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会导致显著的代谢不良反应,继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随着抗精神药物的适应证和适应人群的不断扩大,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对外周及中枢神经的非特异性的药理作用导致了其心血管副作用,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其心血管副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或胆碱能受体和hERG钾通道的阻断有关,也有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本次综述旨在结合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并讨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进而全面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二氢黄酮醇类黄酮化合物,在藤茶中含量高达30%,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高血压和肝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医药、食品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的多靶点保护作用,为其进一步合理开发与临床应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念认为甾体激素在体内通常与细胞内受体结合来诱导或者抑制基因的表达,在调节机体电解质的平衡、生殖基础、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1]。随着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系列甾体激素作用位点的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甾体激素不仅能调节基因的表达,还能对很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6种胆汁酸浓度的LC-MS/MS法。方法鼠血浆样品经过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挥干,流动相复溶后,用XtimateTMC18柱分离,以甲醇-醋酸铵及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进样5μL分析。结果 16种胆汁酸在0.005 6~3.800 0μmol·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浓度为0.005 6μmol·L-1,低、中、高浓度的萃取回收率在70.3%~107.2%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2.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处理简便,适用于血浆中胆汁酸浓度的测定,为临床血浆样品中胆汁酸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ICR小鼠肝脏中15种胆汁酸的LC-MS/MS法,将其应用到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中。方法:小鼠经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进行血清生化、肝病理切片检查。将肝脏用0.1%甲酸-75%乙腈混合液进行匀浆并经样品处理,采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速0.3 mL·min-1,进行15种胆汁酸色谱分离。结果:LC-MS/MS法测定的15种胆汁酸在2.8~8 000.0 nmol·L-1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85.8%~114.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在0.7%~10.8%范围内;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小鼠出现了肝毒性,雷公藤甲素组的胆汁酸浓度有明显上升。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满足ICR小鼠肝脏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一般与氧化应激、神经递质和脂肪酸代谢紊乱及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代谢组学技术则能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体内小分子代谢产物,全面监测多条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进而寻找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揭示其病理过程。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帕金森等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