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细胞凋亡及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采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实施再灌注来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姜黄素组在手术前5 d开始每天按200 mg/kg ig给药1次,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采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TUNEl法观察肠黏膜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再灌注损伤3 h时肠黏膜GRP78及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肠黏膜损伤严重,绒毛上皮成块脱落,固有层破坏、溃疡,腺体破坏严重;姜黄素组肠黏膜绒毛上皮仅部分脱落,腺体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肠黏膜隐窝可见大量凋亡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肠黏膜隐窝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明显减轻,凋亡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GRP78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Caspase-1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姜黄素有可能通过上调GRP78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所致肠黏膜细胞凋亡,来减轻肠黏膜的再灌注损伤,达到保护肠黏膜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行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肠管切除长度,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本组病历均获成功,手术时间( 199.5±25.6 ) min; 术中出血量(330±48)ml;术后清出肠旁及肠系膜淋巴结( 18.2 ±4.6 )个;切除标本长度结肠癌为( 21.5 ±2.5 )cm,直肠癌为( 19.4 ±1.7 )cm;术后腹腔引流液(220±40);肛门排气时间( 4.0±1.2 )d;住院时间(13.5±4)天,除1例术后发生切口液化延迟愈合,其余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于老年高龄高危结直肠癌患者,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较传统腹腔镜手术体现出更多优势,可达到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要求,值得临床医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居易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99-1200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于CO2气腹带来诸多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空气栓塞、血流淤滞等),使其在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免气腹腹腔镜具有无需气腹、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就其在腹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2019-06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TAPP治疗;对照组采取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h、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两组PT和APTT显著下降,Fbg和D-D水平显著上升(P<0.05);术后0 h与术后24 h比较,两组PT、APT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两组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D-D水平波动更大,术后上升更高,术后24 h下降更多(P<0.05)。结论TAP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均使腹股沟疝患者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APP可能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高凝状态,但因术后康复快,下床活动早,避免了血液瘀滞,并没有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故TAP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对睡眠的信念与态度,并探讨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n=61)和原发性失眠患者(n=62)为研究对象,并招募健康对照组(n=64)。三组被试均接受睡眠功能失调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同时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被试PSQI和DBAS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PSQI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伴失眠的抑郁症组和原发性失眠组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8.932、18.610,P均<0.01),两组DB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561、-5.791,P均<0.01)。以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PSQI评分作为因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95,R2=0.327,P<0.05),DBAS中对睡眠的预测与控制因子和年龄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B=-0.100、-0.279,P<0.05或0.01)。结论 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存在更多的睡眠相关负性认知,且不良认知可能是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