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以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人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67例,进行CD34/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双重染色检测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M与HIF-1α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另随机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VM和HIF-1α阳性率分别为38.81%(26/67)、64.18%(43/67),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宫颈鳞癌组织中V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HIF-1α阳性率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与HIF-1α呈正相关(r=0.339,P<0.05)。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VM、HIF-1α高表达可能促进VM的形成,可能共同促进宫颈鳞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诊断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甲状腺肿类癌,病理学检查除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外,另见由甲状腺和类癌组织混合成的结节一枚,类癌细胞较小且大小相仿,染色质均匀,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G(+)、TTF-1(+),类癌细胞CD99(+)、Cg A(+)、Syn(+)、CK7(-)。结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甲状腺肿类癌为罕见的病变,临床患者多无典型症状,且类癌成分多与甲状腺组织混杂于畸胎瘤中,容易漏诊,故应广泛取材并提高对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甲状腺肿类癌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认识,对累积资料,避免临床误诊、漏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TGF-β1在39例宫颈腺癌及20例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27/39),在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0%(3/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P=0.000);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仅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37).结论 TGF-β1对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癌组织中Kail基因、NF-kappaB/p50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ail基因、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进程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Kail基因、NF—kappaB/p50在67例口腔鳞癌、28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3例口腔黏膜白斑、12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ail基因、NF—kappaB/p5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口腔黏膜100%、0%;口腔黏膜白斑(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86.9%、4.4%;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59.0%、12.8%;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28.6%、57.1%;淋巴结转移灶7.14%、82.1%。有转移的原发灶组较无转移组中Kail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又比相对应的原发灶组中的表达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9,P=0.0138;Χ^2=4.3826,P=0.0363)。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相比较,NF—kappaB/p50在细胞质、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增高(Χ^2=14.8787,P=0.0001);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进一步增高(Χ^2=4.1388,P=0.0419)。Kail/CD82、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345,P=0.0000)。二者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块的大小、癌组织浸润的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Kail基因表达下调、NF—kappaB的表达增高很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转移,Kail基因的表达减低可能与NF—kappa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AE1/AE3检测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免疫组化AE1/AE3检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宫颈鳞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Ⅲ无明显差异;VEGFR-3阳性淋巴管数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VEGF-C表达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VEGF-C及VEG-FR-3均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结论AE1/AE3检查有利于发现淋巴结微转移;VEGF-C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从而利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6.
将PBL教学模式运用到病理学集体备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学科间渗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这种形式下,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而集体备课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病理学集体备课中,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提高科研水平,拓展学校教育科研的方法、思路和内容,是提高病理学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铁军  向丽  李健  贾春霞  王云  龚莉 《重庆医学》2012,41(23):2352-2354,2357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REC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RT刺激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划痕实验检测ART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RE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ART作用Tca8113细胞后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且均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ART能将Tca8113细胞阻滞在G0/G1期;ART可降低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高浓度ART可上调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ART在体外对Tca811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RECK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N0食营鳞癌nm23、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pN0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原发灶nm23、E-cadherin表达,以AE1/AE3为微转移指标检测淋巴结,分析nm23、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结果 86例pN0期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通过AE1/AE3免疫组化染色,发现31例(36.0%)有淋巴结微转移,并且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密切联系(P<0.05);nm23、E-cadherin在pN0期食管鳞癌原发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1%,67.4%,淋巴结微转移与nm23、E-cadherin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pN0期食管鳞癌原发灶nm23、E-cadherin表达缺失是淋巴结微转移的高危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微转移风险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的手本方法是通过“针锯”潜行截骨,缓慢的延长达到短肢延长的目的。潜行截骨骨膜、软组织、皮肤损伤少,使用自行设制的多平面双轨多功能延长器对截骨起到牢固的固定和缓慢的延长作用。牢固的固定是骨修复再生的基础,缓慢延长可获得大的延长量。本组85例分别延长3~11cm,平均5.9cm,延长率为9.5~28.9%。本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无骨不连接,骨萎缩和迟缓连接等并发症,亦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也不需要作内固定和植骨。  相似文献   
10.
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小腿前侧皮肤缺损的患者,由于早期坏死组织在正常组织之间界线很难确定,一般处理分二期处理,早期先行清创内固定或外固定,剪除确定的坏死组织,皮肤不作早期缝合,后期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血运丰富后再行带蒂组织瓣转移,这类患者愈合时间长,功能恢复较差。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应用球面万向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