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0例临床怀疑异常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检测、分析所抽取的脐静脉血。结果成功率99.7%,发现异常胎儿349例。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高,应用广泛,是一项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产科出血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产科休克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休克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及输血观念的更新,新近提出的止血复苏新观点及大量输血方案应用于临床,使得大出血抢救的成功率明显升高。现将我科保留子宫成功抢救1例羊水栓塞产妇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34岁,G5P0,因孕37+4周,发现羊水过多1+月于2013年8月14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2年11月23日,预产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探讨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双胎妊娠590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otic,MCDA)双胎sIUGR 42例作为病例组,双绒毛膜双胎sIUGR 47例作为对照A组,同期分娩的无sIUGR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42例作为对照B组.分娩后收集胎盘并分别称重、检测胎盘份额、脐带插入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围产儿结局.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半定量测其表达强度.体重轻者称小胎,体重重者称大胎.结果 病例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7.8% (15/84)、6.4%(6/94)、1.2%(1/84),脐带异常插入率分别为48.8%、10.6%、14.3%.病例组大、小胎胎盘重量为(521±149)g vs.(258±53)g.VEGF在病例组、对照A组大婴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小婴(P<0.01).结论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sIUGR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双胎sIUGR危险因素主要有胎盘份额分配不均衡、脐带帆状插入、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其临床处理。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1200例临床怀疑异常的孕妇进行脐静脉穿刺术。结果: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42%,一过性并发症发生率46·67%,经过处理均可缓解。结论:熟练掌握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技术和穿刺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过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法放射性碘标记国产GnRH激动剂D-色~6-GnRH,用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自身置换曲线计算出标记物比活性为700~1000μCi/μg。~(125)Ⅰ-D-色~6-GnRH与大鼠卵巢细胞膜有特异性结合,结合不受P物质、胰高糖素、生长素释放抑制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的竞争抑制。~(125)ⅠD-色~6-GnRH与肾皮质、骨骼肌、心肌等没有特异性结合,与大鼠胎盘有部分结合。大鼠卵巢GnRH受体与垂体GnRH受体的亲和常数基本相同,Ka2.43×10~9M~(-1);结合位点为垂体的20%左右,46.06fm/mg蛋白。本实验表明大鼠卵巢存在着特异性的GnRH受体,有助于阐明GnRH及其类似物的垂体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生成素对妊娠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是一种主要由肾脏产生的调节红细胞生长发育的糖蛋白激素 ,对缺血缺氧敏感 ,肾脏病变时 ,其分泌障碍可导致贫血。基因重组的人红细胞生成素出现后 ,除用来治疗肾性贫血外 ,还用于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的治疗。近年来 ,国外文献报道[1] ,产科领域已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治疗各种产科原因引起的贫血和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并有希望将脐血和羊水中的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 ,作为胎儿缺血缺氧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就红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9例妊娠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母婴并发症。结果(1)9例妊娠合并CLS患者均为重度子痫前期,其中6例发生急性左心衰;(2)均有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浮肿均≥+++;(3)均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均〈20g/L(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均〉5g/L;(4)晚期流产1例,早产7例,且均有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5)经积极治疗后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妊娠合并CLS患者母婴并发症,改善围生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I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 1,DM1)是由于肌强直蛋白激酶基因(DMPK)3`端非翻译区的(CTG)n异常扩增导致。探讨用巢氏PCR法直接扩增该基因在植入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0.5%低熔点琼脂糖分离来自DMPK(CTG)100的DM1患者的单个精子,巢氏PCR法扩增DMPK基因。结果106例精子标本中53例扩增产物电泳为单条带,但48例产物显示为多条带,扩增产物长度介于(CTG)10至(CTG)30之间。结论利用低熔点琼脂糖可有效分离单个精子进行检查,而巢氏PCR在单细胞水平上直接扩增较多(CTG)n的DMPK基因时存在困难,应用于植入前诊断时容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麦纤维素颗粒(商品名:非比麸)用于妊娠期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 ,在国内4家医院按入选标准选择140例妊娠期便秘患者.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3.5 g/次,2次/d,治疗2周,观察服药前后便秘症状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后排便困难显著减轻,大便性状显著改善,用药7 d与14 d有效率分别达到90.0%和93.6%,用药前后对比临床排便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 (OPN) and its receptor integrin αvβ3 in the placental tissue from pregnant women complicated with preeclampsia, the expression of OPN and αvβ3 in the placenta of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preeclampsia and healthy pregnant wome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OPN and αvβ3 protein were expressed in the placenta from normal pregnant woman and those with preeclampsia. OPN was located in the placental syncytiotrophoblasts and the cytoplasm of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and integrin αvβ3 was main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trophoblast cells. Expression of OPN and integrin αvβ3 in the placental tissue from preeclampsia subjec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expression of OPN in the placental tissue from preeclamps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αv and β3 between the preeclampsia group and the controls. It is concluded that OPN and its receptor integrin αvβ3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