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少嘉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73-173,176
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结晶二氧化硅(SiO2)在体内沉积以及反应引起的肺部纤维化疾病,是影响范围最广泛的职业病。尽管认识了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呼吸道对含有SiO2粉尘的暴露,这种严重而潜在致命的职业性肺疾患在现在仍普遍地见于世界各国。这种疾病确切的患病率尚不清楚,但在美国有200万以上的工人从事发生矽肺危险的职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东莞市不同行业工作场所涉尘岗位游离二氧化硅质量分数情况。
  方法  对东莞市重点职业病监测企业涉尘岗位的沉降尘进行采样,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游离SiO2质量分数。
  结果  2015—2019年东莞市共监测170家涉尘企业,采集了299个监测岗位的沉降尘。游离SiO2质量分数最大值为91.5%,最小值为0.00,中位数(P25,P75)为5.00%(2.00%,16.00%),其中质量分数≥ 10%(矽尘)的中位数(P25,P75)为24.65%(16.50%,40.75%),检出率为32.1%; < 10%中位数(P25,P75)为3.00%(1.50%,5.30%),检出率为67.9%。不同行业工作场所游离SiO2质量分数及矽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现为石材行业最高。
  结论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涉尘岗位进行侧重监管与预防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影响因素及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东莞市6家船舶修造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家船舶修造企业存在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等粉尘;存在二甲苯、苯、一氧化碳、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等毒物;噪声、辐射等有害物理因素。调查的3种工种中:电焊工胸痛症状发生率高于喷漆工及打磨工,喷漆工头痛及头晕症状发生率高于其他工种,电焊工及打磨工的耳鸣症状发生率高于喷漆工,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频损失及语频损失发生率、肺纹理紊乱增粗率均高于其他工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化学影响因素测定合格率: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均为100.0%,其他粉尘、苯为94.4%、85.4%,甲苯、二甲苯为72.9%、70.8%,电焊烟尘、二氧化锰为63.7%、58.9%。辐射、高温、噪声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75.0%、51.6%。2014年苯测定合格率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噪声测定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船舶修造企业职业病影响因素多样,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以利于预测东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2014年广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广州市地铁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毒性物质、粉尘、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与2013年比较,2014年粉尘达标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毒性物质、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等因素达标率及总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射频辐射检测达标率为90.68%,噪声达标率为95.62%,毒性物质达标率98.67%;职工健康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共12人因职业禁忌症调离,调离率0.311%(12/3862),与201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铁各系统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基本健全。结论东莞市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应放在毒性物质、粉尘、噪声、射频辐射、工频辐射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各系统职业卫生管理及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五金制品厂的生产性粉尘的污染特征,找到关键控制点,应用局部通风除尘技术进行除尘净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基于工程分析方法,结合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采用Excel 2003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通过空气浓度等监测数据分析所应用局部通风除尘工程的除尘效果。结果五金制品厂产尘岗位的局部通风除尘技术设计科学应用合理,控制风速达到0.25~2.52 m/s,满足控制效果要求;监测结果显示裁剪车间的铝尘浓度在0.4~0.5 mg/m~3,研磨车间的粉尘浓度0.3~2.3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五金制品厂进行了较先进的保障措施,局部通风除尘工程能把握主要的污染控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除尘净化,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186例铅中毒患者及观察对象的CPbU、PbB、PbU及ZPP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各指标在驱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各指标与驱铅试验的复合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PbB作为铅中毒的初筛指标较好,对PbB初筛后其值达观察对象以上者做驱铅试验,进一步明确中毒程度,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7.
对7例因1,1,1-三氯乙烷意外泄漏事故引起的短期接触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本组病人主要出现头痛、头昏、四肢无力与麻木、走路不稳呈醉酒样及胸闷、气促、恶心、呕吐、流泪等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一名患者接触三氯乙烷12 d后出现ALT、AST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纳差、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经除外其他致病因素后,诊断为轻度中毒性肝病,另一例有一过性胆红素明显升高,经保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23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脱离接触正己烷30 d之内的23例住院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对病人肌力,四肢痛、触觉,肌腱反射等体征逐月进行评分。入院时中、重度中毒者上、下肢肌力差异显著,中度中毒者在4个月后、重度中毒者在6个月后四肢肌力较入院时明显好转。中、重度中毒者的痛、触觉在3个月后较入院时明显好转。6个月时中、重度中毒者肌腱反射评分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显著,9个月后差异消失;入院和6个月时中度中毒者上、下肢肌腱反射差异显著,中度中毒者在2个月后较入院时好转,重度中毒者在9个月后好转。结果表明,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混合型周围神经病,恢复顺序为感觉—肌力—反射。神经-肌电图主要表现为轴索和髓鞘的损害,运动较感觉更易受累,感觉较运动损害严重,但恢复较快;下肢较上肢损害严重,恢复也更慢。神经-肌电图恢复较神经症状体征为迟。经过恰当的治疗均较好康复,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常见高毒化学品向厂区扩散理论值,并与实际检测值比较,进行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方法以化工槽罐车装车台灌装过程模拟泄漏源,应用高斯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数学模型,预测对不利气象条件下泄漏过程中常见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高毒化学品向厂区不同距离处扩散理论值,并与实际检测对比,统计分析两者数值离散情况。结果大气F级稳定度情况,在静小风状态下100—1000m范围内,苯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6069.1—50.8mg/m2、500.6~1.1mg/m2,TDI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1203.3—9.8mg/m2、48.00—0.05mg/m。;在小风状态下100—1000m范围内,苯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25.0—0.3mg/m2、23.5~0.2mg/m2,TDI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5.90—0.04mg/m2、6.80—0.06mg/m2;且均随泄露源距离增加呈依次递减关系。结论在静小风状态下模拟评估扩散浓度和实测浓度数值离散度较大;在小风状态下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吻合情况较好,该气象条件下模型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工业场所急性中毒的患者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方法 按照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64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的急救措施有效,其概率达93.75%,2例病情严重的患者死亡,2例患者急救措施无效并转入医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结论 对于工业场所的急性中毒患者首先要弄清患者中毒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这样就可以增加患者存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