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南省MSM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为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政策与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8-2013年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同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利用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专项调查数据分析该人群HIV感染率及危险行为变化。结果 2008-2013年河南省同性性传播病例构成从1.3%上升到17.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专项调查数据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4.69%增至2013年的8.33%(趋势χ2=39.24,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21.03,P<0.001)、文化程度(χ2=31.66,P<0.001)、职业(χ2=14.59,P=0.01)、最近1次肛交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134.97,P<0.001)、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97.15,P<0.001)、最近1年性病症状(χ2=67.21,P<0.001)以及梅毒感染(χ2=163.60,P<0.001)均为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病症状史、感染梅毒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知晓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MSM人群中HIV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男男同性性传播已经成为主要感染途径,该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哨点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在哨点监测期(4-6月)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分析该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5年,河南省吸毒人群HCV感染率从2011年的3.70%上升到2015年的6.54%(趋势χ2=25.93,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高(OR=1.23,95%CI:1.13~1.35,P=0.00)、外省户籍(OR=3.45,95%CI:2.59~4.60,P=0.00)、传统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者(OR=1.46,95%CI:1.10~1.93,P=0.01;OR=1.82,95%CI:1.18~2.81,P=0.01)、有注射毒品史(OR=2.88, 95%CI:2.45~3.39,P=0.00)、最近一年有商业性行为史(OR=1.44,95%CI:1.20~1.72,P=0.00)、来自强制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的吸毒人员(OR=1.79,95%CI:1.28~2.50,P=0.00;OR=1.74, 95%CI:1.17~2.58,P=0.01)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管,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控制HCV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2-2014年河南省HIV暴露儿童生存与死亡情况,分析HIV暴露儿童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中发现并报告的HIV暴露儿童1 705例,年龄范围为0~18月龄,存活儿童随访至18月龄。分别对HIV暴露儿童1、3、6、9、12、18月龄进行随访,收集孕产妇母婴阻断服务、儿童药物阻断、儿童传染病发病、生存状况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HIV暴露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随访到1 705例HIV暴露的儿童,其中18月龄随访时存活儿童共1 536例(占90.09%),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占3.40%),死亡111例(占6.51%),HIV暴露儿童累计死亡率为67.39‰,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婴儿死亡率为57.01‰。不同年份的儿童死亡率无下降趋势(χ2=1.57,P=0.201)。死因构成以肺炎为主(36例,占32.43%),其次为疑似AIDS (18例,占16.21%)。死亡儿童均未进行过HIV早期检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暴露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儿童低出生体重(OR=4.97,95% CI:3.12~7.92)。可能的保护因素包括产妇孕12周前初检(OR=0.46,95% CI:0.26~0.80),儿童联合药物阻断(OR=0.25,95% CI:0.15~0.42)。结论 2002-2014年河南省HIV暴露儿童的死亡率较高,应积极开展HIV暴露儿童早期诊断及抗病毒治疗,预防肺炎等常见传染病,加强营养指导及生长发育监测。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艾滋病信息资源与分析决策系统是2005年经河南省卫生厅立项的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项目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艾滋病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与利用系统,通过艾滋病信息资源与决策系统(WEB网站)对我省的艾滋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公布,并与国家网络直报疫情相结合,将独立的艾滋病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利用此系统收集整理艾滋病防治知识,设立网络咨询诊治门诊,为患者及咨询者提供在线诊治与解答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河南省青年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青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0年河南省15~24岁人群HIV/AIDS病例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0-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青年人群HIV/AIDS共6 704例,新发现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2002-2014年加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基本和随访信息,并按照基线免疫学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在350~500个/μl]和常规治疗组(基线CD4≤350个/μl),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共纳入37169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组32129例,早期治疗组5040例,常规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4.3/100人年和1.8/100人年,治疗1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9%和82.3%。多因素调整后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基线症状数、近7 d是否漏服药物和教育程度为常规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近7 d是否漏服药物为早期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加大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及随访管理力度,可以延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防治成效,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河南省1995年至2009年艾滋病疫情病例报告资料、孕产妇哨点监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09年底,河南省累计监测孕产妇2 796 192人,发现阳性孕产妇1561人,年发现阳性率自2004年以来逐年下降,高值为0.13%,低值为0.02%;阳性孕产妇及其所分娩婴儿接收干预措施后的母婴传播率为4.65%;全国病例报告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1996年至2002年,每年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逐年上升,2001年最多为150人,2002年至2009年逐年下降,2008年只有3人.结论 河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各项工作措施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南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工作以来,孕产妇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情况. 方法 对河南省31个重点县产前保健的孕妇开展HIV自愿咨询与检测,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HIV抗体阳性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对她们分娩的婴儿于12个月、18个月检测HIV抗体;对以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对发现的阳性孕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进行综合干预. 结果 自2001年到2006年12月底,共有763 514名孕产妇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发现742名阳性者,阳性率为0.10%;对既往HIV阳性的育龄妇女,随访中发现74名阳性孕产妇;共816名感染孕产妇中,经血液传播占80.01%,经性传播占12.13%,其他占7.86%;孕产妇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最高年份为0.54%,最低年份为0.06%.采取干预措施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5.38%. 结论 在艾滋病疫情相对高发地区,通过开展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和对阳性孕产妇提供综合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并可掌握当地孕产妇人群中HIV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两中心城市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方法对两中心城市的不同活动场所1350名MSM人群采用定向抽样法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350名MSM人群中HIV阳性70例,感染率为5.2%。来源于浴池、酒吧、公园、网络的感染率分别为10.6%、5.9%、3.5%和2.7%。不同来源该人群安全套每次都使用率为39.9%。结论 MSM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属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不同活动场所的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行为特点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两中心城市内的男男性接触人群(MSM)HIV/HCV和梅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在两城市内对MSM人群经常活动在网络、酒吧、浴池、会所、公园等场所的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和梅毒检测.结果 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3%.最近6个月该人群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都用率为39.88%.HIV阳性率为5.18%,HCV阳性率为5.93%,梅毒阳性率为7.33%.各因素与HIV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该人群中离异或丧偶的梅毒感染率为最高(14.3%),婚姻状况与梅毒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HCV的感染率与年龄、近6个月性伴数、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因素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SM人群中中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HIV/HC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of HIV/HC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and the KAP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in two cities,Henan province,so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y and measures. Methods 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 were conduced in the place of Network,Wine bar,Bath house,Club house and Park where the MSM always gathered to collect related information through.anonymous questionnaire.Blood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HI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Results Awareness rate of HIV knowledge among the people is 89.3%. In the past six months,condom was consistently used in only 39.88% of male to male anal sexual behavior.5.18%were HIV-positive,5.93% were HCV-positive and 7.33% were sero-positive for syphilis infection,in the participants.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 HIV infections rate h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The syphilis infection rate of the divorced or widowed MSM was the highest amomg the participants.independently.Marital status and the sysphilis infectiong rat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Between the age,nearly six months sex partners,cultural degree,condom use and the syphilis infection rate h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Conclusions There is a high prevalence of HIV/hcv and syphilis in MSM in the two cities where high risk sexual behaviors are common. Specific measur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intervene the behavior of M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