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脾肾阳虚证IBS-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仅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学指标、IBS症状严重度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等。主要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8. 9%vs 80. 4%,P0. 05);(2)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腹泻、腹痛、大便溏泄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3)治疗组的IBS症状严重度评分和IBS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腰俞穴中药穴位麻醉与肛周局部浸润麻醉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为肛肠手术麻醉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临床病例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薄荷脑注射液行腰俞穴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20 m L(1.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两侧的坐骨直肠窝。观察两组病例麻醉不良反应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镇痛范围、术中肛门松弛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后,镇痛范围、疼痛情况以及肛门的松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病例的麻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时,采用腰俞穴中药穴位注射麻醉较采用肛周局部浸润麻醉具有多方面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合槐花散加减治疗热毒炽盛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热毒炽盛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仙方活命饮合槐花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综合疗效与半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的患者半年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合槐花散加减治疗热毒炽盛型溃疡性结肠炎较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主要发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炎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在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由菌群失调、肠屏障破坏及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发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最终导致肠上皮和组织的持续性损伤[1]。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都市高新区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8—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成都市高新区202所学校82 024名4~18岁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及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高新区儿童青少年总近视患病率为40.42%,不同性别(男38.76%vs女42.21%,χ2=101.529,P<0.001)、不同学龄段之间近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1%、34.44%、79.73%、83.25%,χ2=22099.288,P<0.001)。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分别为1.90%、1.25%、9.04%、17.20%、31.22%、42.10%、55.79%、65.15%、73.43%、79.95%、84.44%、84.45%、83.25%、81.95%、77.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均近视、初次使用电子产品年龄≤3岁、节假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长、阅读学习用眼持续时间≥30 min、有不良用眼习惯、户外活动及睡眠时间不足等是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高新区儿童青少年学龄初期近视患病率增长速度快,其影响因素可能与遗传及个人习惯等多个方面有关,早期筛查及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若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则可能引起便秘等疾病。Micro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作为基因表达过程转录后调控因子,其具有调节包括胃肠道在内的所有细胞蛋白表达的作用。肠道菌群能通过microRNA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而宿主的microRNA同样能调节菌群的生长和基因表达。肠道菌群与microRNA在维持肠道内稳态和预防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肠道菌群与宿主microRNA对慢传输型便秘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探讨1%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Ⅳ度痔病(HD)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混合痔(Ⅱ~Ⅳ度内痔)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取1%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取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两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均一致。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肛门功能、复发情况。(1)手术中,治疗组的硬化剂用量、注射总量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2)在术后疼痛、出血程度、肛门坠胀感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大出血,而两者在排便、排尿困难和肛缘水肿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愈合时,两组相比术前均出现Wexner评分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出现急便感的比例更低(P<0.05);(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住院及愈合时间接近(P均>0.05),且短期(6个月)内的复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68例肛瘘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方式(肛瘘切开术或肛瘘切开挂线术)等其他治疗均相同,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换药方法,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rh-bFGF外用,换药至伤口愈合,之后随访半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结局、创面情况、创面愈合百分率、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变化(VAS评分)、肛门功能(Wexner失禁评分和急便感)、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至随访结束共有59例患者完成试验并纳入统计分析:(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肛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两组的临床治愈率(89. 66%vs. 93. 33%)和复发率(6. 90%vs. 3. 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术后1~14d:治疗组的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至第14d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d时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切口完全愈合所需时间(27. 63±8. 03)比对照组(32. 38±7. 66)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愈合时的Wexner评分和急便感人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治疗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存在急便感的患者比例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的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外用rh-bFGF能够有效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提升愈合质量,同时具有促进肛门功能修复、预防瘢痕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利那洛肽与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FC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入治疗组(利那洛肽290μg·d-1)或对照组(聚乙二醇4000,10~20 g·d-1),疗程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基线资料,记录自发性排便(SBM)、完全自发性排便(CSBM)、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克利夫兰便秘评分(CCS)变化,评价相关不良事件(AE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病例对照组79例,治疗组41例。在疗程期间,2组患者的SBM次数、CSBM次数、BSFS评分、CCS均随时间得到明显改善(P <0.05),且治疗组SBM次数、CSBM次数、CCS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第4周结束时,治疗组90%、对照组73%的患者达到疗效终点(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药物方案(P=0.017,OR=6.868,95%CI:1.409~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津液理论指导下探讨改良枳术方对于便秘大鼠AQP3/AQP9、MUC2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改良枳术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制备慢传输便秘大鼠模型。改良枳术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4.725、7.875、11.024 g/(kg·d)灌胃,莫沙必利组以1.56 mg/(kg·d)莫沙必利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的蒸馏水。每天一次,共持续7天。检测各小组大鼠24 h粪便颗粒数,粪便含水量、肠道转运时间、肠道推进率、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测定结肠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 AQP3)、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9, AQP9)、黏蛋白2(Mucin 2, MUC2)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24 h粪便颗粒数及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肠道转运时间延长、肠道推进率降低,结肠AQP3蛋白表达升高、MUC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改良枳术方各组大鼠24 h粪便颗粒数及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加、肠道推进率增加,改良枳术方各组结肠AQP3表达下降、MUC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改良枳术方高剂量组结肠AQP9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AQP3/AQP9、MUC2介导的结肠“津”“液”代谢在便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改良枳术方用于便秘疗效确切,其中以中、高剂量效果更佳,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通过AQP3/AQP9、MUC2从而调控结肠的“津”“液”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