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中药剂型的改革和开发不能适应临床的要求,制约了中医治疗急症的发展.基于这种状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2年决定为中医医院急诊科(室)推荐一定数量急症用药,1992年底选出15种,1995年、1997年先后审批、遘选出50个品种53个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包括注射、气雾、速溶、滴丸、散、片、胶囊、口服液、丸、外用胶膏等剂型,治疗范围涉及心脑血管、热病、出血性疾病、疼痛性疾病、呼吸、消化系统病、外伤等,从而促进了中医治疗急症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眼睑痉挛者患侧颞浅动脉旁45°皮下注射78例.结果 7 8例中治愈5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91%,无效5例,无效率9%.结论 复方樟泖碱治疗眼睑痉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操作简单,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马某,男,45岁,于2008年3月6日因右眼被他人用啤酒瓶击伤至视物不清收入院治疗,眼科检查:视力:右0.2,左1.0,右眼角膜轻度水肿,前房略深,可见玻璃体疝进前房,占前房1/2,玻璃体疝贴附角膜内皮,瞳孔部分玻璃体嵌顿夹持,瞳孔直径约6mm,光反射消失,晶体上方部分悬韧带断裂,晶体震颤,向下移位,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后加注融化典必舒眼膏的疗效评价。方法对我院2年来门诊治疗的98例135眼轻度泪道狭窄患者行泪道探通,60~80°热水浸泡典必舒眼膏半小时后注入5ml注射器,从下泪小管注入泪道,随访3~6月,治愈82眼,治愈率60.7%,好转53眼,有效率39.3%,无效率0%,总有效率100%。结论典必舒眼膏注入泪道起消炎、修复、消肿与隔离作用,可阻止黏膜重新粘连、阻塞,抑制新生血管及结缔组织增生,是治疗轻度泪道狭窄或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方法采用随机法将40眼患者分为治疗组20眼,接受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0眼接受0.1%无环鸟苷滴眼剂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两组均在用药1~5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治疗组有效率为9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患者于某某,男,56岁,工人,因右眼磕伤后视物不见7小时,于2005年6月3日5时入院。患者于2005年6月2日22点因晕厥摔倒后,右眼及鼻部不慎被土制锅灶台磕伤,伤后右眼视物不见,伴鼻眼部流血,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无昏迷、恶心、呕吐,行眼部CT检查后敷料遮盖后转至我院治疗。入院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1.0,鼻背部及右眼下眼睑可见皮肤及皮下软组织长约3cm不规则裂伤,内侧球结膜、筋膜弧形裂开约1.5cm,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患者于某某,男,56岁,工人,因右眼磕伤后视物不见7小时,于2005年6月3日5时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采用视网膜激光对视网膜大动脉瘤18例(18只眼)进行治疗.先用低能量激光环绕血管瘤作视网膜光凝,产生淡灰白色光凝斑,随即用同等能量直接射击血管瘤.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视力提高10例,视力不变5例,视力下者3例.视力下降和不变的患者,原因为出血累及黄斑区,黄斑区水肿、渗出未完全吸收及黄斑前膜形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显示:瘤体完全萎缩,无荧光素渗漏12例;动脉瘤体变小,但仍有渗漏4例,给予了2次激光治疗.反复出血遮挡瘤体部位,视网膜激光无法实施者2例.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视网膜大动脉瘤,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发生发展、寻找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116例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FFA、OCT、ICGE的表现。结果: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发生就是CNV的形成过程,治疗是以选择性地破坏CNV为目的。结论: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是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的高危人群,其诊断、治疗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检查结果,选择性地破坏CNV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