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咽喉不利的表现是咽部梗阻症状,类似于经文中记载的“梅核气”.医者对“梅核气”的印象根深蒂固,故常将许多不属于“梅核气”的疾病归为此类.为避免临床上“半夏厚朴汤”的滥用,应明确“梅核气”自身的病因病机以及相关其他疾病的类似表现.梅核气不能成为咽喉不利的代名词.临床上遇到咽喉不利时需要仔细辨证,避免误用、错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39例相应癌旁组织及30例对照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上述组织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1)胃癌组RASSF1A蛋白表达阳性率53.8%明显低于癌旁组97.4%及正常对照组100%(P〈0.05);2)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64.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7.7%及对照组0%(P〈0.05);3)在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组RASSF1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胃癌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高显著相关,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玉强 《中原医刊》2011,(22):98-99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以探讨血浆可溶性TM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炎症活动度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肝组织不同病理炎症活动分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结果G1~G4组的TM水平较G0组明显增高,并随其炎症活动度增高而增高,各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能较好的初步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其测定方法相对简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灵敏的、无创性的、依从性好的判断肝炎活动度的预测指标,为进一步指导正确的肝炎治疗方案、判断药物疗效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滴宝第五代循环酶法总胆汁酸测定试剂对300例肝病患者及100例正常血清进行TBA测定.结果 各肝病组患者血清TBA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重症肝炎、急性肝炎异常率为100%,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其他肝病的异常率也都在76%以上.结论 TBA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反应肝脏的损伤程度,对肝病的临床诊断、病情发展以及疗效判断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男,21岁.因上腹痛、腹泻15天,伴腹胀3天入院.既往无过敏性疾病.查体:体温36.5℃,脉搏70/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 mmH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经胃镜加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并HP阴性患者,共69例,所有患者常规服用大蒜素24周。对治疗前、治疗12、24周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治疗24周分别行胃镜检查并取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12、24周患者较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蒜素可显著改善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含量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PGⅠ、PG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消化性溃疡、慢性委缩性胃炎、胃癌及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Ⅱ极明显升高(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水平有所下降(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Ⅰ/PGⅡ极明显下降(P<0.01),胃癌术后及术后无复发患者PGⅠ、PGⅡ水平也都极明显下降(P<0.01),而术后复发患者与胃癌术后患者相比较,PGⅠ,.PGⅡ水平都极明显升高(P<0.01).以PGⅠ<35ng/mL或PGⅠ/PGⅡ<1.5ng/mL为阳性指标,其确诊率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82.3%.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数值及比值下降,与胃癌发生与复发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胃癌术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而清除。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2%~5%,或“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的10%。而在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的比例更高,可达20%或以上。在欧美国家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敏感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MUC1 mRNA的表达水平,以进一步了解其在诊断结直肠癌微转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化学药物疗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三大基本方法,在消除肿瘤、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手术疗法,是多数实体瘤(即有形瘤)获得根治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许多早期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那么,如果手术成功切除了肿瘤,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了解一下,为什么切除了肿瘤之后还得继续做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